更新於 2023/07/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

過去,大家很討厭「貼標籤」這個舉動,意味著對種族、性別、階級等各種外顯條件做出價值批判的標靶,誰是同個圈圈的,誰不是同個圈圈的,只要貼上標籤,就可以粗魯的把人劃分敵我界線。

但是,近來我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自我貼標籤的舉動,就像是對貼標籤的反抗與自我正名,像是「我XX我驕傲」這樣的標語,反轉過往被貼上負面標籤的一種自我認可的正面標記,先姑且稱作覆蓋標籤好了,最近覆蓋標籤中最廣為人知且成功取代過往標籤的,我認為就是「共感人」或「高敏感族」這樣的類型出現。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沒有人想要當不敏感族吧,先生就老愛跟我爭誰才是高敏感一族或是共感一族(我們是住在什麼忍者村嗎分什麼族啦!),以代表誰比較體貼以及善解人意!

在茱迪斯.歐洛芙醫師的最新系列著作《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與心理學家伊蓮.艾融所提的「高敏感族」有何異同?

高敏感族與共感人都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需要獨處時光,以及都喜愛大自然與安靜的環境。而歐洛芙提出的共感人比較不同的是:

共感人感受周遭能量的方式是吸收與內化,世間萬物都是由精微能量所組成,包含情緒與身體知覺,共感人以能量的形式內化他人的感受,有時無法區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感受界線。

也因為共感人的能量感受型態不同,作者再往下細分幾種類型,有興趣的人可以再找找自己較偏向哪一種類型,對照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可以有所調整與改變。

共感人重視獨處的時間

如果你也是很重視獨處時間的(共感)人,我相信這本書談到關係的部分對你一定很受用。我自己也是一個很需要獨處與閱讀思考人,但是當有了伴侶之後,時間分配不像一個人這麼好揮霍的。

共感人的矛盾:想要被愛,但也想要一個人;被人需要很好,但過度關注又令人疲憊;喜歡躲進內心世界,也希望有人一起生活。

共感人的關係重點是:找到能夠理解並尊重你敏感天性的另一半,誠實對話,否則就是困坐牢籠,寧願選擇一個人過日子。

聽起來好像很自私,但是這個大前提是共感人已經承載更多另一半的個性、情緒與生活習慣,除了默默消化,還不得不時時刻刻接收所有外在情緒,好不容易可以比較放鬆做自己的關係裡頭,想要一個人靜靜,但若省略了這一大段,看起來就會像是一個自私任性的公主需要找到能把你捧在手心的王子,完全不是。

共感人需要的是很深度的理解與尊重,因為共感人一天到晚就是在理解這個世界與所有接觸過的人,所以對於這樣程度的接納,要求其實很低,共感人也不太會強勢主張自己的需求,只盼望另一半能夠理解自己。

總結人際關係與戀愛關係,我以下四個畫重點

  1. 重視固定的獨處時間:每一天安排一段時間給自己做喜歡的事,不受任何人的干擾,充飽電的自己會活力滿滿。
  2. 調整家中的喘息空間:給自己一個可以躲起來的地方,就算沒有自己的房間,也該有個自己的書桌或看書發呆的位置。
  3. 一次討論一個情緒問題:這很重要,這樣比較能夠針對單一事件處理,可以盡量讓自己專注集中心神在一個問題上,不容易被多餘的情緒感染。
  4. 不要討好他人:很容易看見別人痛苦就很容易想要雞婆幫忙,切記不要干預別人的人生,除非對方需要你的協助,否則陷在其中的很可能只剩自己。

共感人適合工作嗎?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這一段啊!

共感人既然這麼容易被外在社會所影響,真的適合在這個社會生存嗎?沒想到作者給我一個很棒而且很重要的啟示:

共感人是天生適合的助人工作者

能夠發揮敏銳的天賦、直覺、細膩的心思、安靜的潛力與創意,不用忍受過多同事共事的大公司(如果只是待在小組內可以專心工作就沒問題),甚至是自雇型態的工作都很適合,但同時要小心不要因此反而接了太多工作把自己逼太緊!

共感人比較適合助人的行業、人文行業、具備人道關懷的組織。適合的工作不是頭銜好聽,而是通過你直覺與身體感應的審查結果。

而不適合的工作環境?隨時備戰狀態的工作,可能刺激太大導致焦慮症發作的工作,大量開組織會議毫無商量餘地的企業文化等等,對照自己的工作經驗,選自己擅長與舒服的工作環境,參考作者的建議,我想還是滿有幫助的:

你不需要靠職業生涯證明些什麼。選什麼工作都可以,只要能獲得滿足就好了。讓自己開心的工作,就是合適的工作。

最後,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作者引用生態保育人士大衛.奧爾的話:

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地球迫切需要更多帶來和平的人、治癒身心的人、修補的人、說故事的人、熱愛萬物的人。這個世界需要讓人們安居樂業,需要有道德勇氣的人一起奮戰,讓地球變得適宜居住,散發人性光輝。

雖然我覺得本書並沒有拉高到這樣一個宣揚共感人能夠改變世界的層次,但在自救的內在照顧裡先完備了,才能慢慢為自己貼上想貼的標籤,上面的標籤我全都想貼!但在之前,得要先好好在每一天的奮鬥中把自己安好,學會調節自己的共感開關。

雖然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本書,但我還是想分享給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