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過去,大家很討厭「貼標籤」這個舉動,意味著對種族、性別、階級等各種外顯條件做出價值批判的標靶,誰是同個圈圈的,誰不是同個圈圈的,只要貼上標籤,就可以粗魯的把人劃分敵我界線。

但是,近來我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自我貼標籤的舉動,就像是對貼標籤的反抗與自我正名,像是「我XX我驕傲」這樣的標語,反轉過往被貼上負面標籤的一種自我認可的正面標記,先姑且稱作覆蓋標籤好了,最近覆蓋標籤中最廣為人知且成功取代過往標籤的,我認為就是「共感人」或「高敏感族」這樣的類型出現。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沒有人想要當不敏感族吧,先生就老愛跟我爭誰才是高敏感一族或是共感一族(我們是住在什麼忍者村嗎分什麼族啦!),以代表誰比較體貼以及善解人意!

在茱迪斯.歐洛芙醫師的最新系列著作《共感人完全自救手冊》,與心理學家伊蓮.艾融所提的「高敏感族」有何異同?

高敏感族與共感人都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刺激,需要獨處時光,以及都喜愛大自然與安靜的環境。而歐洛芙提出的共感人比較不同的是:

共感人感受周遭能量的方式是吸收與內化,世間萬物都是由精微能量所組成,包含情緒與身體知覺,共感人以能量的形式內化他人的感受,有時無法區分自我與他人之間的感受界線。

也因為共感人的能量感受型態不同,作者再往下細分幾種類型,有興趣的人可以再找找自己較偏向哪一種類型,對照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可以有所調整與改變。

共感人重視獨處的時間

如果你也是很重視獨處時間的(共感)人,我相信這本書談到關係的部分對你一定很受用。我自己也是一個很需要獨處與閱讀思考人,但是當有了伴侶之後,時間分配不像一個人這麼好揮霍的。

共感人的矛盾:想要被愛,但也想要一個人;被人需要很好,但過度關注又令人疲憊;喜歡躲進內心世界,也希望有人一起生活。

共感人的關係重點是:找到能夠理解並尊重你敏感天性的另一半,誠實對話,否則就是困坐牢籠,寧願選擇一個人過日子。

聽起來好像很自私,但是這個大前提是共感人已經承載更多另一半的個性、情緒與生活習慣,除了默默消化,還不得不時時刻刻接收所有外在情緒,好不容易可以比較放鬆做自己的關係裡頭,想要一個人靜靜,但若省略了這一大段,看起來就會像是一個自私任性的公主需要找到能把你捧在手心的王子,完全不是。

共感人需要的是很深度的理解與尊重,因為共感人一天到晚就是在理解這個世界與所有接觸過的人,所以對於這樣程度的接納,要求其實很低,共感人也不太會強勢主張自己的需求,只盼望另一半能夠理解自己。

總結人際關係與戀愛關係,我以下四個畫重點

  1. 重視固定的獨處時間:每一天安排一段時間給自己做喜歡的事,不受任何人的干擾,充飽電的自己會活力滿滿。
  2. 調整家中的喘息空間:給自己一個可以躲起來的地方,就算沒有自己的房間,也該有個自己的書桌或看書發呆的位置。
  3. 一次討論一個情緒問題:這很重要,這樣比較能夠針對單一事件處理,可以盡量讓自己專注集中心神在一個問題上,不容易被多餘的情緒感染。
  4. 不要討好他人:很容易看見別人痛苦就很容易想要雞婆幫忙,切記不要干預別人的人生,除非對方需要你的協助,否則陷在其中的很可能只剩自己。

共感人適合工作嗎?

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這一段啊!

共感人既然這麼容易被外在社會所影響,真的適合在這個社會生存嗎?沒想到作者給我一個很棒而且很重要的啟示:

共感人是天生適合的助人工作者

能夠發揮敏銳的天賦、直覺、細膩的心思、安靜的潛力與創意,不用忍受過多同事共事的大公司(如果只是待在小組內可以專心工作就沒問題),甚至是自雇型態的工作都很適合,但同時要小心不要因此反而接了太多工作把自己逼太緊!

共感人比較適合助人的行業、人文行業、具備人道關懷的組織。適合的工作不是頭銜好聽,而是通過你直覺與身體感應的審查結果。

而不適合的工作環境?隨時備戰狀態的工作,可能刺激太大導致焦慮症發作的工作,大量開組織會議毫無商量餘地的企業文化等等,對照自己的工作經驗,選自己擅長與舒服的工作環境,參考作者的建議,我想還是滿有幫助的:

你不需要靠職業生涯證明些什麼。選什麼工作都可以,只要能獲得滿足就好了。讓自己開心的工作,就是合適的工作。

最後,書裡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作者引用生態保育人士大衛.奧爾的話:

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地球迫切需要更多帶來和平的人、治癒身心的人、修補的人、說故事的人、熱愛萬物的人。這個世界需要讓人們安居樂業,需要有道德勇氣的人一起奮戰,讓地球變得適宜居住,散發人性光輝。

雖然我覺得本書並沒有拉高到這樣一個宣揚共感人能夠改變世界的層次,但在自救的內在照顧裡先完備了,才能慢慢為自己貼上想貼的標籤,上面的標籤我全都想貼!但在之前,得要先好好在每一天的奮鬥中把自己安好,學會調節自己的共感開關。

雖然不見得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本書,但我還是想分享給你。

raw-image



avatar-img
37會員
136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沒有想過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同為女人,感同身受她所經歷的這一切時,看到最後一章,感動落淚。 「秘境餐廳」因為媒體報導以及 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製作(我不確定爆紅的原因是節目播出還是在此前就一位難求)後紅到全世界:一個只有七百多人口的小鎮「自由鎮」,每一年卻有上千成萬的饕客不辭千里遠赴小鎮上的唯
為什麼西格麗德.努涅斯(1951-)在遲暮之年所書寫的作品,談及生老病死,甚至有些老調的議題,卻能夠在此時脫俗而出,擊中我的心?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出版之前,她的第七本小說《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定,才總算是真正受到廣大讀者注目,台灣也如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書寫關懷是龐大的,至
通常想到未來世界,一定會與科技脫離不了關係,為了要架構未來的世界,必須先設想生活上的差異,「科技」是最容易比較的,寫出二十世紀跟二十二世紀的人的差異?先想像未來人使用的科技產品、居住的環境、生活的家屋吧;而如何寫出他們的相同?同樣擁有的愛恨嗔癡,同樣有的恐懼與同情,是不會因時空錯置而消失的人性。 艾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陳列以生命經驗作詩歌,用近十年歲月,寫一段年輕時無端捲入牢獄之災的追憶,娓娓道來的,更是一段被迫捲入台灣歷史洪流的生命史。
我的身體是一座牢籠,我的身體是我給自己打造的牢籠。 我還在摸索打開牢籠的方法,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逃脫這座牢籠的方法。
我沒有想過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同為女人,感同身受她所經歷的這一切時,看到最後一章,感動落淚。 「秘境餐廳」因為媒體報導以及 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製作(我不確定爆紅的原因是節目播出還是在此前就一位難求)後紅到全世界:一個只有七百多人口的小鎮「自由鎮」,每一年卻有上千成萬的饕客不辭千里遠赴小鎮上的唯
為什麼西格麗德.努涅斯(1951-)在遲暮之年所書寫的作品,談及生老病死,甚至有些老調的議題,卻能夠在此時脫俗而出,擊中我的心?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出版之前,她的第七本小說《摯友》獲得201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肯定,才總算是真正受到廣大讀者注目,台灣也如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的書寫關懷是龐大的,至
通常想到未來世界,一定會與科技脫離不了關係,為了要架構未來的世界,必須先設想生活上的差異,「科技」是最容易比較的,寫出二十世紀跟二十二世紀的人的差異?先想像未來人使用的科技產品、居住的環境、生活的家屋吧;而如何寫出他們的相同?同樣擁有的愛恨嗔癡,同樣有的恐懼與同情,是不會因時空錯置而消失的人性。 艾
前一陣子,把史卡德最後的幾部作品:《蝙蝠俠的幫手》、《烈酒一滴》、《聚散有時》看完,我可以理解硬漢史卡德受到一幫熟男讀者歡迎的理由,完全理解:
陳列以生命經驗作詩歌,用近十年歲月,寫一段年輕時無端捲入牢獄之災的追憶,娓娓道來的,更是一段被迫捲入台灣歷史洪流的生命史。
我的身體是一座牢籠,我的身體是我給自己打造的牢籠。 我還在摸索打開牢籠的方法,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逃脫這座牢籠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敏感的特質,分享了作者在書籍《高敏感是種天賦》中獲得的啟發與自我理解。作者描述了高敏族群在面對外界刺激時的情緒反應,並闡述如何學會與自己的敏感和平共處,從而找到生活中的平衡。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高敏感者減少情緒耗竭,面對真實的自我。讀者也被鼓勵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的人常常吸收他人的負能量,應該學會關照自己,挖掘情緒根源,設立情緒界限,成為健康的海綿,重拾內心平靜。
Thumbnail
這本書向「容易感受到壓力的高敏人」分享如何保有這些美好的細膩特質,輕鬆一點地過生活。高敏人對刺激產生反應,性格上細膩、敏感,且有超強感受力和直覺力。高敏人的特質很常帶來職場上的不便與困擾,但是也有好處,非常容易因感受到小小的美好而覺得幸福。這本書內容包含高敏感自我檢測表以及建議如何過更輕鬆的生活。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包括傾向深度思考、容易受到刺激、情感細膩易產生共感和感受敏感細膩。瞭解這些特徵能夠更好地與高敏感相處,建立和平又穩健的關係。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敏感的特質,分享了作者在書籍《高敏感是種天賦》中獲得的啟發與自我理解。作者描述了高敏族群在面對外界刺激時的情緒反應,並闡述如何學會與自己的敏感和平共處,從而找到生活中的平衡。文章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高敏感者減少情緒耗竭,面對真實的自我。讀者也被鼓勵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高敏感族,意指感受性較為敏銳的人,外界總是把「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與高度敏感畫上等號,然而在合適的情境下,高敏感族比起一般人更容易享受當下,更容易覺察到幸福。 很多人從小便在一種「不符合你是誰」,或「不知道如何應付周遭的負面情緒」的環境下成長,因為具有較高敏銳度,他們常常提取別人的感覺與情
Thumbnail
高敏感的人常常吸收他人的負能量,應該學會關照自己,挖掘情緒根源,設立情緒界限,成為健康的海綿,重拾內心平靜。
Thumbnail
這本書向「容易感受到壓力的高敏人」分享如何保有這些美好的細膩特質,輕鬆一點地過生活。高敏人對刺激產生反應,性格上細膩、敏感,且有超強感受力和直覺力。高敏人的特質很常帶來職場上的不便與困擾,但是也有好處,非常容易因感受到小小的美好而覺得幸福。這本書內容包含高敏感自我檢測表以及建議如何過更輕鬆的生活。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包括傾向深度思考、容易受到刺激、情感細膩易產生共感和感受敏感細膩。瞭解這些特徵能夠更好地與高敏感相處,建立和平又穩健的關係。
Thumbnail
從小我就是個情緒感受力很卓越的人,很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還很容易讀到別人的念頭,並將別人的情緒不論好壞一概接收。而具有這樣特質的人,人生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學會分別自己與他人的情緒以及學會為自己與他人之間設下健康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