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最大幅度分析法 | Part10 追蹤停損
付費限定

最大幅度分析法 | Part10 追蹤停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從Part9開始就談到了不利方向加減碼,或稱攤平加碼/減倉。


若買入標的後,價格開始上漲,為了留住更多獲利,我們也可以選擇將停損點向上移動,使整筆交易保留一定幅度的獲利,這樣的做法就是設定『追蹤停損』(Tradiling Stop,TS)。


追蹤停損的設定方法有很多種,有些人是使用回檔幾%後就出場的系統單,有些人是以各種均線作為出場依據,也有部分人是隨著上漲幅度,上移停損線。

這些做法目的都差不多,希望能在情勢不對以前先行獲利了結,但問題在於,我們要如何定量價格回撤的幅度來決定移動停損點的位置呢?

在最大幅度分析法中,提出了最大回撤幅度(Maximum Higher Low,MHL)的概念,Higher Low的概念是指從前高回檔至目前低點的幅度,而MHL可以當成最大震幅來看。


MHL累計圖

我們可以將回測數據做出MHL累計圖,了解整體策略的最大震幅集中在哪個程度。一般而言,正常的交易大致上會呈現正偏分布,只有較少的交易會經歷大幅度震盪後出場。


MHL定義

MHL定義

所以,大致上TS MHL會訂在MHL累計圖中四分位數Q2~Q3之間,以符合大部分的交易波動。若訂太高,可能出場時已經錯失大量獲利;若訂太低,會導致一點波動就太快出場。


追蹤停利幅度的分析

追蹤停利幅度的分析

停損點的訂定

1.停損往上調:由停損點(SL)+TS MHL作為移動停損點。


停損往上調示意圖

停損往上調示意圖

2.回檔:由現價往下1.5~1.8倍TS MHL作為移動停損點。


回檔時停損示意圖

回檔時停損示意圖

相較於使用某些均線進行追蹤停損,使用TS MHL進行定量追蹤停損的好處是防止了價格碰觸均線時會反覆震盪,使得策略頻繁進出。TS MHL的訂定是參考策略最大震幅分布來參考,所以相對較為穩定。

以右側交易者而言,追蹤停損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畢竟我們沒辦法判斷價格高點在哪,採用追蹤停損會等到價格反轉後才會碰觸到停損線,雖然無法賣在最高,但還是可以達到提前出場的做法。

不過,在我調整策略的過程中發現,追蹤停損有時候會因為標的只是短暫休息而提前出場,導致後續再度上漲時卻無法吃到獲利。

這樣的狀況,有一個改善方法,就是『有利方向的加減碼』,這部分會在下一篇文章敘述。


參考影片:金融梟#17

手寫講義:GOOGLE雲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7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策略錦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淡藍羽翼的投資書庫
221會員
165內容數
此專欄旨在梳理投資經典書籍中的各種投資策略,為投資初學者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南,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我們將深入研究各種投資策略,梳理並比較這些策略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場景與風險。透過這個專題,讀者將能夠了解不同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並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面花了一整個月的時間都在談停損、停利點的建立,這其實是一個靜態面的策略擬定,在開啟交易的剎那,就已經決定好了停損、停利單的價格。 那動態面呢?不利方向的加減碼,可以在下跌時的攤平策略,讓我們決定在哪個底線以上可以加碼,跌破底限時就必須減碼出場。
結合Part6的MAE - B_MFE Chart與Part7延遲進場的策略後可以發現,許多原先必定會停損出場的交易,出現了生機。 這時候最佳化停損、停利點就非常重要。
由Part6的MAE - B_MFE Chart分析可以發現,假如不依靠策略進出場訊號,而是選擇在波動小時入場,波動大時出場的理想交易中,回測數據點最好都分布在圖中的左上角。 然而,要如何改善右下角必定被停損的交易?那就必須使用延遲交易。
由先前Part3 - Part5的停損、停利點介紹,可以讓我們對於停損點與停利點設立的初衷以及優化方式有初步認識。 然而,真實交易狀況中,MAE累計圖與B_MFE累計圖並無法呈現理想的分布,此時就必須導入MAE - MFE圖的概念。
前兩章主要針對停損點的設立以及真實狀況的停損點設立方式進行探討,而本章主要針對停利點進行討論。
前一篇文章針對改善策略最大虧損著手,提出了停損點(Stop Loss, SL)的概念,但現實中的策略之MAE-Profit/Loss Chart分布圖並非都是呈現理想的鐘形或完整的單峰型態。 本篇文章主要針對一些無法使用Profit/Loss累計圖直接設定停損點的例子進行討論。
前面花了一整個月的時間都在談停損、停利點的建立,這其實是一個靜態面的策略擬定,在開啟交易的剎那,就已經決定好了停損、停利單的價格。 那動態面呢?不利方向的加減碼,可以在下跌時的攤平策略,讓我們決定在哪個底線以上可以加碼,跌破底限時就必須減碼出場。
結合Part6的MAE - B_MFE Chart與Part7延遲進場的策略後可以發現,許多原先必定會停損出場的交易,出現了生機。 這時候最佳化停損、停利點就非常重要。
由Part6的MAE - B_MFE Chart分析可以發現,假如不依靠策略進出場訊號,而是選擇在波動小時入場,波動大時出場的理想交易中,回測數據點最好都分布在圖中的左上角。 然而,要如何改善右下角必定被停損的交易?那就必須使用延遲交易。
由先前Part3 - Part5的停損、停利點介紹,可以讓我們對於停損點與停利點設立的初衷以及優化方式有初步認識。 然而,真實交易狀況中,MAE累計圖與B_MFE累計圖並無法呈現理想的分布,此時就必須導入MAE - MFE圖的概念。
前兩章主要針對停損點的設立以及真實狀況的停損點設立方式進行探討,而本章主要針對停利點進行討論。
前一篇文章針對改善策略最大虧損著手,提出了停損點(Stop Loss, SL)的概念,但現實中的策略之MAE-Profit/Loss Chart分布圖並非都是呈現理想的鐘形或完整的單峰型態。 本篇文章主要針對一些無法使用Profit/Loss累計圖直接設定停損點的例子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