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人的一半,為伴。

     

    一直都喜歡用伴來取代對象

    對象,似乎加諸了太多條件結構

    伴則不必然

    前兩天看到沒什麼交集的臉友在地盤了寫了篇網誌

    提到自己生病看醫生時真的很希望有個人可以陪在自己身邊

    於是,我就想到了伴

    小的時候尋找玩伴

    成年之後,尋找對的伴

    幸運的話,可以走成老伴

    接續在一個月之後………

    「有種愛情叫做我們不結婚好嗎?!」

    在一起快要一年了

    當了太久的絕緣體

    單身時期,很難想像自己能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異性維持這麼長時間的親密聯繫

    走入這段關係之後,一年的光景歷歷在目,那個轉角的相遇彷彿只是幾個月之前的事

    穩定大概是我們關係最直白的寫照了

    交往穩定之後,「結婚」成了直線發展的終點站

    幾個月過去、半年屆滿,這個選項都不時浮現在耳邊

    家人的關心、友人的玩笑、既定的認知默默打造了一份關於結婚的想像

    想結婚嗎?

    好像想

    準備好了嗎?

    好像還可以再等些時日

    到底是想怎樣呢?

    不是真的那麼清楚

    如果真的有種愛情叫做我們不要結婚好嗎

    我現在擁有的這段關係是否就已經足夠了

    身為一個容易知足的傢伙

    我總覺得肯吉能給的都給我了

    有沒有結婚好像不是那麼重要

    只是在討論這個話題時

    對於沒能取得共識

    我始終覺得莫名受挫

    那是種只能等待的狀態

    而我卻好像沒有主動出擊的空間

    就是這種感覺絆住了我的幾天,卡住

    只好轉而和自己達成共識

    愛著就繼續,但是有時間的限度

    「不結婚就分手」

    這句殘忍又冷酷的話過大的殺傷力

    我不想聽到也不願意說出

    只因為我還是相信這份感情如果真的是我的歸屬,我們自然會成為彼此停靠的港灣

    就算我期待結婚,就算我擔心婚姻,就算我們沒有法定關係

    我們還是能互相陪伴,依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