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11-超慢跑

【日常】練習寫作Day11-超慢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在家裡做完「超慢跑」就倒了,可能是在冷氣下邊流汗風邊吹到頭上才引起頭痛,所以很早就跑去睡了,直到今天早上十一點才爬起來,說到這裡,好像需要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超慢跑了。


「超慢跑」這個概念是從日本傳來的,基本上就是非常緩慢地跑步,讓自己的步伐保持在相當接近的距離,心跳在每個人的最大心跳率的60%~80%,進入台灣之後有人將它改良為原地跑,就變成了現在我正在做的超慢跑,它的好處就是部會太傷膝蓋、因為用前腳掌著地也不會讓後腳跟有太大的負擔,而且因為步伐真的很小,就算用180BPM在跑也不會喘到說不出話,不過對於我這種體型較大的人來說輕輕跑一下還是會滿身是汗,但運動的效果絕對不會輸給快走或騎腳踏車。

也就是因為這些好處,即使昨天有不好的經驗,今天我依舊執行著飯後超慢跑,除了要配合我的減肥計劃以外,最主要是陪著我媽媽運動。其實我早就認識「超慢跑」了,去年還有試圖邀請我媽媽一起加入跑步的行列,因為這種運動特別適合老人家和需要運動卻藉口特別多的人,我媽剛好兩個都是(偷罵她應該不會看到),但她不願意,而且當時我家也還沒有換新電視,沒辦法邊看電視邊跑,所以之後就不了了之。

但今年客廳換了一台70吋的大電視,爸媽每天都在追劇,我媽還會在白天看Youtube上的綜藝節目,前幾天她突然看見有關超慢跑的健康節目,對超慢跑非常有興趣,於是她便找我一起跑,我問她為何去年找她跑她不願意,她笑笑說:「近廟欺神(台語)啦!」好吧,反正不管是徐班長還是李班長,反正讓她看完節目之後願意開始運動的就是好班長!所以我開始每天陪她運動,並且給她一個承諾,如果她能夠堅持超慢跑一整年,我就陪她去雲南玩!

她聽到開心極了,因為她最近都在看的劇把雲南的美呈現得淋漓盡致,所以她一直在囔囔著要去雲南看風景,不過以她目前的身體狀態光飛機落地雲南可能就會要了她的命,更不用說要走路、爬山什麼的,如果她能把這個承諾當作是動力讓身體每天都運動保持健康,那就是我陪她跑步最大的收穫了。

對我而言超慢跑或許比游泳、騎腳踏車和踩橢圓機更適合我做,因為我不喜歡穿泳衣、也沒有腳踏車,家裡附近更沒有好的健身房讓我能去運動,去年暑假我會和家人每天去快走,但今年天氣太熱了,就算是晚上我也不想出門,再加上在河畔難免會聞到一些臭味,所以如果能在家裡做運動不僅風雨無阻,也能減少出門運動的通勤時間,只要一張厚的瑜珈墊甚至還不需要穿鞋穿襪,我想如果這次我還有各種理由放棄運動,那真的就只能怪自己不夠堅持、不夠渴望變瘦了。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這天終究是來了,確診糖尿病。 昨天整個晚上沒睡好,雖說讀了書,但沒有心思寫東西,整個腦袋亂哄哄的。那種感覺不是難過,也不是害怕,反而像是悔恨。昨天一早去拿了抽血檢查的報告,結果不出所料,糖化血色素和飯前血糖都過高,已經不像去年是糖尿病前兆的數值,是確定得了糖尿病,雖然我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面對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今天看完陳雪的《寫作課》,發覺一個真心喜愛寫作的人真的能夠為了寫作而活,為了成為作者付出一切,而我必須老實地承認:我沒辦法做到像她那樣的生活。 她一年給自己的收入目標是三十幾萬,大概就是給家裡的費用十萬和自己的每月約莫兩萬元的生活費,除了平日沒有太多的日常開銷以外,也幾乎沒生活娛樂,雖然這和我
今天白天工作比較忙,晚上又出門辦事,所以坐下來開始讀書的時候已經快要十點,在此之前,我還吃了一碗冰。 我還記得我想減重,但想就是吃一碗冰,說服自己晚餐吃的不多,無所謂的。結果就是吃完冰後讀了半小時的書可能有五分鐘在恍神和點頭(快睡著前和意志力的戰爭),最後本來預留給寫文章的時間也直接被睡前
今天把那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完了,我有把這本書的結論也用書中提到許多次的三分法寫成筆記,不過因為昨天已經花一大段篇幅在討論內容,今天就想來説說標題的那句「使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首先,這讓我想起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的文章越寫越爛! 這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真心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
這天終究是來了,確診糖尿病。 昨天整個晚上沒睡好,雖說讀了書,但沒有心思寫東西,整個腦袋亂哄哄的。那種感覺不是難過,也不是害怕,反而像是悔恨。昨天一早去拿了抽血檢查的報告,結果不出所料,糖化血色素和飯前血糖都過高,已經不像去年是糖尿病前兆的數值,是確定得了糖尿病,雖然我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面對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今天看完陳雪的《寫作課》,發覺一個真心喜愛寫作的人真的能夠為了寫作而活,為了成為作者付出一切,而我必須老實地承認:我沒辦法做到像她那樣的生活。 她一年給自己的收入目標是三十幾萬,大概就是給家裡的費用十萬和自己的每月約莫兩萬元的生活費,除了平日沒有太多的日常開銷以外,也幾乎沒生活娛樂,雖然這和我
今天白天工作比較忙,晚上又出門辦事,所以坐下來開始讀書的時候已經快要十點,在此之前,我還吃了一碗冰。 我還記得我想減重,但想就是吃一碗冰,說服自己晚餐吃的不多,無所謂的。結果就是吃完冰後讀了半小時的書可能有五分鐘在恍神和點頭(快睡著前和意志力的戰爭),最後本來預留給寫文章的時間也直接被睡前
今天把那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完了,我有把這本書的結論也用書中提到許多次的三分法寫成筆記,不過因為昨天已經花一大段篇幅在討論內容,今天就想來説說標題的那句「使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首先,這讓我想起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的文章越寫越爛! 這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