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5-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把那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完了,我有把這本書的結論也用書中提到許多次的三分法寫成筆記,不過因為昨天已經花一大段篇幅在討論內容,今天就想來説說標題的那句「使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首先,這讓我想起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的文章越寫越爛!


這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真心認為自己的敘述能力越來越差,以前國高中能夠用很清楚的立場敘述出的主題和人、事、物如今卻寫得一塌糊塗,好像連說話也越來越沒有邏輯、詞不達意,雖然那時是比較年輕沒錯,但現在的我也才年近三十,根本稱不上老,但為何自己的語言能力會變得如此退步呢?


我想,可能跟「用進廢退」有關係。因為國高中階段每天都會寫日記,所以我養成了邊寫邊思考的習慣,也因如此對於說話或是寫文章無形之間都有不小的幫助,但現在一方面是社交能量幾乎為零,所以每天沒有什麼八卦和小情緒能寫,另一方面是都把時間花在關心別人的日常瑣事上,不論是滑IG還是看短影片,總之能用來寫日記的時間都浪費在無意義的消磨上,頭腦久而久之就變鈍了。


因此,我認為該是時候重拾寫日記的習慣了,以前寫日記會很具體的描述一天中發生的事,也會用很多動詞、數字、專有名詞來敘述故事,這就剛好和《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的作者建議的方式相似,我翻了翻近兩年寫的日記,基本上就是流水帳和重複性的東西太高,一點也不精彩,所以我想了想,要把每天工作遇到的事、心裡的嘀咕和不滿以及對當天事件的反省都寫出來,運用動作、數字來讓我的日記更豐富,也重新鍛鍊一下自己敘述事物的能力,當然最重要的是真的該好好檢討一下每天花在社群媒體的時間究竟有多少,或許以後除了固定寫文章、寫日記以外,看影集、短影片、滑IG的時間也得好好控制,別讓別人的日常佔據了我的人生。


除此之外,我發現繼續閱讀也有助於我每天頭腦裡的想法,特別是重複閱讀以前讀過的書!其實以前我是個一本書只讀一遍的懶人,有些書甚至是在圖書館借,當下覺得超好看,自己以後一定會重複翻閱而決定花錢買,但事後卻連封膜都沒拆開過,例如:《權力遊戲》全集和《記憶傳承人》全集(後者為了借給學生是拆封了,但本人是沒重讀過。)


不過前一陣子我把《原子習慣》重新讀了一遍,發現很多重點是之前讀沒有看見的,那時候我沒有好好做筆記,所以這幾天會打算看第三次,順便用今天學的筆記術來將書中內容融會貫通;另外之前很紅的阿德勒心理學我也買了兩本書,當時覺得幫助我擺脫了「因為以前⋯⋯所以現在才會⋯⋯」的迴圈,不過當時想做的事情(就是減肥)失敗了,也就漸漸地把阿德勒的理論淡忘,既然最近決定再試試看減重,那重新讀一下阿德勒的論述應該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減重」、「寫作」、「找回自我」這三件事情聽起來都不是很容易達成的事,但我很清楚自己人生此刻的階段必須做好這三項事情才會感到快樂和滿足,也因此現在的我每天都要為這三個目標做一點小事,讓自己能慢慢地邁向實現目標的那一天。

avatar-img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最近又到了暑假,送走剛畢業的國三生後又要面對新的一批剛升上國三的學生,雖然這些學生我從國一,有的甚至國小就開始帶了,但到了國三還是有些微不同,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於進入最後一年表現出的些許無助,有的孩子看起來變得更懂事,更願意做本來不太願意完成的事,例如:寫作業、對答案問問題,以及課後複習。 但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我開始露營的事,從去年五月開始朋友幫我在露營區慶生之後,我就一腳踏入露營這個深不見底的大坑。高海拔、大草皮、遮雨棚、丘陵梯田地,各種各樣的露營區我也算去了不少,其實露營真的很累,出發前一天要整理裝備,像搬家一樣在車上塞滿各式各樣的道具,一大早開車兩三個鐘頭才能到營地,途中還要經過各
在區間車上等待被運送到台北車站的過程中,因為出門前匆忙換包,忘了帶書和耳機出門,一直盯著窗外的景色又令人頭昏,左思右想,還是來寫點什麼吧! 自從月初去了一趟日本之後,就一直在準備寫一篇關於這趟旅程的文章,所以慢慢的整理自己在那六天內的感受,突然發現有兩股很強的情緒互相拉扯,一方面很愛日本
很久沒讀書,很久沒寫作,也很久沒面對自己了。兩三年前的我還寫了一篇文章來述說自己在生活和生存之間的掙扎,那時還有一絲保有自己的意識,或許是那時還對生活品質不算滿意,薪水不足以讓焦慮感和自尊心暫時放在工作的順序之後,所以很會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不管是讀書充實自我,還是不斷找題材嘗試寫作,總之那時的我一
前兩天那篇文章發出之前我沒有重讀一次,也刻意不做檢查,所以現在回頭來看發現一堆贅字和奇怪的連接詞,感覺很像用語音輸入法完成的一篇文,雖然這麼不完美,但我沒打算要再去修改。 因為在這幾個月裡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誠實面對自己」。 聽起來很奇怪,通常我們面對他人時偶爾會有不那麼誠實的時候,但面對自己
已經快一年的時間沒有任何文章產出,前半年有意識地在逃避,可能是自己有發現寫作這件事好像已經變成壓力,因為寫不好,也因為沒有靈感、不知要寫什麼,於是邊工作邊成為兼職作家的這個想法只能暫時擱置。 後半年逐漸說服自己:「就算只是寫寫工作日誌也好,慢慢寫下心中的想法也是一種自我表達的練習!」,所以嘗試幾次打
最近又到了暑假,送走剛畢業的國三生後又要面對新的一批剛升上國三的學生,雖然這些學生我從國一,有的甚至國小就開始帶了,但到了國三還是有些微不同,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於進入最後一年表現出的些許無助,有的孩子看起來變得更懂事,更願意做本來不太願意完成的事,例如:寫作業、對答案問問題,以及課後複習。 但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我開始露營的事,從去年五月開始朋友幫我在露營區慶生之後,我就一腳踏入露營這個深不見底的大坑。高海拔、大草皮、遮雨棚、丘陵梯田地,各種各樣的露營區我也算去了不少,其實露營真的很累,出發前一天要整理裝備,像搬家一樣在車上塞滿各式各樣的道具,一大早開車兩三個鐘頭才能到營地,途中還要經過各
在區間車上等待被運送到台北車站的過程中,因為出門前匆忙換包,忘了帶書和耳機出門,一直盯著窗外的景色又令人頭昏,左思右想,還是來寫點什麼吧! 自從月初去了一趟日本之後,就一直在準備寫一篇關於這趟旅程的文章,所以慢慢的整理自己在那六天內的感受,突然發現有兩股很強的情緒互相拉扯,一方面很愛日本
很久沒讀書,很久沒寫作,也很久沒面對自己了。兩三年前的我還寫了一篇文章來述說自己在生活和生存之間的掙扎,那時還有一絲保有自己的意識,或許是那時還對生活品質不算滿意,薪水不足以讓焦慮感和自尊心暫時放在工作的順序之後,所以很會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不管是讀書充實自我,還是不斷找題材嘗試寫作,總之那時的我一
前兩天那篇文章發出之前我沒有重讀一次,也刻意不做檢查,所以現在回頭來看發現一堆贅字和奇怪的連接詞,感覺很像用語音輸入法完成的一篇文,雖然這麼不完美,但我沒打算要再去修改。 因為在這幾個月裡我學會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誠實面對自己」。 聽起來很奇怪,通常我們面對他人時偶爾會有不那麼誠實的時候,但面對自己
已經快一年的時間沒有任何文章產出,前半年有意識地在逃避,可能是自己有發現寫作這件事好像已經變成壓力,因為寫不好,也因為沒有靈感、不知要寫什麼,於是邊工作邊成為兼職作家的這個想法只能暫時擱置。 後半年逐漸說服自己:「就算只是寫寫工作日誌也好,慢慢寫下心中的想法也是一種自我表達的練習!」,所以嘗試幾次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班上,大家說要練習寫書法,來培養耐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寫書法啊!我們老師是命理師簡少年,他規定一定要寫書法。 我雖然嘴上說不要,可是我又從書櫃下方,拿出我以前買的用清水重覆來練習書法的工具,上面還留著我之前不小心用墨汁練字過的痕跡,有點懷疑這陳年痕跡是否還可以洗得掉。 我問簡少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寫日記可以幫助澄清思緒,反省生活難題,激發創意,減緩焦慮和抑鬱,建立每日寫作習慣。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要維持規律的日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既使只是日更100字!要做到規律的日更,除了盡量降低寫作障礙之外,我認為更積極的做法是建立日常寫作習慣。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日更一千字文章DAY6 我的起心動念從打讀書心得開始 閱讀這個習慣很好,但我以前是個很討厭讀書的人,每次看見書籍難免會有一個文青夢,想說這樣比較有氣質,一直到驚覺自己有財務危機後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才陸續開啟了我閱讀之旅,之後陸續讀了《讀懂一本書》、《精準寫作》、《不敗學習力》……等,還上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班上,大家說要練習寫書法,來培養耐心。 可是我一點都不喜歡寫書法啊!我們老師是命理師簡少年,他規定一定要寫書法。 我雖然嘴上說不要,可是我又從書櫃下方,拿出我以前買的用清水重覆來練習書法的工具,上面還留著我之前不小心用墨汁練字過的痕跡,有點懷疑這陳年痕跡是否還可以洗得掉。 我問簡少
Thumbnail
因為特價才買的書,因為我跟另一本「精準思考」搞混了,然後這本書算很標準的日本人科普書,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重複內容……總之,日本科普書我通常評價不會太好…… 這本也是如此,我是說,就內文編輯或呈現方式,不過資訊內容又是另一回事,基本上這本書有其實用性,或者說,正好符合我的需要。 簡單說,因問年紀
Thumbnail
讀書跟減肥一樣,是迴環反覆出現在願望清單裡的代辦事項嗎?因為容易故態復萌。 
Thumbnail
寫日記可以幫助澄清思緒,反省生活難題,激發創意,減緩焦慮和抑鬱,建立每日寫作習慣。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遠離分心、提高專注力?這篇文章探討寫筆記和日記如何幫助記錄、管理想法、學習和工作,當面臨過量資訊、多巴胺成癮、FOMO錯失恐懼症時,如何用筆記過濾資訊量,提高專注力和學習效率,以及寫日記如何幫助掌控情緒、瞭解自己。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要維持規律的日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既使只是日更100字!要做到規律的日更,除了盡量降低寫作障礙之外,我認為更積極的做法是建立日常寫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