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8-對吃的執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1.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2.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3. 哪個部位有缺陷就越會執著於那個方向的事

首先,我回想起自己第一個想要成為的職業不是公主也不是新娘,而是軍人。當時電視裡一直播放著〈報告班長〉系列的電影,讓我覺得認真當兵是一件很帥的事情,但這個想法只維持到幼稚園畢業就被我遺棄了,原因是我在大班經歷了眼睛看不見的風波後,重新能張開眼睛世界已經是霧濛濛一片,只好戴上笨拙的眼鏡,當時家裡的無聊男性長輩開始嘲笑我的外貌,並說像這樣的「四眼田雞」是不可能去當兵的,聽信這種言論的我只好放棄這個夢想,直到國中之後才有比較確切的人生方向,但那也已經脫離孩童階段了。

第二點相當符合我的狀態,因為從小有視力以及腸胃的問題,而且又排行家中老大,所以被寵溺的也比同儕還要誇張,這或許就是我從小就不太擅長交友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太會和同齡人相處,另一方面可能是沒辦法接受其他人違背自己的意思,所以我回想自己從幼稚園開始身邊就只會有一兩個朋友,對於那種活在社交圈中心的日子我是完全不能理解也從未想要得到的。這也影響到出社會後的我幾乎是零社交,當然累積了二十幾年的人生還是有幾個知心好友的,但我好像完全不在乎有沒有固定的見面、聊天或是談心的機會,這樣離群索居的個性也幸虧並未走偏,否則成為罪犯也只是早晚的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書中提到,有腸胃問題的孩子特別容易執著於吃東西的議題上,我從小就有很嚴重的脹氣,嚴重到很常在床上打滾,或蹲在地上大哭,有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故事,那年我又肚子痛到在床上打滾,爸媽只好在很晚的時間還把我帶出門看醫生,結果那天回到家發現一群親戚在我家吃羊肉爐,讓我的肚子又餓又痛,氣得我在房間大哭。

在我的人生中「吃」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常和家人在討論我為什麼會變那麼胖的原因,大部分都會從小時候吃到類固醇開始發胖這個角度切入,但吃類固醇只會讓人短期內四肢浮腫,臉部看起來像月亮,並不會讓人對吃如此執著,現在我才明白這一切都和類固醇沒什麼關係,應該是和我的身體缺陷比較相關,印象中有太多因為貪吃造成的病痛,例如:脹氣、嘔吐、腸胃炎等等,但這些狀況並沒有讓當時年幼的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長大後甚至會用吃來解決壓力,也就讓我的體重日漸失控。

歸納出這些事情並不是給自己找藉口,相反的了解自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很期待之後的內容告訴我如何改善這一切,畢竟阿德勒著名的可不是找到過去發生的事件就現在人生的原因,相反的是在強調未來人生想要怎麼展開,現在就應該如何去執行,所以除了了解過去的自己以外,我也很想透過心理學來改變自己。

突然好想吃羊肉爐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自己會胖成這樣? 是不是因為平常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只能靠吃來填補空虛? 但答案是否定的。 我閒暇時打遊戲、閱讀和寫作,並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興趣愛好。 有空時會去露營,或是去打擊場揮棒,所以我的人生並不只是工作。 但為什麼從小到大就控制不住體重,也控制不住這張一
Thumbnail
有的時候我會想,為什麼自己會胖成這樣? 是不是因為平常沒有什麼興趣,所以只能靠吃來填補空虛? 但答案是否定的。 我閒暇時打遊戲、閱讀和寫作,並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興趣愛好。 有空時會去露營,或是去打擊場揮棒,所以我的人生並不只是工作。 但為什麼從小到大就控制不住體重,也控制不住這張一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Thumbnail
在挖掘自己的傷口時就像挖礦,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挖到啥,但能夠這樣認識我自己我覺得也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Thumbnail
在挖掘自己的傷口時就像挖礦,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挖到啥,但能夠這樣認識我自己我覺得也是一趟有趣的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與飲食有關。包括我開始吃蔬食的經歷、如何對料理產生興趣,以及製作點心的心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小故事,這些故事都與飲食有關。包括我開始吃蔬食的經歷、如何對料理產生興趣,以及製作點心的心情。
Thumbnail
1/20 (五) 小年夜 Day 2 什麼是不愛自己? 忙完一天之後, 孩子也早早睡著了! 擁有自己美好的自由時間, 期待第二堂的學習, 聆聽過程中, 發現不愛自己的狀態下, 其實也附帶著一些好處, 比方忙著工作, 為生活帶來更好的經濟, 抑或是吃不健康的食物, 但卻可以滿足口腹之慾等等, 老師在這
Thumbnail
1/20 (五) 小年夜 Day 2 什麼是不愛自己? 忙完一天之後, 孩子也早早睡著了! 擁有自己美好的自由時間, 期待第二堂的學習, 聆聽過程中, 發現不愛自己的狀態下, 其實也附帶著一些好處, 比方忙著工作, 為生活帶來更好的經濟, 抑或是吃不健康的食物, 但卻可以滿足口腹之慾等等, 老師在這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   那是五歲限定版的世界,我永遠回不去的五歲,回不去的世界。         五六歲幼稚園時期,是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日子。那時的煩惱只有三個, 我的腸胃不好,每天吃完午餐後就得去老師辦公室吞土黃色的藥粉,難吃到我懷疑那跟地上的土唯一的差別就只是它裝在藥罐裡。 我
Thumbnail
我是一個常常憂鬱的人。   那是五歲限定版的世界,我永遠回不去的五歲,回不去的世界。         五六歲幼稚園時期,是我活到目前為止最快樂的日子。那時的煩惱只有三個, 我的腸胃不好,每天吃完午餐後就得去老師辦公室吞土黃色的藥粉,難吃到我懷疑那跟地上的土唯一的差別就只是它裝在藥罐裡。 我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記錄我從小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以及改變,也希望能夠讓正在觀看文章的你更加認識我。
Thumbnail
前言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記錄我從小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以及改變,也希望能夠讓正在觀看文章的你更加認識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