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10-家庭旅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印象中,我的童年過得最快樂的部分都是在出門旅行時,即便我們家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每到暑假爸媽總會帶我們到台灣各地旅行,學期中的假日也幾乎每個月都會去不同的地方玩。爸爸開著一台小車載我們一家五口上山下海,那個年代沒有導航,爸媽也不會安排沿途景點,所以我們幾乎都是鎖定一個目標之後就沿途玩過去。那時候在車上可以吃平常媽媽不給小孩吃的青箭口香糖,車上放的CD本裡充斥的各式各樣的『大補帖』以及正版授權的唱片,那個年代我們才不懂得什麼叫做版權,只知道錦繡二重唱的「明天也要作伴」在某個光碟的第幾首歌,爸爸喜歡聽的陳雷放在詹雅雯的前面。

到國中之後,因為課業漸漸變重,再加上家裡有一段時間過得很辛苦,而且爸爸開刀住院之後身體裝了人工髖節,不能再走那麼多路,所以幾乎沒有再帶我們出門玩過,都是跟著大家族坐遊覽車一年一次定點式的旅遊,雖然我們很常羨慕別人家出國玩,但心裡更懷念的其實是爸媽帶我們開車兜風的日子,我還記得雲仙樂園的遊樂設施是爸爸陪我坐,也還記得到九族文化村玩媽媽買了米奇套裝給我和妹妹一人一套⋯⋯這些回憶對我來說分外珍貴,因為出去玩時會讓我格外感受到被爸媽的愛包圍,很慶幸自己的爸媽都在身邊陪伴我們長大,感覺整個家團結在一起,也很難得能看到平日板著一張臉的爸爸露出笑容,總之,我們雖然漸漸長大了,卻還是期待著全家能再度開著車到處去旅行。

日子就這麼過了十幾年,直到家裡的三個孩子都各自畢業,我們家能聚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但爸爸卻一直沒忘記以前帶我們出去玩的這些時光,或許他也如我一般懷念那些美好的片段,所以家裡換新車之後也有到台中、宜蘭等地旅行過,不過不知道是爸媽老了,還是旅行的方式變了,爸媽不再決定旅行的目的地,而是丟一句「禮拜天要去哪裡玩?」,然後我就會隨心情安排行程,有的時候太臨時,只能到北海岸走走,更多時候是往宜蘭方向前進,先到烏石港上方的金車博物館喝咖啡,再慢慢晃到宜蘭繞繞、吃海鮮、買滷味、排奶凍捲,大概的行程都是這樣,但我心裡總覺得哪裡怪,好像跟以前的家庭旅行不太一樣。

或許是年紀大了,體會不到和父母出門的樂趣,又或是年紀還不夠大,不懂得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光,所以我總是沒有很用心的在安排旅行,常常到了一個地方才開始找附近的景點,但我爸媽的態度卻很輕鬆,他們認為只要全家聚在一起就算是旅行,至於目的地是哪裡一點也不重要。

宜蘭文學館,父母親的背影

宜蘭文學館,父母親的背影

幾週前我們三個小孩自己去了一趟日本,其實本來是想帶爸媽一起去,但因為家庭因素沒辦法成行,於是我們便決定自己先去,等之後爸媽得空出國再帶他們去一趟。旅行回來的那個週六我和弟弟正討論著日本旅遊的經歷,爸爸突然又丟出一句「禮拜天要去哪裡?」,雖說因為太臨時了所以當週日並沒有出門,但我們決定將下一趟家庭旅行排在下週日,除了滿足爸爸的要求之外,我心裡更想要像去日本旅行一樣好好地安排這次旅行的景點和餐廳。我想讓爸媽感受跟著我們這輩人旅行的感受,但又適時地在旅途中安排空檔,讓全家回味一樣以前邊開車邊玩的隨性。

以前是爸媽負責用旅行帶給我們幸福感,現在我想用旅行給爸媽帶來安定感,希望能在他們的印象中留下『孩子們都長大了,不需要我們擔心』了的想法,讓他們能感受到把所有的事都放手給孩子們去做也沒關係,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那些在旅行途中還需要爸媽保護的小孩,而是能夠帶著他們走向未知世界的可靠大人了。


avatar-img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的日常隨筆 的其他內容
這天終究是來了,確診糖尿病。 昨天整個晚上沒睡好,雖說讀了書,但沒有心思寫東西,整個腦袋亂哄哄的。那種感覺不是難過,也不是害怕,反而像是悔恨。昨天一早去拿了抽血檢查的報告,結果不出所料,糖化血色素和飯前血糖都過高,已經不像去年是糖尿病前兆的數值,是確定得了糖尿病,雖然我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面對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今天看完陳雪的《寫作課》,發覺一個真心喜愛寫作的人真的能夠為了寫作而活,為了成為作者付出一切,而我必須老實地承認:我沒辦法做到像她那樣的生活。 她一年給自己的收入目標是三十幾萬,大概就是給家裡的費用十萬和自己的每月約莫兩萬元的生活費,除了平日沒有太多的日常開銷以外,也幾乎沒生活娛樂,雖然這和我
今天白天工作比較忙,晚上又出門辦事,所以坐下來開始讀書的時候已經快要十點,在此之前,我還吃了一碗冰。 我還記得我想減重,但想就是吃一碗冰,說服自己晚餐吃的不多,無所謂的。結果就是吃完冰後讀了半小時的書可能有五分鐘在恍神和點頭(快睡著前和意志力的戰爭),最後本來預留給寫文章的時間也直接被睡前
今天把那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完了,我有把這本書的結論也用書中提到許多次的三分法寫成筆記,不過因為昨天已經花一大段篇幅在討論內容,今天就想來説說標題的那句「使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首先,這讓我想起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的文章越寫越爛! 這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真心
最近又到了暑假,送走剛畢業的國三生後又要面對新的一批剛升上國三的學生,雖然這些學生我從國一,有的甚至國小就開始帶了,但到了國三還是有些微不同,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於進入最後一年表現出的些許無助,有的孩子看起來變得更懂事,更願意做本來不太願意完成的事,例如:寫作業、對答案問問題,以及課後複習。 但
這天終究是來了,確診糖尿病。 昨天整個晚上沒睡好,雖說讀了書,但沒有心思寫東西,整個腦袋亂哄哄的。那種感覺不是難過,也不是害怕,反而像是悔恨。昨天一早去拿了抽血檢查的報告,結果不出所料,糖化血色素和飯前血糖都過高,已經不像去年是糖尿病前兆的數值,是確定得了糖尿病,雖然我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會面對
這兩天開始看《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這本書,第一個章節提到幾個有趣的觀點,我想來好好的探討: 所有的人幾乎都在孩童階段就確定好自己人生的未來方向 孩童時代有身體健康缺陷、過度被寵溺或不被喜愛的孩子學不會獨立,會影響成年之後的精神狀態,成為對社會不感興趣的人,甚至引此成為精神病患者或罪犯。 哪個部位
今天看完陳雪的《寫作課》,發覺一個真心喜愛寫作的人真的能夠為了寫作而活,為了成為作者付出一切,而我必須老實地承認:我沒辦法做到像她那樣的生活。 她一年給自己的收入目標是三十幾萬,大概就是給家裡的費用十萬和自己的每月約莫兩萬元的生活費,除了平日沒有太多的日常開銷以外,也幾乎沒生活娛樂,雖然這和我
今天白天工作比較忙,晚上又出門辦事,所以坐下來開始讀書的時候已經快要十點,在此之前,我還吃了一碗冰。 我還記得我想減重,但想就是吃一碗冰,說服自己晚餐吃的不多,無所謂的。結果就是吃完冰後讀了半小時的書可能有五分鐘在恍神和點頭(快睡著前和意志力的戰爭),最後本來預留給寫文章的時間也直接被睡前
今天把那本《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看完了,我有把這本書的結論也用書中提到許多次的三分法寫成筆記,不過因為昨天已經花一大段篇幅在討論內容,今天就想來説說標題的那句「使用看得見的字來寫作」。 首先,這讓我想起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我的文章越寫越爛! 這不是在無病呻吟,而是真心
最近又到了暑假,送走剛畢業的國三生後又要面對新的一批剛升上國三的學生,雖然這些學生我從國一,有的甚至國小就開始帶了,但到了國三還是有些微不同,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對於進入最後一年表現出的些許無助,有的孩子看起來變得更懂事,更願意做本來不太願意完成的事,例如:寫作業、對答案問問題,以及課後複習。 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這個夏天,我們帶孩子們去了花蓮一趟。從車程中的小插曲,到遠雄海洋公園的冒險旅程,以及賞鯨之旅,每一個瞬間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聆聽,這些美好的經驗將成為我們的寶貴資產。
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我會怎麼樣呢? 爸爸對我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爸爸喜歡接送我上下課上下班,爸爸會從台中開車到雲林接我,即便我有駕照也有了車,爸爸還是沒有教我開上高速公路,他說他覺得高速公路很危險,我說我覺得他喜歡繼續接送我,他是我爸爸。 我知道,爸爸很以我為傲,有著他很欣賞的能力和
Thumbnail
在沒有Google地圖的年代,每次我都看到我爸媽拿著自己準備的旅行攻略和一大張地圖,只為了給我們一次難忘的旅程;從此,我不知道為什麼也開始當起大家的導遊,從找景點、規劃路線、交通時間到成本控管,還以為自己是導遊勒~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07/05/2014 全家人的行程 以前全家人出門,六個人,只有一個想法。 但現在孩子大了,我的想法也變了。   聽過有人這麼說,不要把家人當成人生追夢的牽掛。 但我的作法不大同,應該是我把我的人生追夢的模式都要套在孩子身上。 他們不喜歡,我也覺得累了。 我可以去作我自己喜歡的事,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小寶每年放寒暑假都會去鄉下外婆家玩,但不是爸媽帶他去,大多是由舅舅開車從台北接他去宜蘭外婆家,宜蘭好山好水,表姊舅媽又對他很好,所以他很喜歡在這裡消磨快樂的童年時光,直到開學前幾天再回到台北家就可以了,有的時候是媽媽來宜蘭接他,有的時候是舅媽帶他回去。 可是就有那麼一次,小寶回家的故事很特別。
Thumbnail
爸爸去年初一跟我提議想去海邊,今年突然說要去新竹橫山。因為我的車子沒有好好保養,實在不敢開長途,早就安排好租車,帶著家人一起出門。雖然內灣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純樸,雖然開車一整天我的腰很痠,但跟家人一起走走聊聊,很幸福很感恩,尤其大家被關在同一台車內,一起開上沒有路燈的山路,哈,彷彿回到小時候,只是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家庭旅行的一些問題,包括世代代溝、各種愛好不統一、在旅行中的各種麻煩和不愉快,以及對旅行的反思。作者建議如果是你特別想去的地方,千萬別帶上父母和孩子,不然就不要在意他們的話。他們雖然口頭上吐槽,但其實心裡高興的很。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旅行, 一直都是我內心深處的一個渴望。 它總是帶給我許多難忘美好的回憶與經驗, 每次的旅行,也帶給我許多的成長與不一樣的啟發和靈感. 就讓我娓娓分享我的旅行故事吧! ——————————————————————— ✈️香港 這是我人生第一個出國旅行,是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記得是和家人
Thumbnail
這個夏天,我們帶孩子們去了花蓮一趟。從車程中的小插曲,到遠雄海洋公園的冒險旅程,以及賞鯨之旅,每一個瞬間都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回憶。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和聆聽,這些美好的經驗將成為我們的寶貴資產。
如果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我會怎麼樣呢? 爸爸對我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爸爸喜歡接送我上下課上下班,爸爸會從台中開車到雲林接我,即便我有駕照也有了車,爸爸還是沒有教我開上高速公路,他說他覺得高速公路很危險,我說我覺得他喜歡繼續接送我,他是我爸爸。 我知道,爸爸很以我為傲,有著他很欣賞的能力和
Thumbnail
在沒有Google地圖的年代,每次我都看到我爸媽拿著自己準備的旅行攻略和一大張地圖,只為了給我們一次難忘的旅程;從此,我不知道為什麼也開始當起大家的導遊,從找景點、規劃路線、交通時間到成本控管,還以為自己是導遊勒~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07/05/2014 全家人的行程 以前全家人出門,六個人,只有一個想法。 但現在孩子大了,我的想法也變了。   聽過有人這麼說,不要把家人當成人生追夢的牽掛。 但我的作法不大同,應該是我把我的人生追夢的模式都要套在孩子身上。 他們不喜歡,我也覺得累了。 我可以去作我自己喜歡的事,喜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小寶每年放寒暑假都會去鄉下外婆家玩,但不是爸媽帶他去,大多是由舅舅開車從台北接他去宜蘭外婆家,宜蘭好山好水,表姊舅媽又對他很好,所以他很喜歡在這裡消磨快樂的童年時光,直到開學前幾天再回到台北家就可以了,有的時候是媽媽來宜蘭接他,有的時候是舅媽帶他回去。 可是就有那麼一次,小寶回家的故事很特別。
Thumbnail
爸爸去年初一跟我提議想去海邊,今年突然說要去新竹橫山。因為我的車子沒有好好保養,實在不敢開長途,早就安排好租車,帶著家人一起出門。雖然內灣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純樸,雖然開車一整天我的腰很痠,但跟家人一起走走聊聊,很幸福很感恩,尤其大家被關在同一台車內,一起開上沒有路燈的山路,哈,彷彿回到小時候,只是司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了家庭旅行的一些問題,包括世代代溝、各種愛好不統一、在旅行中的各種麻煩和不愉快,以及對旅行的反思。作者建議如果是你特別想去的地方,千萬別帶上父母和孩子,不然就不要在意他們的話。他們雖然口頭上吐槽,但其實心裡高興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