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與個人化細胞治療,再生醫療的生命健康推手-長聖(671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肯嘗試就有希望,如果試都沒試,就打退堂鼓,希望之門如何為你而開?生醫中霸天-蔡長海與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聯手打造再生醫療的遠大藍圖,實踐『生命希望、許願健康』之精神(部分擷取自蔡長海先生自傳)

一、結論

1. 潛在催化劑:

  • 短期:受人矚目的指標新藥公司育世博(Acepodia),預計8月上旬登錄興櫃。保守計算,長聖第三季可認列的業外收入將貢獻EPS 超過1元。
  • 中期:特管辦法的細胞治療案例穩定增加,2023年收治人數有機會雙位數成長。未來再生醫療雙法若通過,細胞治療將可以從自體細胞培養走向異體細胞培養。
  • 長期:新藥開發順利後成功技術授權或上市,如新療法CAR.BiTE GDT近期送審美國FDA,最快8月進入臨床試驗;未來異體細胞治療有機會跨入國際市場。

2. 長聖擁有強而有力的醫院與生技集團股東資源。

3. 台灣免疫治療藥物潛在市場需求預估為每年60億元。

4. 幹細胞產品UMSC01、免疫細胞產品CAR001與aGDT預計今年進入臨床試驗。


二、公司簡介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7.5億元,成立於2016年12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2018年10月登錄興櫃,2021年1月轉上櫃。公司擁有高水準的細胞製程開發及生產技術,核心技術技轉自中國醫以及中研院,進行幹細胞及免疫細胞兩大類新興藥物研發,應用於新適應症開發及細胞製劑產品製造等多元化服務,目前營收主要來自於細胞製備委託訂單。


三、產品及營運現況

全球細胞治療市場以免疫細胞及幹細胞為兩大主流趨勢,也是公司主要研發的方向;而目前影響台灣細胞治療及生技產業最重要的法案「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目前仍待立法院審議,公司曾於5/22法說會提及,越嚴謹的審查,反而對領先者(長聖)是有利的。

目前所提供的產品(服務)與開發中產品如下圖:

產品與適應症(資料來源:年報)

產品與適應症(資料來源:年報)

公司目前營業比重如下圖:

近兩年營收占比(資料來源:年報)

近兩年營收占比(資料來源:年報)

主要營收仍來自於特管辦法所收治病患之委託細胞製備,提供國內醫療機構(醫院)執行特管辦法所需的細胞產品,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保險署預估,目前進行細胞治療的費用,每年所需費用約為200萬元-400萬元(NTD)/人,光台灣內需市場,每年將有60億元以上之需求量,具有高度市場潛力。

 新藥研發方面主要有幹細胞和免疫細胞兩類。長聖在幹細胞領域開發臍帶間質幹細胞產品UMSC01,以充分利用異體細胞的優點。UMSC01的適應症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急性缺血性腦中風、COVID-19重症以及多發性硬化症。急性心肌梗塞是UMSC01臨床進展最快的疾病,已獲得美國FDA、衛福部食藥署的核准,可進行臨床二A期試驗,使長聖成為國內在急性心肌梗塞領域進展最快的再生醫療業者。

 免疫細胞方面,長聖開發兩項治療實體癌的異體免疫細胞產品CAR001(CAR-T)與Gamma-Delta T細胞療法aGDT,預計在今年申請美國臨床一/二A期臨床試驗。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的兩篇論文(12)顯示在動物實驗中有良好效果,肺癌與三陰性乳癌腫瘤幾乎消失,平均延長3~4倍生存時間。

四、競爭優勢

  • 強而有力的醫院與生技集團股東資源:

長聖背後主要兩大法人股東為安基生醫(15.07%)與晟德大藥廠(12.71%),而安基生醫背後的老闆即是中國醫藥集團的蔡長海先生,長聖與中國醫(院)合作緊密,許多核心技術皆由中國醫技轉而來。此外,與中國醫的合作也確保長聖的細胞療法有病人可以治療(沒有這項優勢的生技公司在推廣上會困難許多)。

  • 特管辦法項目中,免疫細胞治療核准件數最多的領先廠商:

累計至2023年4月,衛福部核定142件免疫癌症治療項目中,公司占有45件(占所有核定項目的32%);據法說會資料目前公司已與16家合作醫院進行合作,多種細胞治療產品也將有超過600名病患採用。

  • 具潛力的轉投資公司:

長佳智能與育世博生技為最重要的兩家轉投資公司,長佳智能為台灣第一家定位於醫療人工智能上櫃公司,主要發展醫療大數據與AI雲端平台,近期將搭上AI熱潮,股價創下過去一年新高;育世博則是近期將興櫃的重點新藥公司,主要為發展異體細胞療法,未來再生醫療相關法案通過後,後續異體細胞治療與製備市場商機相當龐大。

五、財務狀況與成長潛力

公司目前市值約148 億元,股本約 7.5 億元,淨值 28 元。2022年營收6.28億(YoY +43%),毛利率66%,營業利益率45%。

近期重點財務表現如下:

  • 2023第一季EPS大幅成長主要來自認列長佳智能(6841) 等評價利益共約9,500萬。
  • 2023第一季合約負債(於簽約時即先向客戶收取的部分對價,合約負債轉列收入之期間通常不超過一年)提高至1.19億,季增32.5%。合約負債皆來自蔡長海的中國醫藥大學和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 上半年營收2.77億,年增0.26%。銷貨收入超過九成來自中國醫和亞洲大學附設醫院。
  • 公司無借款,現金佔總資產超四成,流動資產佔總資產超七成。

中期成長潛力來自與多家醫院合作,將特管辦法下的細胞委託製造業務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院所。長期成長潛力包含治療實體腫瘤的CAR001與aGDT,尤其異體免疫細胞技術若研發成功,可大大降低CAR-T的高額費用並縮短治療時間。

六、催化劑

短期:第一季財報顯示,長聖持有育世博(Acepodia) 1,478,470股,帳面金額4,188萬,持股比率1.54%。然而育世博今年6月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D輪融資,因此現在長聖持股比率會更低。育世博7月6日送件申請登錄興櫃一般板股票交易,預計8月2日舉辦興櫃前法說會,8月上旬登錄興櫃。

據了解,育世博前一輪融資估值約4億美元。若保守計算,育世博以4億美元估值上興櫃,且假設長聖持股降至1%,則長聖第三季可認列約7,820萬台幣的業外收入,貢獻EPS 1.04元。

業外損益(資料來源:112年第一季財報)

業外損益(資料來源:112年第一季財報)


中期:特管辦法的細胞治療案例穩定增加。未來再生醫療雙法若通過,細胞治療將可以從自體細胞培養走向異體細胞培養,長聖的兩項異體免疫細胞療法成熟後將直接受惠。

長期:新藥開發順利後成功技術授權或上市。

七、潛在風險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董監持股從2021年初約40.4%一路下降至2023年6月的30.5%。最大股東安基生醫持股比例從2022年Q1的18.33%下降至今年Q1的15.07%。內部人賣股目的為何我們不得而知,但總之對股價是一項不利因素。

主要股東持股(資料來源:112年第一季財報)

主要股東持股(資料來源:112年第一季財報)



*本文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研究內容投稿於單身狗投資討論會、免費分享,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歡迎各領域的專家、高手們一起交流。信箱:investwithmycat@gmail.com

*附上友站單身狗投資成長日記連結: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ingledoggyyyy

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90808758741901/

Telegram

https://t.me/joinchat/AAAAAFia1lx2b-ukZvyuDA

Telegram 交流區

https://t.me/joinchat/NmwMJE6MMt5hgzWhNd5Pw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行貓的投資覺察筆記的沙龍
24會員
3內容數
喜好探討自我成長與產業研究,透過了解產業及公司的成長的興、衰、起、承、轉、合,內化並與其共同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12 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 最近觀察到這間公司,發現公司營收每年持續創高,今年 12 月營收也來到歷史新高,就來聽一下最近一次的公司法說以及看看近期財報吧~
Thumbnail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12 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 最近觀察到這間公司,發現公司營收每年持續創高,今年 12 月營收也來到歷史新高,就來聽一下最近一次的公司法說以及看看近期財報吧~
Thumbnail
《經濟日報》日前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2023生技論壇」,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長佳智能董座陳明豐在內的多位官、商、學界專家、學者參與盛會,深入研討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重組;瞄準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大健康領域等生技產業範疇,藉由共同發聲、齊心努力,對此應有推波助瀾之效。
Thumbnail
《經濟日報》日前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2023生技論壇」,邀請衛福部長薛瑞元、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長佳智能董座陳明豐在內的多位官、商、學界專家、學者參與盛會,深入研討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重組;瞄準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大健康領域等生技產業範疇,藉由共同發聲、齊心努力,對此應有推波助瀾之效。
Thumbnail
一手創建台、美醫療集團的生技老董江滄炫博士在務實的創業過程中就屢遭無妄之災,一改過去的忍氣吞聲,透過法律途徑,對惡意中傷的宵小保留追訴權⋯在此次烏龍爆料事件發生後,旋即在近幾個月公佈許多營運的正面消息,不僅闢謠亦重振了投資者的信心,連續兩天集團(ABVC.US)股價的飆漲⋯
Thumbnail
一手創建台、美醫療集團的生技老董江滄炫博士在務實的創業過程中就屢遭無妄之災,一改過去的忍氣吞聲,透過法律途徑,對惡意中傷的宵小保留追訴權⋯在此次烏龍爆料事件發生後,旋即在近幾個月公佈許多營運的正面消息,不僅闢謠亦重振了投資者的信心,連續兩天集團(ABVC.US)股價的飆漲⋯
Thumbnail
證交所看好生技產業5000億市值,穩定的生技公司在各研發階段只要能獲得穩定的支持,在人捧人、資金疊資金的雙重效應下,產業羅馬就能在短時間建立。晟德、育世博、北極星藥業都是成功典範案例;除了國內生技產業領頭前衝,國外BioKey、AiBtl、AltruBio等與台企密切關聯的藥廠亦跟上這波潮流
Thumbnail
證交所看好生技產業5000億市值,穩定的生技公司在各研發階段只要能獲得穩定的支持,在人捧人、資金疊資金的雙重效應下,產業羅馬就能在短時間建立。晟德、育世博、北極星藥業都是成功典範案例;除了國內生技產業領頭前衝,國外BioKey、AiBtl、AltruBio等與台企密切關聯的藥廠亦跟上這波潮流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肯嘗試就有希望,如果試都沒試,就打退堂鼓,希望之門如何為你而開?生醫中霸天-蔡長海與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聯手打造再生醫療的遠大藍圖,實踐『生命希望、許願健康』之精神-長聖生技。
Thumbnail
肯嘗試就有希望,如果試都沒試,就打退堂鼓,希望之門如何為你而開?生醫中霸天-蔡長海與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聯手打造再生醫療的遠大藍圖,實踐『生命希望、許願健康』之精神-長聖生技。
Thumbnail
藥華藥成立於2003年10月,以原創性長效型蛋白質藥物研發PEG技術平台及高難度小分子合成藥物技術等為基礎,追求對人類疾病提供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效益之醫療產品;公司自行研發之創新長效型干擾素(P1101)自2019年以來已陸續取得美國FDA、歐盟、台灣、瑞士、以色列及韓國等國核准上市與銷售。
Thumbnail
藥華藥成立於2003年10月,以原創性長效型蛋白質藥物研發PEG技術平台及高難度小分子合成藥物技術等為基礎,追求對人類疾病提供有效性、安全性及成本效益之醫療產品;公司自行研發之創新長效型干擾素(P1101)自2019年以來已陸續取得美國FDA、歐盟、台灣、瑞士、以色列及韓國等國核准上市與銷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