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筆記:6712 長聖,營收持續創高的細胞療法生技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12 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

最近觀察到這間公司,發現公司營收每年持續創高,今年 12 月營收也來到歷史新高,就來聽一下最近一次的公司法說以及看看近期財報吧~

raw-image

2024/08/26 法說會內容

法說會連結

  1. 長聖是一家做細胞治療為主的公司
  2. 目前有三個廠,打算在台中蓋第四個廠。
  3. 總共有四個技術平台:免疫細胞技術平台、幹細胞技術平台,以及疫情期間建立的奈米粒子製藥平台、外泌體技術平台。用這四個平台做新藥開發 (IND) 與細胞委託製造服務 (CDMO)。
  4. 奈米粒子製藥平台,主要是將小分子的藥物 (比如說抗癌藥物) 包覆在 Fucoidan (伏剋藻) 內,將藥物帶到癌細胞處發揮效用,這樣可以用較低的劑量達到較高的療效。
  5. 外泌體平台,用基因修飾過、帶有靶點的外泌體,帶到該去的地方,增加該處細胞的修復能力。
  6. 幹細胞技術平台,用臍帶間質幹細胞來修復重症患者,目前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的試驗已經進入二期、治療急性腦中風的 Stage 1 已經進到第三個 Cohort、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目前在 Phase I。
  7. 免疫細胞技術平台,可以治療癌症,CAR T-cell 目前市面上有六個藥廠,2024 年市場產值預估是 103 億美金,2033 會成長到 1079 億美金,CAGR 30%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1. 現有的 CAR-T 都有其侷限:1) 只能用在血液惡性腫療,對於佔比 80% 的固體腫瘤效果不佳、2) 只能用在自體細胞改造、3) 耗時且昂貴,諾華的療程成本高達 47.5 萬美元。長聖目前在研發的是用異體細胞 (也就是其他人的細胞) 來治療實體腫瘤。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實驗可以消除 99% 的腫瘤。去年獲得美國 FDA 的核准可以做人體試驗,經過一年台灣 FDA 的審核會再下個月收集第一個 Case 的安全性跟有效性
  2. 目前市面上沒有跟長聖一樣的產品。其他都是血液腫瘤。
  3. 長聖的細胞受託開發製造 (特管辦法) 可以治療許多癌症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1. 異體細胞治療的好處:1) 自體細胞治療費用高且時間長、2) 患者需要治療時身體狀況較差,用自體細胞效果會較差、3) 異體細胞只要檢驗一次通過後,就可以大量製造,成本較低
  2. 藥業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資料來源:公司法說

  1. 大股東安碁持續賣出持股的原因不清楚。
  2. 今年 EPS 目前無法估算。(因為是八月的法說,今年 EPS 現在應該可以估計了)
  3. CAR-T 下個月的收案在台灣,目前也有許多相關病患也有表達想參加的意願。要到美國是 Phase II 以後了,Phase I 在台灣。
  4. 特管辦法之前只通過自體細胞是因為安全性的關係,用自己的細胞做完送回自己身體比較沒有疑慮,但未來應該會走向異體細胞。目前再生醫療法也有通過異體細胞了,只是有要求要通過人體試驗
  5. 細胞療法目前跟醫院差不多是 73 分潤,長聖 7 成左右
  6. Phase I 跟 Phase II 要求不一樣,Phase I 會要求安全、Phase II 會要求有效,所以 Phase II 會根據未來的市場決定要在哪邊做

2024 Q3 財報

公司營收剛剛上面已經看過了,公司營收有很明顯的淡旺季,過往 Q1 都是淡季,然後營收逐漸上升到 Q4 達到高標,為什麼會有淡旺季趨勢其實我不知道,不過確定的是今年營收是創下歷史新高。

raw-image

EPS 部分扣除業外損益較多的幾季 (21Q3、22Q4、23Q3、24Q2 等),大概一季就是1 塊以內,業外損益主要來源是什麼待會再用財報確認。

raw-image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接下來看一下 Q3 財報。現金部分較上季跟去年同期都是上升的,整體流動資產 + 非流動資產也是些微上升。

負債比是逐漸上升的,從去年底的 11%、上季的 15% 上升到 Q3 的 16%,但如果從細項來看,比較明顯的上升是合約負債 (9% 上升到 11%),是好債。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綜合損益表中可以看到,Q3 的成本毛利率 71%、較 Q2 的 65% 還高,但 Q3 的損益表中還有一個未實現銷貨損益 10%,導致整體毛利率從 71% 下降到 61%。未實現銷貨損益從六.9 的細項看不出來是什麼,數字也對不太上,不過看起來好像跟在美國合資設立的公司有關。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另外 Q3 的營業費用佔比是比 Q2 高的,主要是因為研發費用增加了 5%,研發費用上升對生技公司來說是好事。其他利益及損失是 Q3 營收上升但 EPS 較 Q2 大幅下降的主因,從細項來看不是大部分公司面臨的外幣兌換損益,而是評估損失的金融資產。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現金流量表中,營業現金是流入的、投資現金流出是因為有處分資產、籌資現金流出是因為發放股利。整體現金流量表看起來沒有特別的東西。

另外從財報中可以看到營業收入細項,看起來儲存業務跟技術授權是今年到 Q3 累積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商品銷售部分其實是下降的,儲存業務翻年報看不出來是什麼,但感覺是經常性收入,佔比上升應該是好事。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整體來看公司財報沒有什麼明顯的問題。

評估

翻了一下 2023 年報,年報中有提到公司的營業比重,但幽默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跟季財報的細項不一樣、甚至連總營收都不一樣XD (月營收加總跟年報內的比較一致)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年報內有提到公司目前的開發中產品有四樣,大多在臨床一期跟二期、特管辦法委託製造的有五項產品。問了一下 Gemini 新藥開發的流程,用公司法說會的圖註記一下。

raw-image

由於公司的 EPS 受業外影響很大,所以先將今年的 EPS 回推一下本業賺多少,回推後今年的本業 EPS 大約為 0.77/0.85/1.01/1.48,今年總計為 4.12,用相同的方法回推去年本業 EPS 約為 3.46,今年大約是 20% 成長。

心得

長聖目前看起來在開發的藥就算一切順利,要拿到核准也還有好幾年的時間,但特管辦法 + 授權簽約金讓公司這幾年營收可以持續有 20% 以上的成長,雖然說我不會估計公司的合理價格,不過從過往本益比來看近期公司是處於較低的水準的。如果未來還能繼續展現出差不多的成長力道,會不會漲不一定、但至少持續往下走的機會應該不高...吧?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idd 的價值投資筆記
186會員
65內容數
透過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與產業趨勢,找到被市場低估的股票,買進後觀察並等待
2025/04/13
昨天看到定錨的 APP 發通知,提到美國海關總署於 2025 年 4 月 11 日發布公告,針對多項商品豁免『對等關稅』,包括手機、NB、SSD、螢幕、處理器晶片...等,範圍涵蓋中國。這個消息對許多台廠應該都是好消息 (至少短期是),來確切看看到底那些產業是受惠於這個公告吧。
Thumbnail
2025/04/13
昨天看到定錨的 APP 發通知,提到美國海關總署於 2025 年 4 月 11 日發布公告,針對多項商品豁免『對等關稅』,包括手機、NB、SSD、螢幕、處理器晶片...等,範圍涵蓋中國。這個消息對許多台廠應該都是好消息 (至少短期是),來確切看看到底那些產業是受惠於這個公告吧。
Thumbnail
2025/04/04
公司簡介 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2 年 7 月 29 日,1999 年 5 月上櫃交易,公司為台灣無線寬頻設備代工廠,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無線寬頻閘道器、整合型 IAD 產品、Small Cell 小型基地台、智慧家庭監控設備、商用路由器以及光纖級網通產品等。全球第一大印表機列印伺服器
Thumbnail
2025/04/04
公司簡介 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92 年 7 月 29 日,1999 年 5 月上櫃交易,公司為台灣無線寬頻設備代工廠,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無線寬頻閘道器、整合型 IAD 產品、Small Cell 小型基地台、智慧家庭監控設備、商用路由器以及光纖級網通產品等。全球第一大印表機列印伺服器
Thumbnail
2025/03/29
公司簡介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89 年,總部在台灣台中工業區,主要從事精密滾珠螺桿及線性傳動元件研發與製造、工業用機器人的研發與製造,海外子公司包括德國、美國、日本、瑞士、捷克、法國,並以自有品牌「HIWIN」行銷全世界,在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及歐洲等 52 個國家,均完成商標註冊登記
Thumbnail
2025/03/29
公司簡介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89 年,總部在台灣台中工業區,主要從事精密滾珠螺桿及線性傳動元件研發與製造、工業用機器人的研發與製造,海外子公司包括德國、美國、日本、瑞士、捷克、法國,並以自有品牌「HIWIN」行銷全世界,在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及歐洲等 52 個國家,均完成商標註冊登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價值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文章介紹優質公司,內容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99元,歡迎訂閱支持我。 4722國精化潛力股介紹文章 : 公司簡介: 國精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8年11月,總部設於台灣高雄。國精化是一家專業從事
Thumbnail
「價值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文章介紹優質公司,內容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99元,歡迎訂閱支持我。 4722國精化潛力股介紹文章 : 公司簡介: 國精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78年11月,總部設於台灣高雄。國精化是一家專業從事
Thumbnail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12 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 最近觀察到這間公司,發現公司營收每年持續創高,今年 12 月營收也來到歷史新高,就來聽一下最近一次的公司法說以及看看近期財報吧~
Thumbnail
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6 年 12 月,總部位於台中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專注於細胞療法新藥研發。 最近觀察到這間公司,發現公司營收每年持續創高,今年 12 月營收也來到歷史新高,就來聽一下最近一次的公司法說以及看看近期財報吧~
Thumbnail
台灣生技產業歷經20年的風雨磨練,一道道法令、政策的通過,尤其近年來數家企業赴外拼搏取得顯著成績,該產業在近十年的營業脫胎換骨,2024年上市(櫃)、興櫃等類股市值來到了新台幣1.79兆,在台股市場僅次於半導體行業,成交量站穩第二大類股,第二座護國神山稱號可說是名正言順。
Thumbnail
台灣生技產業歷經20年的風雨磨練,一道道法令、政策的通過,尤其近年來數家企業赴外拼搏取得顯著成績,該產業在近十年的營業脫胎換骨,2024年上市(櫃)、興櫃等類股市值來到了新台幣1.79兆,在台股市場僅次於半導體行業,成交量站穩第二大類股,第二座護國神山稱號可說是名正言順。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生技產業二大營運必勝策略,業績說話、轉投資事業,高端疫苗、晟德集團、育世博KY都是成功案例,Biokey身為ABVC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可望憑藉自身優異的營運效能,在明年返台掛牌KY上市(櫃)後,成為媲美晟德集團與育世博KY的黃金組合
Thumbnail
2023亞洲生技大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為期四天的盛大展出後,順利圓滿落幕,期間國內(外)生技大廠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宣傳自家企業的產品及優勢領域,本次CDMO及CRO新興領域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ABVC集團偕同子公司Biokey藥廠立下產業典範。
Thumbnail
2023亞洲生技大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為期四天的盛大展出後,順利圓滿落幕,期間國內(外)生技大廠無不使出渾身解數來宣傳自家企業的產品及優勢領域,本次CDMO及CRO新興領域成了眾所矚目的焦點,ABVC集團偕同子公司Biokey藥廠立下產業典範。
Thumbnail
肯嘗試就有希望,如果試都沒試,就打退堂鼓,希望之門如何為你而開?生醫中霸天-蔡長海與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聯手打造再生醫療的遠大藍圖,實踐『生命希望、許願健康』之精神-長聖生技。
Thumbnail
肯嘗試就有希望,如果試都沒試,就打退堂鼓,希望之門如何為你而開?生醫中霸天-蔡長海與台灣生技教父-林榮錦,聯手打造再生醫療的遠大藍圖,實踐『生命希望、許願健康』之精神-長聖生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