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加分是歧視還是保障?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前言

2023年6月29日,端傳媒有一則新聞:「美國高院裁定大學錄取考慮種族因素違憲。」此裁定涉及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大法官們分別以6:2和6:3判定兩所學校敗訴。主因呢?該兩所大學把種族列入入學的因素之一,以補償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的種族歧視,並且提高大學校園的多元化。因為不如此的話,來自代表性不足群體的學生入學率將會大幅下降。

此判例已經引發正反兩派的對立。而此判例之所以成立,乃因考慮種族因素的招生政策違反了1964年的《民權法案》,該法案禁止基於種族、膚色或血統的歧視。

教育機會均等?

我國也有針對不同族群的加分或優待措施。上世紀七0年代,歐美正推展所謂教育機會平等」政策,我國為趕上國際趨勢,加上配合先進國家做法,也雷厲風行的推行類似政策,為此政策乃有保送兩所山地國中的最優生到高中就學的政策,我當時正在搜集「教育機會平等」的資料,特別在該兩名學生入學後大約一個月左右,前往該高中去了解二生適應狀況,其中之一已經休學(因為不勝負荷),另一則告訴同學除上廁所外,其餘時間都充滿了壓力……我還特地到山地國中去了解他們的教學狀況。上課了,老師已經就位了,學生還有二分之一在操場玩球(叫也沒用,老師們都已習慣了。)除了兩位學生在注意著老師動態外,其餘的學生雖在教室,但根本就是各行其是—嘻笑怒罵,亂成一團。

晚上與該校最認真的老師騎著夜路下山後,找了家店,老師雖仍堅持著教育熱忱,但有點黯然的提到這些學生,大概的較好出路就是警察、軍人,女的則是護士,其餘則不敢多想。提到大學的加分和優待時,他語帶嘲諷的說,得利的都是漢化最嚴重的原住民,他們根本就沒住在山區,早就下山過著與漢族一樣的生活,他們的孩子自小就讀一般小學、國中,自小參加補習,父母甚至比一般人更注意成績,然後再透過族群的加分和優待擠身著名大學…,他們是政策的得利者…。

入學加分是歧視還是保障?是製造不公還是拉近差距?你說呢?

端傳媒(2023.6.29)。美國高院裁定大學錄取考慮種族因素違憲。2023.8.2擷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0630-morning-brie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64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