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緬懷先人

    108年一月公公88歲往生。相隔四年,今年2月,婆婆也享耆壽92高齡前往另一空間與公公及她日夜思念的母親相聚。

    雖然與二老同住僅四到八年,但深覺他倆真是一生都在為他們的四位子女盤算。但令人遺憾的是:四名子女自小個性不合,爭吵不斷;如今雖已都年過半百,兄弟姐妹之間仍相見如仇人,以致於有二位連婆婆告別式都沒出席……

    整理公婆舊物時,發現公公做事嚴謹:每天自己與婆婆的血壓數值記載清楚、銀行出入的每一筆帳目記錄詳實、有關如何處理身後財務的相關剪報細心蒐集……最叫人驚嘆的是民國三、四十年代,他父親和祖父等辦理後事的開銷細目也一筆筆詳列留存至今。

    看著那些昔日的歷史資料,除覺得頗有古味意趣外,也感受到老人家的用心……

    思及今日耳聞有些後輩,在處理先人遺物時,不管是懷舊相片、獎狀、收藏都直接請清潔公司整車載走。父母一生為子女操勞憂心,要說「飲水思源」「吃果子拜樹頭」怕在今日社會已逐漸式微,中國人孝道倫理似乎離我們已漸遠,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時開設雜貨店進貨紀錄

    民國65年辦理前人喪事時費用紀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夢想可能是理想;可以是生活哲學。60+後有更多時間省思外在一切經歷的人、事、物。期盼打開五感去感受,去書寫,紀錄心情,乃至到生命最後一刻無所遺憾。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