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ACG研究:在抽空的世界觀中,看見無限的可能性

之前無意間就在臉書河道上滑到朋友分享「台灣acg研究學會」成立的消息,也跟幾個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學會的性質,突然覺得,這樣的研究學會,作為一個交流的平臺和發表的管道,一直有一群人在這個領域默默努力,很棒,很美。

也因此想起了其實我在當助教時常常以動漫當作例子,跟學生們分享。有些直覺地顯而易見,例如《寶可夢》中隱含的「人與非人」關係、例如我一直想寫的《狂賭之淵》的性別設定;有些則值得更深入的探索跟分析,例如現象級動畫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脈絡下成為「現象」、又例如那些「大作」如何成為世代共同回憶。

《狂賭之淵》劇照

說起來我自己大概介在宅與不宅之間,沒有辦法新番大作全都追完,但也是從小追《海賊王》追到現在;早上在早餐店隨手點開《魔法少年賈修》的影片,看芭蒂和跳跳蛙跳出來幫打帝魔魯度,哭到怕被老闆看到。

跳脫現世規則的無限可能

我覺得這些動漫最迷人的,是通常能利用前幾話的篇幅,帶讀者進到一個抽空的情境,跳脫現實生活的脈絡。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的方式,以及提升個人價值所需要的「資本」,也因此不同。

和這個汲汲營營的現實世界不同,少年漫畫中常見的是以武力、戰鬥力等作為「厲害」的衡量,或帶到善用謀略的價值,綜合能力如何「贏得一場戰鬥」,定義了一個人、一個角色「強不強」。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特別的世界觀,例如前面提到的《狂賭之淵》,以「賭博」的能力至上,需要的「資本」是膽識、浮誇的財力、策略、記憶力、心理素質等等。

我想表達的是,這樣的抽離現世,無論作為逃避,或作為開闊對世界的想像,都可以視為一種打破框架的、帶啟發性的文本。當然每個文本帶給觀眾的啟發並不一定都是「完整」且「正向」的(我不確定如何用正確的文字表達這句話),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生命經驗自然會有獨一無二的詮釋,把少年漫畫讀成崇尚武力、可以打架,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以個案來說倒也不可否認。

所幸的或許是,動漫大多數經由電視臺或影音平臺揀選的過程,對心智尚未成熟、生命經驗尚未豐滿的孩子們,主要能接觸到的還是推崇「善良」、「正義」的。這應該也不用舉例了,或者就想想天真耿直的小傑;而有點(?)社會寫實的《NaNa》也就被擺在深夜時段才能播出。大概念上臺灣的動漫應該沒有造成孩子們過多心裡的陰暗或「負面」思想的成長,或其實有,那可能真的需要認真研究,本文暫不深究。

《獵人》劇照

好多作品和角色,總能找到與生命經驗輝映的共鳴

會有這些考量跟發想,或許也是肇因於自己的生長歷程並不算順遂。在青少年時期家庭遇到一些狀況,不逃避我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於是我在反烏托邦式的作品中找到很多寄託,例如《未來日記》中的9th給我很多「逃避沒有不好」的勇氣(男主角雪輝也一直在逃避就是了)。

《未來日記》劇照

在這種逃避與尋求慰藉的過程,以及努力和世界也一直維持著「正常」的交際,我慢慢察覺到自己的「不同」。我能從許多非王道主角的角色設定中,看見專屬於我生命經驗的詮釋和細節。例如最近很有感觸的是(有小雷),《入間同學入魔了》中成天嚷著無聊睡著覺的阿格雷斯・皮克羅說到,「為了能『輕鬆』,不管再辛苦、再勞累、再麻煩,也都確實做好了該做的事,才能表現出『輕鬆』的姿態。」像這樣看到長期擁戴的價值觀,被欣賞的角色說出,或猛然出現在追了幾年的動漫台詞中的時候,總能帶來心靈的暖流。或許是被認同、或是被啟發,加上在橋段情節的渲染,總之對我而言是很暖的能量泉源。

認清「作者已死」的個人詮釋差異可能,acg不該被污名化

當然基於因人各異的價值觀和成長歷程,不免也會想,在故事和角色設定如此多元的ACG世界裡面,會不會有些角色讓人陶醉的「美」,反而會引發什麼「不好」的影響,尤其對於尚未成熟的心靈?我不知道,沒有答案,但若真要討論,這也不會只是ACG的問題。我看那些「老少咸宜」的八點檔和綜藝節目也沒有「正面」到哪裡去。所以我的立場大概也只能是,可以討論、也可以面對個案背後的意義,但過分的對於ACG的禁止、污名化、和標籤,在任何意義上和任何領域,實在都不想看到。

總之,因為持續追新番、補舊作,想寫的ACG相關的東西也好多啊。想分享一直帶給我力量的經典,也想記錄近期讓我心靈觸動的作品。現階段就,先期許自己能持之以恆的寫下去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