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行程:捷運公館站→自來水園區→自來水博物館→小觀音地下水宮殿這篇文算是插播,雖然我習慣照活動的時間順序寫文(因為用跳的我就會懶得回去撈出來寫了),不過這次乾脆把水道系列放在一起。繼藍寶石後,沒事又上台北自來水園區的官網遛遛,發現到某個週六居然地下水宮殿有名額!仔細一瞧原來是補班日啊~一樣是揪了Vivian,問說你那天要不要補班啊?兩人當場放棄補班這種事,按下”台北水道.觀音山蓄水池”的活動申請。(題外話,我之前一直以為觀音山蓄水池在那個五股觀音山,想說好遠喔~原來在公館就有觀音山⊙□⊙”)
地下水宮殿如何申請?
一樣是到上面台北自來水園區的活動去申請,每次會開放三個月的活動名額,觀音山蓄水池的門票為200元(內含自來水園區的門票了),繳費後就等著當天去報到啦!
自來水園區交通
台北捷運:公館站。
我是最推薦搭捷運啦!雖然公館也有不少公車可以到達,不過捷運比較好預估時間。從捷運公館站出站後,走至自來水園區大約7~8分鐘。不過我覺得在報到通知上沒寫得很清楚,我在門口等了一下,時間已過都沒看到人,Vivian叮咚問我在哪,才知道跟售票口打招呼,說明是觀音山蓄水池的參觀者,直接進入到自來水博物館這棟建築物的門口集合就可。
自來水博物館
9:40 參觀活動先從自來水博物館介紹起。目前為博物館主體的為類巴洛克風建築,即新古典主義,走古希臘古羅馬風的建築,興建在日治時期明治41年(1908),本來是台北水源地唧筒室。歐洲古典建築式樣的基本準則:圓頂、尖帽、平面立面左右對稱,都可以看到。
這個柱式有羊角窩卷裝飾,用洗石子仿石材粗面處理效果,而且仔細看從上到下不是一樣粗的。而且走古希臘建築風的,柱子居然還有分男性化和女性化!
進入自來水博物館內,先經過巴爾頓的塑像。日治時期台灣因衛生條件不佳而傳染病盛行,總督府就聘請當時在日本擔任衛生工程顧問的英國人巴爾頓來台,協助包括水源調查等衛生工程(巴爾頓後來因痢疾生病送至日本治療,而死於東京)。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年)依巴爾頓生前的建議於現在公館小觀音山腳下新店溪畔建取水口引取原水,在山麓設淨水場,進行淨水處理,在將處理後的清水抽送到山上配水池,藉由重力流下供應日常用水。
下面這張照片,靠牆是整面配電盤,從門口看出去,則是巴爾頓的半身塑像。此配電盤比較特別的是材質為大理石面板,具有堅固及絕緣性佳等特性。
唧筒室
建築物內最主要的空間和館藏就是"唧筒室"。明治41年(1908)取水口和唧筒室建築與設備裝置先完成,隔年輸配水管、淨水場及配水池全面完工,開始供水。民國年唧筒室完成抽取原水、輸送淨水的使命,功成身退,民國年列為三級古蹟。後經整修成為全國首座自來水博物館開放參觀。
展區裡最主要也佔最大面積的設備就是抽水機,雖然看起來都很像,甚至覺得根本長得一樣,但分為原水抽水機組和清水抽水機。共有9部抽水機,原水4部,清水5部,比較靠近的這區是原水抽水機,就是把新店溪的水抽進來水場處理,較遠的那區是清水抽水機,則是把處理好的清水抽去觀音山蓄水池存放。
鎮館之寶
部分抽水機有簡單的身分小卡,註明廠牌、裝置年份、馬力數、每日抽水量等等,其中有一台特別尊爵不凡的,前方還有著鎮館之寶的殊榮。
這台清水5號抽水機,為1922年裝置,園方在整理抽水機資料時,詢問原廠相關事項,原廠EBARA除了回覆相關資料外,表示他們也沒有這機台了,而且非常有興趣的想要買(骨董)回去。(聽到此解說時,不由得聯想到網路上流傳的YAMAHA技能樹故事。對了,在展示現場,也有一台HITACHI的抽水機,就是那個俗話日本的壓縮機很稀少的日立啦!)
更詳細的自來水博物館歷史及建築設施相關介紹,請參考官網:
看完了原水及清水抽水機,就往室外移動,重點的小觀音蓄水池都還沒影兒呢!從博物館建築物主體,順著園區內道路往後山走,路旁看到這個折得很有藝術感(?)的大水管,這是直徑2公尺的水管,921地震後被折成這個樣子,就拿來美化一樣做成裝置藝術展示(原物件應該是自來水公司提供的)輸配水器材展示區,最受大家喜愛的就是這個不同尺寸的水管囉!畢竟輸水管線通常埋在地下,比一比才知道直徑比人還大啦!
往小觀音山的登山步道,免驚~只有一小段階梯,走上去就到啦!(這是真話,不是登山者的謊言)
在步道的背後那方向,另一頭的步道可以通往寶藏巖,所以如果是參觀散步的話,還可以加碼去寶藏巖走走,不過鐵柵門是單向的,出去寶藏巖後就不能再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