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問題、是誰有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我的日籍老師曾經分享過,他們經常會遇到有初學日文的台灣人學生想問問題的時候,會很直觀地把中文的「老師,我有問題」用日文這樣說:「先生、問題があります。
老師說,如果今天換成是一位沒有外語教學經驗的日本人聽到這句話,肯定會一臉錯愕、愣在那裡。
為什麼?也不就問個日文問題而已不是嗎?
因為同樣都存在於中文和日文中的詞彙:「問題」,在兩種語言之中的涵義不盡相同。問題(もんだい)這個字在日文裡,除了意指「考試時出的題目」之外,另一層常用的涵義是:「造成紛爭、困擾他人,必須去設法解決的麻煩、困境 」。
一個不知道中文用語習慣的日本人,在聽到第一段那句日文時,他所理解到的訊息並不是「他想問我問題」、而是「他認為我這個人有問題」。
順道一提,如果單純只是想問問題,日本人通常使用的字是「質問(しつもん)」。
人類發展語言,很像是在世間萬物的各種概念上,畫出一個一個的小圈圈,規定包含的範圍。這一個個的圈圈即為語彙,是概念溝通時的最小單位。
不同語言之間的差距其中之一,就是在某些相似的概念上,彼此所劃的圈圈不一定同等大小。
意識到這種差異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他在理解未知的世界時,不至於太過迷惘和困惑。
avatar-img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eorge 的其他內容
工具的價值不在其表像,在於駕御它們而創造出價值的你。
在前兩篇文章我們瞭解到,思考框架是我們對於世界或其一部分的思維化、模組化的理解型式,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種問題。 然而,所有的「工具」都有其適用範圍,都會有它適合和不適合處理的情況,這點跟工具本身好壞無關。像是一把瑞士刀再怎麼好用,拿它切起牛排就是那麼不順手……
「想像不存在的事物」的反事實思維,是只有人類才擁有、而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奠定了古今中外任何大規模合作的根基。 它帶來了複數個體的協同合作,讓我們得以擺脫現實的枷鎖、不被當下的因果束縛,來找出新的發明和方向……
2016 年 3 月,AI 界和圍棋界發生了一件改變兩個領域歷史以及人們認知的重大事件。 圍棋因為決策與變化的複雜度過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抽象策略遊戲。向來被認為不論電腦 AI 如何發展,在圍棋這個領域都不太可能贏得過最高階的人類棋士。 這本書《造局者》帶給你的答案是「會,也不會」。
幸福是什麼? 為了嘗試解答這個人們持續在追尋的答案,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人類發展學教授、同時也是國際知名老年學權威:卡爾.皮勒摩(Karl Pillemer),訪問了一千多位美國銀髮族,請教他們在這幾十年來漫長的旅途之中,所學到的最珍貴的事物為何。 我們可以確定「掌控感」就是感覺幸福的關鍵。
「要主動努力做些什麼,才會有所回報。」這是我們一般人的直覺反應。 畢竟在人生大部分的場域,像是讀書、考試、運動、工作等,這個規則仍然適用… 但在投資理財領域裡,並不盡然。
工具的價值不在其表像,在於駕御它們而創造出價值的你。
在前兩篇文章我們瞭解到,思考框架是我們對於世界或其一部分的思維化、模組化的理解型式,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現實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種問題。 然而,所有的「工具」都有其適用範圍,都會有它適合和不適合處理的情況,這點跟工具本身好壞無關。像是一把瑞士刀再怎麼好用,拿它切起牛排就是那麼不順手……
「想像不存在的事物」的反事實思維,是只有人類才擁有、而其他動物都辦不到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奠定了古今中外任何大規模合作的根基。 它帶來了複數個體的協同合作,讓我們得以擺脫現實的枷鎖、不被當下的因果束縛,來找出新的發明和方向……
2016 年 3 月,AI 界和圍棋界發生了一件改變兩個領域歷史以及人們認知的重大事件。 圍棋因為決策與變化的複雜度過高,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抽象策略遊戲。向來被認為不論電腦 AI 如何發展,在圍棋這個領域都不太可能贏得過最高階的人類棋士。 這本書《造局者》帶給你的答案是「會,也不會」。
幸福是什麼? 為了嘗試解答這個人們持續在追尋的答案,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人類發展學教授、同時也是國際知名老年學權威:卡爾.皮勒摩(Karl Pillemer),訪問了一千多位美國銀髮族,請教他們在這幾十年來漫長的旅途之中,所學到的最珍貴的事物為何。 我們可以確定「掌控感」就是感覺幸福的關鍵。
「要主動努力做些什麼,才會有所回報。」這是我們一般人的直覺反應。 畢竟在人生大部分的場域,像是讀書、考試、運動、工作等,這個規則仍然適用… 但在投資理財領域裡,並不盡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當兵時對於動作速度和選擇性緘默的態度,以及對於長官的態度。他提出了自己有精神疾病的說法,並稱如果長官有問題就找他爸。文章中充滿了對當兵生活的反抗態度。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
Thumbnail
你應該有經驗看過,一個人熱情分享某件事的樣子,是不是音量比平常高,表情變化豐富,眼神散發某種光芒,甚至身體也有很多比劃動作,這就是問對問題的時候,對方很有興趣說想法。 認真傾聽並適當回應對方,自然會跟你越說越多,如果對方已經說完開始重複時,轉移話題給台階下。 當你發現對方開始重複他的話,這就
Thumbnail
如果你突然問對方「你對這問題有什麼看法」,除非你們是熟識的,或是對方是有義務回答你的關係,不然對方只會想「你為什麼問這個」「我該回答什麼比較好」等沒有安全感的猜疑。 想讓對方安心的回答,就要先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你有什麼想法?」。 要想讓人放下戒心,一個有效的方式是先分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阿美哭著跟我說他和男朋友阿強分手了,阿強的理由是「你都不懂得表達對我的愛。」 小美愈講愈難過,「阿強說我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無法在他需要一些撫慰的時候伸出手,也不會主動表達,他和我相處很累,總要想話題、想計畫,我常常只有『好』、『沒意見』這種不算回答的回答。」 大家有遇過嗎?你是小美或是阿強?
Thumbnail
臺灣人從小學英語,但到社會後很多人的英文能力仍然不佳,本文分享了一位作者的英文及日文學習心得,並提供了線上課程建議。
Thumbnail
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 大家不提問到底是 「不想提問」還是「不知道如何提問呢?」
聽一個到台灣求學的外國人說,因為語文基礎差所以需要在心裡把老師講的中文念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就覺得,這情形我也有過啊? 難道我其實是外國人?! 大概進入國小正式開始有系統的學習之後,我就一直不太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老師用一個方式就要三四十個小孩都達到一樣的理解?是這樣的,如果在開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當兵時對於動作速度和選擇性緘默的態度,以及對於長官的態度。他提出了自己有精神疾病的說法,並稱如果長官有問題就找他爸。文章中充滿了對當兵生活的反抗態度。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因為逛書店開啟的線上讀書會,本來想在假期進行,殊不知一個放假太開心加上平常太忙疏於提醒,就眼睜睜的延2週來準備讀書會的討論這樣,或許這本書討論的許多切入點,也能用來理解這個單一事件,將社會學作為理解的視角。 高度工業化、全球化的時代,即便這本書是左岸的作者,仍舊點出了許多跨過國界的問題,有些現象比
Thumbnail
你應該有經驗看過,一個人熱情分享某件事的樣子,是不是音量比平常高,表情變化豐富,眼神散發某種光芒,甚至身體也有很多比劃動作,這就是問對問題的時候,對方很有興趣說想法。 認真傾聽並適當回應對方,自然會跟你越說越多,如果對方已經說完開始重複時,轉移話題給台階下。 當你發現對方開始重複他的話,這就
Thumbnail
如果你突然問對方「你對這問題有什麼看法」,除非你們是熟識的,或是對方是有義務回答你的關係,不然對方只會想「你為什麼問這個」「我該回答什麼比較好」等沒有安全感的猜疑。 想讓對方安心的回答,就要先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你有什麼想法?」。 要想讓人放下戒心,一個有效的方式是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