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問你離職原因,千萬別說真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工作的機會。我記得在我初到台北找工作時,面試官問我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我直接坦白說我想到台北開拓不同的視野。面試官當時提出的觀點是,開拓視野不一定要在台北,最終我並沒有獲得那份工作的機會。

你說我有說錯嗎?我認為沒有,面試官的回答挺主觀的,或許面試官認為我沒有充分思考過為何想要來台北,或是沒有清晰地確定自己的求職方向,

因此可能認為我不符合公司所需的人才條件。
面試官詢問「離職原因」時,

你要說「真」話,還是該說「對」話。

當談到離職原因時,不同的面試官可能會對同樣的離職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面試官可能會重視應聘者對前一份工作感到不滿的原因,或者是會關注應聘者對工作不滿後的思考及處理方式。

以下來聊聊離職原因及面試官聽後觀點,

離職原因一、主管偏愛其他同事,處事不公正,情緒不穩定,團隊團隊氛圍不佳,因此我決定離職。
面試官觀點:是否只會抱怨主管,團隊,入職後是否會不會把負面能量傳遞公司,造成公司不良影響。

離職原因二、同組同事時常請假早退,向主管應無法解決,導致工作量加重,跟主管提加薪也遭反駁。
面試官觀點:團隊合作問題,看似同事問題,會不會是你不想協助同事呢,此情況跟主管加薪合理嗎?

離職原因三、我認為公司發展前景有限,當初的預期未能實現,因此為了職涯考量,我選擇離職。
面試官觀點:若入職後發現與當初預期不符,是否短時間內離職,還是你就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屬於工作極度不穩定的人。

離職原因四、家中突發狀況,住處離公司太遠,我需要協助家裡,故離職想找離家近的公司。
面試官觀點:若讓你入職,會不會因為家中狀況時常請假,影響到工作專案呢?

看完上述所言你可能會說,有些離職原因真不在我,非戰之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該公司,問題發生我也盡力解決,但有些事就是難以克服!

讓我們換個角色思考,假設你是一位面試官,
你在面試中的評分標準會是什麼呢?
你如何透過面試來找到最適合公司的人才?
如果你在面試中感受到應聘者負面情緒過強、團隊合作默契不佳、只會提問卻無法解決問題等不適應職務等情況,你是否會考慮給予他們入職機會呢?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面試官僅從應聘者陳述的原因來判斷是否為個人問題,卻難以考慮是否是同事或公司的問題呢?

我認為應聘者說明公司或同事問題是離職主因,面試官在極短時間裡無法得知訊息真假,只能從應聘者陳述的原因來做出初步的判斷,即使真的是公司或同事問題,應聘者也該表現出處理這些問題時的能力和應對策略,否則極高可能會被認為是個人問題。

重點來了!

如果離職原因確實是因為前公司的同事或主管等其他因素,應聘者該如何在面試中回應呢?以下分享兩點建議,希望能協助各位更好地應對。

1.說「對」話,不是只說「真」話

在說明離職原因時,你需要注意的不要只說真話,而是要說對話。具體來說,你可以從「問題發生時我如何解決」的角度出發,向面試官說明:

  • 問題發生:說明同事情緒化的狀況
  • 問題解決:與主管溝通,提出解決方案,並協助同事和主管
  • 問題結論:經努力後,情況仍未見改善,公司或主管難以改變現況,因此最終決定離職。

通過這樣的說明方式,面試官可以從中了解到你在遇到問題時的應對方式,以及你是否有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過程表達時也以中立和客觀的角度來說明問題,勿過於情緒化或帶有個人情感色彩。此方式不但能表達出你的責任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觀察到你在處理事件的成熟度。

2.說清楚,講明白

在職場中,有一句老話:「職場很小,轉來轉去總會相遇。」這意味著,職場關係猶如網絡緊密相連,彼此間的關係往往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你在職場上做什麼,你的行為舉止都可能傳遍整個職場,甚至成為職場中的話題。

在一次業務面試中,應聘者自誇他在前公司曾經創造過千萬營業額、開發了多個知名企業,在公司業務成績排名中名列前茅。這樣的話對我來說已經聽得太多了,我進一步詢問如何開發客戶、以及達成目標的關鍵因素,透過應答來判斷真材實料還是需有其表。

面試結束後,我想致電該應聘者的前公司主管確認履歷,但該應聘者卻表示前主管已經離職,因此較難了解當時的成績。雖有點懷疑,但當時並未太在意。

傍晚剛好與前同事聚餐,前同事最近換到新公司就職,就那麼巧的是前同事新公司是上午應聘者的前公司,我請前同事打聽一下應聘者在前公司的成績,前同事則向我透露,應聘者在前公司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並未達到他所自誇的高水平。最終,我決定不聘請該應聘者,而該應聘者的前公司也知道他在面試時誇大了自己的業績表現。

這個故事再次證明了“職場很小,壞事傳千里”的道理,並且提醒我們在職場中要保持謹慎,不要虛假宣傳自己的能力,以免被揭穿。

當你因為直白表達影響面試分數時,以下三點可能有助於補救面試分數的建議:

1.搶分數策略

搶分數策略就是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爭取回原本失去的分數。例如,在面試過程中展現你的專業能力或過去的成績,讓面試官對你留下深刻印象。這樣一來,面試官在考慮哪位應徵者更適合時,你可能會因為專業能力而勝出,即使在其他回答中被扣分也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2.問題背後的目的

面試官每一個問題背後都有其目的,例如,面試官問你工作遇到最大的挫折,以及如何度過那段挫折期,背後目的可能是想了解當你遇到挫折時的應對方式,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在業務的工作上,常會遇到開發不順或業績不佳,此時你必須理解面試官的問題,再說明當時的處理方式,展現你有良好的受挫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快速掌握得分關鍵

應聘者在面試過程中需要觀察面試官的問題來理解得分關鍵,例如;面試官問到的問題可能會暗示著公司目前的營運狀況、未來發展方向等重要資訊,因此應聘者可以透過分析面試官問題的背景意義,來調整自己的回答內容,讓回答更符合公司需求,進而獲得更高的分數。

另外,應聘者也可以透過觀察面試官的反應來理解得分關鍵,如果面試官對某個回答非常感興趣或滿意,應聘者可以調整答案的重點或提供更多相關的例子,以提高自己的得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惑哥深夜聊吧的沙龍
24會員
65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16
1.先反問,再推動 以為在思考,其實是挑自己愛聽的話,證明我沒問題 「確認偏誤」不是讓你犯錯,而是讓你錯得毫無自覺 一位投資分析師,準備向客戶推薦一家新創公司,花了三天準備簡報,從市場報告到團隊背景、簡報視覺,每一項都做到滴水不漏。 簡報當天,講到一半,客戶問,有間公司商業模式這間很像,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2025/04/04
有些主管, 聽到團隊有八卦,就急著滅火;發現有小圈圈,就想拆解團隊。 還沒判斷,先定罪;還沒對話,先排斥。 這種反應,通常來自一種「潔癖式的理想管理」。 他們以為,健康的團隊應該像整理好的檔案夾, 分類清楚、命名一致、安靜無聲,最好不必多問。 但真正的團隊,從來不是這樣,它更像是巔峰
2025/03/25
職場混久了,你會發現一個殘酷真相: 有些人,不太努力、不特別熱情,卻總被提拔、深受信任; 有些人,天天送飲料、笑臉迎人,最後連備胎都當不上。 問題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出現的時間,根本不對。 做人不是越熱情越好,也不是越討喜越有效。 真正混得開的人,從來不靠存在感,而是靠,剛剛好的出場時
2025/03/25
職場混久了,你會發現一個殘酷真相: 有些人,不太努力、不特別熱情,卻總被提拔、深受信任; 有些人,天天送飲料、笑臉迎人,最後連備胎都當不上。 問題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你出現的時間,根本不對。 做人不是越熱情越好,也不是越討喜越有效。 真正混得開的人,從來不靠存在感,而是靠,剛剛好的出場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Thumbnail
當面試官詢問前份一工作離職原因時,有時候這個原因可能較為複雜,一句話難以表達清楚。不過,離職原因通常是面試官關注的重點之一,因為可以提供給面試官關於你的工作經驗和態度的信息。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會思考應該如實回答,還是以委婉的方式表達呢? 有些人認為,面試中最重要的是誠實,真誠的態度應對有助於贏得
Thumbnail
履歷上一份工作的時間,一定要至少滿一年比較好?如果老闆問離職原因,要怎麼說?提離職有比較好的時間點嗎?一定要交接完成才可以走嗎?…絕大部分的人有離職念頭時,可能都會有這些困惑。如果你正有這些困擾,以下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履歷上一份工作的時間,一定要至少滿一年比較好?如果老闆問離職原因,要怎麼說?提離職有比較好的時間點嗎?一定要交接完成才可以走嗎?…絕大部分的人有離職念頭時,可能都會有這些困惑。如果你正有這些困擾,以下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身為一個只要說話就很容易怯場的人,特別羨慕能夠在重要會議或是面談侃侃而談的天選之人。如果偶然間聽到一個與面談主管對答如流、完美登場的受試者,身為人資助理會感到超級有成就感,彷彿看見一個優秀的戰將即將加入公司,心想,這個職缺可以達標關閉了 公司仍具有主場優勢 真實的一面 福利晚一點問
Thumbnail
身為一個只要說話就很容易怯場的人,特別羨慕能夠在重要會議或是面談侃侃而談的天選之人。如果偶然間聽到一個與面談主管對答如流、完美登場的受試者,身為人資助理會感到超級有成就感,彷彿看見一個優秀的戰將即將加入公司,心想,這個職缺可以達標關閉了 公司仍具有主場優勢 真實的一面 福利晚一點問
Thumbnail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Thumbnail
「離職原因」是人資必問的題目,但我不覺得他們真的想知道……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Thumbnail
想要離開一份工作,提離職的原因經常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離職原因都只是一個「包裝好的謊言」,總之離職後,好的狀態是轉為朋友普通聯繫,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關於那個原因,往後誰也都不會在乎了。 不過,我說萬一,萬一往後還真的不幸碰到面,變成重要客戶關係或其他合作窗口,你當初的「離職原因」就
Thumbnail
想要離開一份工作,提離職的原因經常很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大部分的離職原因都只是一個「包裝好的謊言」,總之離職後,好的狀態是轉為朋友普通聯繫,壞的話就是老死不相往來,關於那個原因,往後誰也都不會在乎了。 不過,我說萬一,萬一往後還真的不幸碰到面,變成重要客戶關係或其他合作窗口,你當初的「離職原因」就
Thumbnail
疫情爆發以來,Joyce與同事們遇到不少上班族被公司臨時通知,而多數人不會主動提起資遣這兩個字。通常只有面試當下Joyce得知求職者已經離職,便會好奇提問:「現在疫情艱困,你有找到工作嗎?」、「為何先離職呢?」,求職者才娓娓道來背後的故事。離職原因是否該主動提資遣,最近在clubhouse熱議中,甚
Thumbnail
疫情爆發以來,Joyce與同事們遇到不少上班族被公司臨時通知,而多數人不會主動提起資遣這兩個字。通常只有面試當下Joyce得知求職者已經離職,便會好奇提問:「現在疫情艱困,你有找到工作嗎?」、「為何先離職呢?」,求職者才娓娓道來背後的故事。離職原因是否該主動提資遣,最近在clubhouse熱議中,甚
Thumbnail
每次問學員為什麼想換工作時,總是有人說做事要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人不同態度就不一樣,離職的原因大部份是遇到主管或同事,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總是會有圈圈、都不聽別人的建議、只會質問不會幫忙,一忍再忍後就離職了。說的時候氣還在,彷彿離職這件事對方要知錯才對。  事實上,說這些的學員本身也是對人不對事,否則
Thumbnail
每次問學員為什麼想換工作時,總是有人說做事要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人不同態度就不一樣,離職的原因大部份是遇到主管或同事,說的和做的不一樣、總是會有圈圈、都不聽別人的建議、只會質問不會幫忙,一忍再忍後就離職了。說的時候氣還在,彷彿離職這件事對方要知錯才對。  事實上,說這些的學員本身也是對人不對事,否則
Thumbnail
面對人資問的這個問題很不想說謊,但永遠只能回一些冠冕堂皇的說詞來搪塞,每次都讓我覺得很無趣又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感覺對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虛。左思右想了一陣子, 也問了我的老闆們一些面試經驗。果真不愧是當了十幾年的老闆,還是有遇過一些回覆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整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面對人資問的這個問題很不想說謊,但永遠只能回一些冠冕堂皇的說詞來搪塞,每次都讓我覺得很無趣又出賣自己的靈魂,甚至感覺對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虛。左思右想了一陣子, 也問了我的老闆們一些面試經驗。果真不愧是當了十幾年的老闆,還是有遇過一些回覆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整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Thumbnail
很多人敲碗離職這一篇,我是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情來寫的,這一篇有我離職的過程紀錄,這個過程讓我收穫很多,但如今回頭看,還是有不少可以更好、更圓融的方式。 還記得第一次正職要提離職之前,心裡其實想了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