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危機,台灣金融股影響程度?

中國房地產危機,台灣金融股影響程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中國大陸「恒大集團」房地產商,總債務達到10.68兆台幣,已經向美國紐約曼哈頓破產法院聲請破產保護,而近期大陸「碧桂園」及「中植集團」房產商也接連傳出危機,過往在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裡,房地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佔整個中國大陸GDP的60%到70%,因疫情、中美貿易戰、供應鏈外移再加上中國政府打壓房地產,許多城市禁止購買多個房地產來防止投機行為,導致失業率上升、人民消費力降低,購買房地產的人減少,房地產商發行的債券最終出現毀約無法給付利息

恆大已經在中國申請破產保護,主要希望保護它在美國的資產不受侵害,最終債券會與債權人重新商討重組方案,就債務償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減損某些債權人和股東的利益做規劃,簡單來說恆大可以跟債權人重新協調給付利息時間,原本今年需要給付的利息,與債權人協調改為2024年或是2025年再開始給付利息,但實際到給付年限,也無法確認公司是否能誠信發放債券利息

raw-image

金管會宣傳:金融三業整體對中國的曝險,以銀行業最多,截至今年 6 月底止,台灣金融三業對中國曝險合計1.12兆元,再創統計來新低,較去年同期減少 17.8%,其中銀行業曝險1 兆102億元最多,其次為保險業 947 億元、證券期貨投信業 157.28 億元。

在金融三業均無持有恆大地產曝險部位,目前僅14檔投信基金持有新台幣 0.56 億元曝險。至於碧桂園,金融三業曝險合計逾 3 億元,包括本國銀行授信曝險 902萬美元(約新台幣2.88億元)、保險業零曝險、證券自營商曝險 1977 萬元,但銀行局也透露,共有五家銀行銷售1.7億元碧桂園公司債給 22 位客戶,這些客戶都是專業投資人,持有1.7億元的債券,也非是出問題的債券產品

台灣銀行對中國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暴險,不得超過銀行淨值的一倍,目前看來中國房地產危機,台灣金融業受影響程度非常低,金融業在台灣是屬於高度控管行業,在資產授信上金管會也控管非常嚴格,中國房地產建商,過去不段去購買土地建造房屋,再將預售屋收到的資金再投入購買土地建造房屋,當資金出現問題、人民消費力下降、政府打房,就會出現資金鏈斷鏈


這一波中國房地產危機,對於台股金融業只是消息面讓金融股下跌,實質上對於台灣金融業影響程度有限,隨著時間推進台灣金融業還是會持續獲利,近20年從網路泡沫、次貸危機、新冠肺炎,最終股市還是會回到該有的價值,如果你是一位有判斷能力的投資者,當股價來到甜蜜價格,應該大膽加碼投資買入公司的股票,就如巴菲特所說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只要有人存在經濟、企業將會持續循環下去



Mark的股市日記



avatar-img
馬克的小知識大財富的沙龍
36會員
77內容數
本篇主要研究「鴻海」3+3轉型策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3年因為聯準會暴力升息,美國地方銀行陸續傳出倒閉,主要因為許多企業發現無法提領現金,造成各家企業恐慌大量提領現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引發了提領潮,對於銀行業都是屬於高度槓桿,只要資金被企業、人民大量提領時,就會造成擠兌,人民將會陷入恐慌,將會有更多人進行提領,這時銀行準備金不足,財務不夠健全,銀
台中銀行舉行2023年上半年法說會,揭露上半年稅後純益30.76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8.04%,累計每股稅後純益0.59元,證券、租賃、投信等子公司合計上半年貢獻獲利4.72億元,大幅成長3.3倍,貢獻比首度突破一成,上半年淨值項下其他權益從減損1.59億元翻正為5.9億元 副總經理鄭榮國說:
1. 本週台股籌碼面、台中銀籌碼面 2. 台中銀響應新南向政策 獲頒績效優等銀行獎 3. 台中銀單月獲利再創新高 前七月EPS 0.71元
2023年因為聯準會暴力升息,美國地方銀行陸續傳出倒閉,主要因為許多企業發現無法提領現金,造成各家企業恐慌大量提領現金導致資金週轉不靈,引發了提領潮,對於銀行業都是屬於高度槓桿,只要資金被企業、人民大量提領時,就會造成擠兌,人民將會陷入恐慌,將會有更多人進行提領,這時銀行準備金不足,財務不夠健全,銀
台中銀行舉行2023年上半年法說會,揭露上半年稅後純益30.76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8.04%,累計每股稅後純益0.59元,證券、租賃、投信等子公司合計上半年貢獻獲利4.72億元,大幅成長3.3倍,貢獻比首度突破一成,上半年淨值項下其他權益從減損1.59億元翻正為5.9億元 副總經理鄭榮國說:
1. 本週台股籌碼面、台中銀籌碼面 2. 台中銀響應新南向政策 獲頒績效優等銀行獎 3. 台中銀單月獲利再創新高 前七月EPS 0.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