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本誌 how to & murmur

豆本誌 how to & murmu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己很喜歡豆本,於是自己做豆本,是一定要的吧!

一系列的豆本書

一系列的豆本書

▲作品說明▲

MurMur: 一些小品,擷取人與人互動的橋段

成豆短篇的插畫小誌

Something really happened.

Something worth a second thoughts.

raw-image

How to : 用圖像教教生活中的大小事,

或認真或抽象的recipe

Recipes for how to live life.

raw-image
raw-image

▲出版物簡介▲

*一版一刷限量40冊*皆自己手工裁裝成冊

/印刷方式/ RISOGRAPH PRINTING

/承印/ Retro 印刷 Jam

/材質paper/ 純白紙

/墨色ink/ 黑

/規格size/ 約 6.2cm x 4.8cm

/出版/ 2018

/購買連結/ *絕版*


* 豆本(Mamehon)(英:Miniature Book)指小到可以放在手掌中的書籍的總稱。

沒有絕對的數字定義,但似乎以下尺寸的書一般都稱為迷你書。

在西方,它是指1個或多個立方體且3英寸或以下(8.5毫米-76.2毫米),較大的稱為小書,較小的稱為微型書。

在日本,指江戶時代的特殊小書籍中更小的書籍,指“將美濃紙切成八份(約14厘米×10厘米)的大小”或更小的書籍(《日本古典書目詞典》) )。 從明治時期開始,它指的是邊長在10厘米以下的物體,直到最近才沒有下限。長度小於1厘米的書籍被稱為“微型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按💖讓我知道,追蹤的話發布新文章會有通知

如果經濟許可,願意使用贊助連結贊助我的話,是真的能成為我得以持續創作的助力,感謝你能一同實現內容有價!

也歡迎留言交流想法,或拍手按讚


avatar-img
爐邊毯 Hearthrug 沙龍客廳
18會員
138內容數
『想像大家一起坐在沙發旁有火爐批哩巴拉,冬日窩在一起聊天的樣子,大概就是這間沙龍的印象...』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房間有 插畫品牌:不知名 製物品牌:一十一 充滿動物與怪物的“慢來宇宙”moonlight &創作者本人的心裡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今年3歲6個月 } 簡介 ✦  形制 | 在創作者百花齊放的年代,漸漸獨立出版的書冊也隨著有資本的作者入場往高價高精緻藝術書路線走,回歸,zine小誌原初的定義 : 以表達為核心、自主製作獨立發行、每個人都能創作的規模、創作自由的形式 ✦  內容 | 2-6歲寶寶重複句繪本,這些繪本以
CXC好讀版 系列腰斬公告: 剛開始沒什麼做這個主題但隨著時間,愈來愈多的人有做相關的書 推廣本身的目的好像已經不一定需要我 一方面因為粉絲數少的自己,其實也沒多少推廣強度效力 一方面在製作這系列的過程中 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對於解說型、圖解式的插畫類別 老實說很沒興趣(應該能從圖看
台灣會不會有戰爭不知道(雖然希望不會有) 但地理位置的關係,常見天災也有地震、颱風等 以一個防範未然的心情,製作系列的防災避難插畫 2022先行周邊與大家見面的即是這一組 <<HAZMAT 急難應變手冊>> 系列名稱 Internals ,希望養成擁有自我意識價值,不受他人控制外控,有自主自
{ 今年3歲6個月 } 簡介 ✦  形制 | 在創作者百花齊放的年代,漸漸獨立出版的書冊也隨著有資本的作者入場往高價高精緻藝術書路線走,回歸,zine小誌原初的定義 : 以表達為核心、自主製作獨立發行、每個人都能創作的規模、創作自由的形式 ✦  內容 | 2-6歲寶寶重複句繪本,這些繪本以
CXC好讀版 系列腰斬公告: 剛開始沒什麼做這個主題但隨著時間,愈來愈多的人有做相關的書 推廣本身的目的好像已經不一定需要我 一方面因為粉絲數少的自己,其實也沒多少推廣強度效力 一方面在製作這系列的過程中 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對於解說型、圖解式的插畫類別 老實說很沒興趣(應該能從圖看
台灣會不會有戰爭不知道(雖然希望不會有) 但地理位置的關係,常見天災也有地震、颱風等 以一個防範未然的心情,製作系列的防災避難插畫 2022先行周邊與大家見面的即是這一組 <<HAZMAT 急難應變手冊>> 系列名稱 Internals ,希望養成擁有自我意識價值,不受他人控制外控,有自主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