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陳邦恩攝影專欄_緣起

    從2020開始拍照到現在,掐指一算也快要四年,一個剛要開始的時間,很多事情還不清楚,但核心已經大致成形。要談這個事情,要從2021年在彰化肯尼髮廊的一檔展覽講起。

    因為生活突然落在彰化,因為不想浪費錢而拿起原本想拿來接案的富士相機,因為沒事所以時常在家裡附近閒晃,最終累積的上千張照片,慢慢形成我攝影的雛形。我記得最開始的意圖,就是想用攝影進行反抗:對一般日常、主流美感、對時間、對自己。那一兩年透過閱讀、反思、行動,檢討,開始建立自己對攝影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是透過「攝影作品」的方式表現。

    我總記得還在做劇場的時候喜歡做一些生澀難懂的作品,好似理解的深度與否是觀眾的責任,而越難解的謎題越高級,但隨著年齡漸長,年少的比拼之心慢慢消退,反而希望作品能夠遇到更多人,並且在不同的維度與不同的大眾產生對話,將作品的最大意義表現出來。

    所以後來拍照的時候,就在構思如何發表。幾年前對作品框架的想像還很保守,認為作品要有好的輸出、當代的形式,要有提名,要有論述或說明。在那個階段最終產出的都是單件的版次作品,透過攝影作品的形式,意圖帶出我對攝影的想法,藉著閱讀跟理解作品得到樂趣,進而了解這個作品的內容。

    但事實是這個形式面對的也只有少數人,少數人會看展覽,更少數的人會閱讀作品的文字內容。這樣的經驗讓我重新思考創作表現的形式,發布的方式。

    作為思考方式的攝影的展覽地點是肯尼髮廊外的白牆,面對一棟大樓的出入口。因為晚上會打光,所以非常明顯(?)。至少在形式上會被認為是髮廊的裝飾,在視覺上比較容易接受,因為默認是一個裝飾的物品。展覽的方式是用張貼,在一年之後的個展「暫停」就是完整的框,因為那時開始想要嘗試進入市場。

    在攝影的路上雖然不長,但經歷了一些事情,遇到一些欣賞的攝影者,到現在有了自己的空間,想要作為台灣當代攝影其中一個基地,為台灣當代攝影創造更大的可能。

    有了空間,有了不同的載體,有機會將展覽的邊界拓展到不同的感官,生產更多不同媒介的內容:文字、錄音、體驗。空間在這一切嘗試的過程當中前進,現在也已經活了超過一年。雖然南部節奏緩慢,但也因此能夠向下扎根。讓空間有時間在地,準備發展出去。

    我相信台灣地緣的特殊性,可以長出獨特,但又能跟世界連結的作品。因為台灣是一個自由之地,不同的聲音能夠在這裡聚集,而這也是我觀看當代攝影的感受,希望能夠透過我在進行的諸多事情,傳遞給更多人知悉。

    因為是以個人名義開設的專欄,所以會有明確的喜好,但都可以討論。專欄當中也會出現自己的作品,一些超展開的討論,但都是關於攝影。希望透過發展這個專欄,認識更多人,一起拍照,討論攝影。


    感謝閱讀,也祝你今天拍照順利

    陳邦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