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一擊即潰敵人後,為什麼會空虛? 該怎麼解?

對我來說,不堪一擊只是一種基於給予的冗餘,用來填補匱乏與滿足之間的縫隙,有點像Silicone的存在。 讓處於匱乏的人可以暫時站得起來,再次透過行動圓滿自己的人生。

那麼! 在善良與黑暗的搏鬥之間,誰才是匱乏的角色? 

可以用結果論來看,黑暗輸給善良,就會成為光明;善良輸給黑暗,只是想短暫休憩。 其實兩者都不匱乏,匱乏的是想一擊擊潰的心理背後的心路歷程,因為善良與黑暗都具皆作為自然而存在,而只想讓世界存在於單一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坍縮與崩潰,但因為無法自救、難以自拔,所以才想乾脆一條路走到底,透過打怪來升級。

動態的活在當下,如建設,就是一種可堪大用的能堪 - 自由之心;而靜態的活在當下,如冥想,彷彿可以站在善良與黑暗的上層來勘查 - 自由之志。 所以為了避免想一擊擊潰對方的不周全想法產生,讓黑暗或善良,都不會因為顧慮到對方而顯得不堪一擊,遠離了自然,直到最後自己也不知所措。 我們便可以看見活在當下作為行為,卻可以實實在在的,用來避免匱乏,能在黑暗中享受休憩的時間、在善良裡決定光明的亮度。

也只有這樣,在一擊擊潰或不堪一擊時,才能在「勘破未持,不飲酒,汝能持否?」的疑問之下,內心因為屬於自然而充滿能量,而充滿感恩、不經意的莞爾,所以能持。 心裡卻很清楚,此時的「能持」不是自己的經歷太多是老江湖,而是背後 - 在上有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然大周天,在下有著「新陳代謝」的身體小周天,因為懂得善良與黑暗都屬於自然,所以無論是戰勝或被打敗,才能用大自然撐腰,才可以在眾人投以佩服的目光時,知道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功勞,只是讓自然透過自己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