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蔓無目的
早上打開網路映入眼簾的是BLACK FRIDAY Sales,到處都是特價訊息,從上週開始有的商店直接傳訊息到手機,有些商店傳E-mail,被訊息轟炸了一整個禮拜後,發現原來今天就是傳說中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
澳洲許多購物節,其中最著名的有在聖誕節隔日的Boxing Day(節禮日),及今天的黑五購物節(跟13號星期五不同)。
E-mail隨便撈就一堆訊息,包括之前在黃金海岸最大的購物中心使用wifi時要求登入,現在不時收到他們的特價資訊。
最神奇的是航空公司也有特價訊息,照片上附上購物碼,需要的朋友可以用它買澳洲過內航空機票。^_+
連著名的五金零售商Sydney Tools也傳了吸引人的特價訊息,友人表示它家的品質不錯有保障保固期也長,但多數店員的態度因此而高傲許多加上效率不佳,會讓人敬而遠之。
就算不看信箱、不讀訊息,不管開哪個APP或是社交平台,一旁的廣告欄出現的圖案或文字,通通在提醒著你買買買,快點買!!
原本今天的行程是要到市區採買民生用品及建材,無奈雨不停,下了幾天的雨開在充滿泥寧的山路易打滑實在太危險而取消。
於是坐在屋裡看著這些鋪天蓋地的宣傳,宛如台灣的雙11光棍購物節一樣,有些商品打到骨折,實在很難抵抗誘惑。
自認抵抗力強的我從來沒有在這些特殊購物節下單過,但看著身邊的朋友瘋狂的購物實在想不通,買這些東西真的需要嗎?真的有比較便宜嗎?
有些朋友認為是種儀式感,跟著節日走會有參與感,譬如享用情人節大餐、38女神節、兒童節、中元節等等。
曾目睹室友在雙11過後寄來一箱又一箱的包裹,看似不用錢的消費方式引起我好奇。
「我沒有盲目購物喔!我只是把一整年想買的東西集中在這一天買,這樣省很多!」
這是我前室友的說法,聽起來挺有道理的也很聰明的購物方式,但根據本人的觀察,他似乎一年四季都在網路購物,不時有包裹寄來,這樣的說法不禁令我懷疑,為購物找藉口?
我猜商業模式的炒作是最大的影響,網路世界無遠佛屆,我們曾經在購物網站或有興趣的頁面點擊過後,這些商品便如影隨形的跟著,一直在提醒著我們買買買!
這手段真是考驗人性,畢竟點擊過代表這商品對我們是有吸引力的,於是不時的與節日掛勾出現折扣訊息時,很難抵抗。
購物無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下單前一定要思考自己是否被這些商人們的手段給影響了,而買了一堆不必要的商品,除了傷荷包外野傷害我們可愛的地球,得不償失。
結論我買了什麼呢?
我在購物節下單的第一次獻給了這個BLACK FRIDAY,在號稱澳洲燦坤的JB HI-FI買了128GB的記憶卡(太多貓兒的照片得儲存),半價後台幣約370元,看官們覺得有便宜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