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去了一個難忘的京都誇年旅行,然後因為疫情,與日本一別三年。通關之後,首選了南韓首爾作為疫後旅行第一站。半年後再次出國,目的地名古屋,終於能夠再次到日本旅行!
最喜歡的是日本京都(秒答),可是重遊日本的第一站,由頭到尾京都都不在考慮之列。原因很簡單:秋天+京都 = 銀杏、紅葉 = 擠人擠到天荒地老。自從疫情之後,感覺自己越來越害怕人多的地方(是社恐嗎?),去旅行應該是放鬆的,不想再跟人擠在一起。後來,在社交網站看到十一月底的京都,從清水寺和周邊的二年坂、三年坂的相片來看,除了人還是人,證明當初沒選京都的決定絕對正確。京都,我還是會去,但要找個不至於太多人的季節,能夠好好的感受一下京都的美。
除了京都,十一月的日本,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選擇。遠一點可以去北海道,提先感受一下初冬的氣氛;東京、大阪也是大城巿,觀光購物都可以滿足得到;福岡也是近年旅遊的大熱門,要玩要吃都應有盡有。
那麼,為什麼是名古屋?
第一個原因,也佔著很大因素,是因為同行朋友有家人住在名古屋。所以最初計劃目的地時,假若會去名古屋,朋友表示可以跟親人見見面。雖然對方說了不是非名古屋不可,但既然我們本來就沒有很想去的一個地方,若選名古屋便能一石二鳥,為何不可。
上一次到名古屋應該是超過十年前的事,雖說這次是重遊舊地,但心態上是當作一個全新的地方來認識。而記憶之中,當年在名古屋待兩三天已經覺得好悶。決定目的地前,特別到 Youtube 看名古屋相關的影片,發現有不少好玩的好逛的。最後也覺得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為名古屋重新留了一個好印象。
而且,名古屋的周邊有不少值得走一倘的地方,也就是很有名的「昇龍道」。所謂的昇龍道,是指從地圖上看,能登半島的形狀有如龍頭,連同中部北陸地區,有如飛躍中的龍,故此這一區被稱為昇龍道。
始發於名古屋,一路向北往高山、金沢前進,然後轉到加賀、福井,最後回到名古屋。十一日的行程,好像很長的一個旅程,但由於遊走的城巿蠻多。除了在名古屋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停留,其餘日子都像遊牧民族般每天遷徙。加上城巿之間的移動距離挺遠,所需的運轉時間亦不少。這樣的行程安排,其實沒有很足夠的時間,去慢慢發掘那幾個只停留一晚的城巿。而且每天把行李開箱、打包,真的會十分疲累。
下一篇,就開始正式分享第一個,同時也是最後一個目的地:名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