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在即將邁入40歲的前夕,我整理了一些想法...

    來源:ULANI 永恆曆 (公仔自備)

    來源:ULANI 永恆曆 (公仔自備)

    1/7是我40歲的生日。

    這篇並沒有特別的主題,但純分享一些這陣子產生的想法。


    ※ 如果活到75歲:

    75歲=900個月=27375天=657000小時=39420000分鐘=2365200000秒。

    在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即將剩下的時間為35歲=420個月=12775天=306600小時=18396000分鐘=11103760000秒

    或許我會很認命的工作到一定的退休年紀(65歲?)又或許不會

    如果會的話我可以不用用時間換取金錢的年限大約剩10年,到了那時我體力可能也不好了,很多事都會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那如果不會呢?我該選擇何時退休呢?


    ※ 所謂的財富自由?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四個字所代表的意思可能是即便不用工作也不再因為金錢而對於生活產生困難?但我個人認為它會因個體的想法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解釋。

    但沒意外的是他們應該都認為是先將財富累積到一個程度(金額取決於個體認知)才會產生這四個字!

    可同時進行嗎?

    這是我後來會去思索的問題,在時間這稀缺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嗎?


    ※ 何謂個人的資產:

    這問題我先前的文章或多或少有簡單提及過,當然...一樣是個體認知。

    對我而言是自己擁有的+金融機構願意借我的額度(即便沒用到該部分)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接受我的總資產是隨時浮動而非靜態的,這可能是較容易引起爭論的一個點;但...同時也可以看出該個體對於金錢使用、運用的思維限制到底有多大。


    ※ 萬惡的負債?

    至少對我或大部份的企業而言剛好相反,維持相對的負債也表示得對自己及相關人士產生更多的責任,當然不是零負債就是不好的。

    簡單的財務公式杜邦分析就可以教會你這個道理,你跨不過去的或許只是個人從小到大被灌輸的不可以負債或不想支付額外財務成本(利息)所致。

    一個讓你足以心動的投資標的出現了,但你並不願意選擇這方式(舉債)去投資,你跟願意舉債的人相較下錯失了哪個最重要東西?累積財富的時間

    支付你可以承受的財務成本去獲取更划算的利益,有時並非你不能而是你不肯!

    當然我得說舉債更重要的是風險的控管,還是老話一句:因為個體的認知所以拿捏的程度並不一,但相信我...那是門學問。


    ※ 投資的方式?

    對我而言投資=生活,我是註定得把股市當成銀行的人。

    我並不會把自己定位成長期投資的人,但我相信把資源長期挹注在一間擁有實際金流與未來性的企業基本上不太可能輸(但當然涉及買的價位與參與的時間)。

    大部分的人獲取金錢的方式都得靠工作,那是最自然也最真實的。

    但想想那些高薪者真的比一般人更有機會實現所謂的財富自由嗎?

    事實上他們的確擁有了比一般人更專門或特別的工作技能,但一樣的是他們一樣得付出時間才得以賺取相對的薪水(甚至比一般人更超時、付出更多)。

    所以我個人認為所謂的財富自由是你不用以對等或相對應的時間去付出即可得到的,除了掌有股權外不才的我實在想不出其它方式了。


    ※ 投資何種類型的標的?

    早期我會投資獲利較穩定型的標的,在其價格被低估時買進(8424 惠普);但後期會比較偏向有實質獲利、產品可多方發展及運用、產業趨勢成形的成長型企業(1342 八貫、6285 啟碁)。

    或許有人會疑問既然是這樣為何我不賣出8424惠普(再怎麼說他也卡了我將近170萬元)?1.它對我而言有不一樣意義。

    2.上櫃至今即便它成長空間很有限但仍保有一定的獲利水準。

    每檔標的對我而言存在的意義都是非凡的;都是獨立事件。


    ※ 設定投資目標?

    完全沒有,我也不會設定自己幾歲該達到多少部位。

    或許各位會覺得略為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

    在資源及能力不確定的情況下(更別遑論大環境的變化)做了那些所謂的目標才是極其詭異的事。

    與其去搞那些目標倒不如把焦點集中在你既有的資源及自己能力所及這兩個點去思考你現階段能做好哪些部分。


    ※ 對於股價的想法:

    它...只有在決定買進建倉的時候才有意義,其餘時間你就不用看了(除非發生特別的事件)。

    每天觀察股價的變化然後找了許多理由去事後檢討也是極其詭異的事,所以是依照價格去決定標的持有與否?

    每間公司都有自身存在的意義與能耐,你的能耐到哪價格終究會到達一個水準。但你若反問我,就是看過實力到但股價還沒到的?

    1. 自身的判斷錯誤。
    2. 判斷對但耐心不足導致等不到開始表態的階段。

    我並不否認技術分析但一間成長的企業如果如魁儡般受到那些x日線、季線及年線操弄就動彈不得或神采飛揚也太令人驚訝不已。

    增加自己對財報的判斷力、拿出適當的時間及耐心等待對我及持有的企業而言才可能是雙贏的局面。


    ※ 最後...

    距離40歲生日剩不到一個小時,我希望認識的人身體都能無恙(頂多小病小痛)、夫妻的感情依舊很好。

    ********************************************************************************

    ※ BGM:坂本龍一 Ryuichi Sakamoto - koko(Instrumental)

    坂本龍一 Ryuichi Sakamoto:藝術千秋 人生朝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平凡的上班族,30歲才進入股市,喜歡分享個人投資心得,對財報數字充滿好奇心及毅力!目標是打造一條充沛的現金流。 ※痞客邦:https://pinwheel3344.pixnet.net/blog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