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社會環境氛圍與現實生活壓迫下,原就無法像以前農業社會那樣的緊密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所以我們還須要刻意安排{減少?}親子之間的緣分嗎?不就是自己的家本就可以隨意來去自如,不是嗎?那沒有安排就真的會增多親子間的機會嗎?
因為要獨立不願意造成家裡負擔,所以刻意少回家;即使是在家裡附近就學就業,為了與男(女)朋友相處自由,也是偶而回家用餐,或者全家安排在外面餐廳;因為要自由玩電動,所以住離家裡很近的奶奶家,又可以兼顧照看老人家,只安排時間回家用餐;當然有一種情況是雙方關係不好,感情淡薄;而另有諸多原因本來就需遠離家鄉,如:在別的城鎮工作或就學、人在國外、已有另一個婚姻家庭...,而我其實幾乎是排除了這些必須離開家庭,無法與家人同住的因素囉。
其實本想要能夠很理性地來探討一下這一件事情
但單從標題似乎很輕易看得出來已經有情緒安排在其中了
而你或許以為從標題來看,解答不就是"需要"或"不需要 "
但是,錯了
我想要問的問題錯綜複雜、愛莫能助、恩怨糾葛
幾乎快要與當初撰寫碩士論文時,在提出研究問題時,那麼的矛盾糾結!不容易搞清楚究竟哪一些元素是自變量與哪一些元素因變量,而它們之間的關係影響如何,似乎很難能明確條列問題,所以,是否能客主觀的探討,而後能給予自己一些看似理性做出來的建議答案,我自己也沒把握
首先
我真正想要的預測性答案有可能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們隨時且經常的回家,不需要問我們、不需要安排,能自由自在拿著鑰匙開著家裡的大門,就可以回家跟家人一起用餐
所以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孩子們需要排時間回家吃飯,為什麼?
另一個也許是我想問的另一個問題:孩子們為什麼要搬出去住?
是阿,在可以住自己家裏的客觀條件下,為啥孩子要離開家裡,在外面多發一筆錢出租房子或甚至於購買另一棟房子?我們有時候是否提供給孩子過多的資源與選擇了?但,這樣不好嗎?
生活中的課題那麼多,我們有時候就這樣個日子著呢?我其實最主要只是想要多增加一些親子之間的相處機會與生活緣分,這樣是否是想把孩子綁住?這樣會影響孩子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