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稅:贈與契約為不要物行為之債權契約;贈與契約訂立日即為贈與行為發生日;贈與價額之計算,係以贈與行為發生日為準

贈與稅:贈與契約為不要物行為之債權契約;贈與契約訂立日即為贈與行為發生日;贈與價額之計算,係以贈與行為發生日為準

Long-avatar-img
發佈於不動產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文改寫歷史:

一、20240115完成。

二、20240422新增的部分:五、參考法令

 

一、贈與契約為不要物行為之債權契約,無須有物之交付而僅依意思表示即能成立之法律行為。

 

二、贈與契約訂立日即為贈與行為發生日。

 

三、贈與價額之計算,係以贈與行為發生日為準,而非以受贈人取得財產日為準。

 

四、例子:

  (一)案例事實:民國112年12月31日甲跟乙合意訂立贈與契約,甲將A土地無償給予乙,經乙允受。經過報稅及登記之程序,A土地之所有權移轉登記於民國113年1月31日登記完畢。A土地於民國112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200萬元、民國113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300萬元。

  (二)解析如下:

    1、甲乙之A土地贈與契約訂立日民國112年12月31日為甲之贈與行為發生日。

    2、A土地贈與價額之計算,係以甲之贈與行為發生日為準(民國112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200萬元)。而非以受贈人乙取得A土地所有權之日為準(民國113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300萬元)。

    3、結論。甲應於A土地贈與契約訂立日民國112年12月31日次日起算三十日內(即最慢民國113年1月30日(含當日))向國稅局申報A土地之贈與稅,A土地之贈與價額為民國112年度之公告土地現值為200萬元。

 

五、參考法令:

【公布日期文號】財政部67/10/05台財稅第36742號函

【要旨】不動產贈與行為發生日之認定以契約所訂之日為準

【內容】

主旨:納稅義務人以不動產為贈與者,其贈與行為發生日之認定,應以訂立契約書所載立約之日期為準。說明:二、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條第2項規定:「本法稱贈與,指財產所有人以自己之財產無償給與他人,經他人允受而生效力之行為」,立法意旨,即不論動產贈與或不動產贈與,祇要當事人間有贈與意思之合致時,即屬該法所稱之贈與,贈與人即應依法報繳贈與稅,同法第8條規定,贈與稅未繳清前,不得辦理贈與移轉登記,可知贈與稅之報繳,必在贈與移轉登記之前,而贈與稅之申報,依照同法第24條規定,納稅義務人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後30日內為之,由上述條文對照而觀,贈與行為發生日之認定,應以贈與契約訂立之日為準,而不以移轉登記之日為準。

avatar-img
Long的沙龍
124會員
46內容數
本沙龍之文章內容以稅捐、不動產、保險及法學相關為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農地」「他益信託」的「贈與稅」問題 2.「公共設施保留地」「他益信託」的「贈與稅」問題 3.「農地」「自益信託」的「遺產稅」問題 4.「公共設施保留地」「自益信託」的「遺產稅」問題
Q:甲有A屋(坐落基地為B地),同意無償讓朋友的小孩乙(其父母為丙、丁)為了國小學區的學籍而設立戶籍在A屋裡,甲出賣A屋及B地時,會影響到B地的「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土地增值稅」的申請嗎?
一、定義   二、要保人A死亡時   三、被保險人B死亡時   四、被保險人B完全失能時   五、原要保人A生前無償將新要保人變更為他人   六、國稅局可能會要求提出要保人A繳納保險費的資金來源及金流   七、ABA類型保單還有人際關係的問題   八、ABA類型保單的稅負規劃目的
1.「農地」「他益信託」的「贈與稅」問題 2.「公共設施保留地」「他益信託」的「贈與稅」問題 3.「農地」「自益信託」的「遺產稅」問題 4.「公共設施保留地」「自益信託」的「遺產稅」問題
Q:甲有A屋(坐落基地為B地),同意無償讓朋友的小孩乙(其父母為丙、丁)為了國小學區的學籍而設立戶籍在A屋裡,甲出賣A屋及B地時,會影響到B地的「一生一次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土地增值稅」的申請嗎?
一、定義   二、要保人A死亡時   三、被保險人B死亡時   四、被保險人B完全失能時   五、原要保人A生前無償將新要保人變更為他人   六、國稅局可能會要求提出要保人A繳納保險費的資金來源及金流   七、ABA類型保單還有人際關係的問題   八、ABA類型保單的稅負規劃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