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一些民間的請神遊戲,例如碟仙、筆仙等。關於這些遊戲的靈異事件也時有所聞,例如沒有把招來的「仙」妥善送走可能招致厄運甚至死亡。今天帶大家來看看民間有哪些請神遊戲,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眉角呢?
1. 筆仙:操作最簡便的請神遊戲,只要準備紙跟筆就能開始。兩人各用一手合掌,中間夾一枝筆,並用筆尖矗在紙上。心中默念請筆仙顯靈,並開始詢問問題。此時筆仙便會將答案寫在紙上,欲將遊戲結束時需默念感謝筆仙恭請筆仙歸位。遊戲過程中手不可放開,以免筆仙失控。
2. 筷仙:筷仙比較冷門,但操作也算簡便。兩人雙手各拿一隻筷子,並讓筷子的頭(夾菜的那端)互相接觸,喊出筷仙筷仙請出來。直到筷子由內往外移動就算成功,欲將遊戲結束需喊筷仙筷仙請回去,請過筷仙的筷子需折斷丟掉。
3. 鏡仙:源自日本的鏡仙,與美國的Three Kings邏輯類似。準備兩面鏡子,並擺成面對面的狀態。玩家站或坐在兩面鏡子中間,並在鏡子的兩邊點上蠟燭即可開始遊戲。可向鏡中的倒影問事,但要注意,民俗傳說中鏡仙是極強的靈體,完成遊戲後務必將鏡仙請回。
4. 碟仙:最經典的請神遊戲,1960年代的台灣紅極一時,中小學生沒玩過也一定聽過。後來為了端正社會風氣,政府曾下令禁止碟仙產品的販售。碟仙的玩法也不難,在桌上攤開一張滿滿字的紙,把一個小碟子放在中間,眾人將手指放在碟子上後心裡默念碟仙碟仙請上來。當碟子開始移動,就算正式開始,此時可詢問碟仙問題,但切忌絕對不可問他是怎麼死的。結束的方式則是眾人一起默念碟仙碟仙請回去,回歸本位後遊戲即結束。
5. 錢仙:碟仙的變體,可說是精簡版的碟仙。只要準備一個十元硬幣,一張紙,然後自己在紙上畫一個硬幣大小的圓,中間寫上本位。然後把想問的問題用環狀的方式書寫在小圓旁邊,記得每個問題都要寫上是與否。接下來就可開始請神,請神方式與前幾種大同小異。最後都得歸位才算遊戲結束。
數百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探究請神遊戲的真假,1930年代美國醫生Edmund Jacobson做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多名受測者,並要他們想像自己在舉重,結果受測者的肌肉居然真的有微小反應。這種自我暗示被認為是碟仙盤子移動的主因。
後來哈佛大學的Daniel Wegner進一步研究,他找來兩組受試者,一組不要想到白熊,另外一組則是持續想著白熊。之後進行五分鐘的隨機聯想,只要一想到白熊就得按鈴。結果被要求不要想白熊的組別想到白熊的次數遠高於另一組。這理論後來也稱為白熊效應或後抑制反彈效應。
白熊效應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愈被禁止的事人就愈會去做。而這類請神遊戲也有這特點,當玩家不斷給自己暗示我不該讓碟子動時,潛意識反而觸發肌肉反射,讓碟子動起來,才構成這些遊戲媒介的移動。
雖然科學不斷在嘗試解釋這些遊戲是人心作祟,但我始終相信,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而這世界也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影響人們的生活,只要我們帶著敬畏不戲謔的心態,他們一定不會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