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4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無疑的是本個案治療過程中最深刻的特色之一。
這種現象不是傳移(transference)和反傳移(counter transference).
至於為什麼這種現象在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裡較常出現,我的解釋是:我們這種治療者,久經練習之後會變得比較不害怕自己對案主的積極(或消極)情感。事實上,在治療進行時,治療者目睹案主奮力掙扎、勇往直前,以便自己能成為一個像自己的人,這種經驗會使得他對案主的情感由接納、尊重轉變為由衷的敬佩。
我想,在此,治療者一定體會了某種潛藏於人性之中的共通性—也許是兄弟姊妹般的友愛之情吧。結果,他由此而對案主發出一種溫暖、積極、關愛的反應。這種反應會在案主這邊引發一個問題—案主的情形常和上例中的個案一樣,他們很不容易接受他人主動投來的情感。不過,一旦他們終於弄清楚:他們最需要的反應只是放寬心、讓他人的喜愛和溫暖透進來,而後他們自然就會減輕緊張和恐懼,也更敢去面對生活。
[我→]對於感受他人的情感,及有情感地互動,在生活中沒學到,或沒機會發展,要在專業的治療者面前,2人一起互動出來。
P.98
治療者的態度,在最好的狀態下,會完全不帶有我們平常稱之為情愛的那種感覺,但卻會表現為更自然的人對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在我看來,甚至比性愛或父母之愛更為基本。它是一種對人充分的關心,以至於你會不願意去干擾他的發展,也不會想利用他來為你完成你的彪功功業。你的滿足毋寧是來自於能放他自由,讓他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成長。
p.100
我們可不可以說:這段摘錄正好描繪了社會化過程的核心?人若能發現:接受別人的積極情感,並不會使自己被踩破;它的結局未必是傷害;或相反的,當你在面臨生活的挑戰而奮力掙扎時,有別人前來襄助,那實際上會令人「覺得很好」—這種學習,不論是不是在心理治療中學到的,對人而言都饒富深義。
[我→]我也發現,有些人在遭遇困難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獨立面對和處理,不會或不知道求助,就是有人發現了,主動伸出援手時,他也再三拒絕,不願意接受。我覺得好奇怪,是對於他人的不信任?或是堅信這是自己的事,只能由自己承擔?或是擔心一旦接受的話,「自己會被踩破」。
在治療者的面前練習,應該是比較安心的,但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做得到。
p.101
在治療過程中所發生的學習是一種整體性、有機性、而且經常是以非語文的方式進行的。
讓我把這一節文字摘出些扼要的部分,常做結論吧。很可能,一個深刻而有意義旳心理治療乃是使案主發現:在他自己的體驗中,完全接納另一個人(也就是輔導者)對他的積極情感,其結果決不會造成困窘難堪。不過,這種事情之所以如此困難,其可能的原因是:根本上,案主還得先承認「我是值得被人喜歡的」。這方面的問題,留待下節再討論。
目前,我要指出的是:心理治療的這一方面乃是要對於情感關係能夠自在而完整地去體驗。我可以用更概括的方式把案主的體驗總結於下:「我可以讓別人來關心我,也可以完全接納我自己內在的同樣關懷。這使得我能認清我的關心,而且深深地關心著別人。」
[我→]接受別人的關心,和關心別人,是同一件事,2者同時做到,才能感受到情感的關係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