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人>第五章—摘句、我的對照(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無疑的是本個案治療過程中最深刻的特色之一。

 

這種現象不是傳移(transference)和反傳移(counter  transference).

 

至於為什麼這種現象在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裡較常出現,我的解釋是:我們這種治療者,久經練習之後會變得比較不害怕自己對案主的積極(或消極)情感。事實上,在治療進行時,治療者目睹案主奮力掙扎、勇往直前,以便自己能成為一個像自己的人,這種經驗會使得他對案主的情感由接納、尊重轉變為由衷的敬佩。

 

我想,在此,治療者一定體會了某種潛藏於人性之中的共通性—也許是兄弟姊妹般的友愛之情吧。結果,他由此而對案主發出一種溫暖、積極、關愛的反應。這種反應會在案主這邊引發一個問題—案主的情形常和上例中的個案一樣,他們很不容易接受他人主動投來的情感。不過,一旦他們終於弄清楚:他們最需要的反應只是放寬心、讓他人的喜愛和溫暖透進來,而後他們自然就會減輕緊張和恐懼,也更敢去面對生活。

 

[我→]對於感受他人的情感,及有情感地互動,在生活中沒學到,或沒機會發展,要在專業的治療者面前,2人一起互動出來。

 

P.98

治療者的態度,在最好的狀態下,會完全不帶有我們平常稱之為情愛的那種感覺,但卻會表現為更自然的人對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在我看來,甚至比性愛或父母之愛更為基本。它是一種對人充分的關心,以至於你會不願意去干擾他的發展,也不會想利用他來為你完成你的彪功功業。你的滿足毋寧是來自於能放他自由,讓他能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成長。

 

p.100

我們可不可以說:這段摘錄正好描繪了社會化過程的核心?人若能發現:接受別人的積極情感,並不會使自己被踩破;它的結局未必是傷害;或相反的,當你在面臨生活的挑戰而奮力掙扎時,有別人前來襄助,那實際上會令人「覺得很好」—這種學習,不論是不是在心理治療中學到的,對人而言都饒富深義。

 

[我→]我也發現,有些人在遭遇困難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獨立面對和處理,不會或不知道求助,就是有人發現了,主動伸出援手時,他也再三拒絕,不願意接受。我覺得好奇怪,是對於他人的不信任?或是堅信這是自己的事,只能由自己承擔?或是擔心一旦接受的話,「自己會被踩破」。

 

在治療者的面前練習,應該是比較安心的,但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做得到。

 

p.101

在治療過程中所發生的學習是一種整體性、有機性、而且經常是以非語文的方式進行的。

 

讓我把這一節文字摘出些扼要的部分,常做結論吧。很可能,一個深刻而有意義旳心理治療乃是使案主發現:在他自己的體驗中,完全接納另一個人(也就是輔導者)對他的積極情感,其結果決不會造成困窘難堪。不過,這種事情之所以如此困難,其可能的原因是:根本上,案主還得先承認「我是值得被人喜歡的」。這方面的問題,留待下節再討論。

 

目前,我要指出的是:心理治療的這一方面乃是要對於情感關係能夠自在而完整地去體驗。我可以用更概括的方式把案主的體驗總結於下:「我可以讓別人來關心我,也可以完全接納我自己內在的同樣關懷。這使得我能認清我的關心,而且深深地關心著別人。」

 

[我→]接受別人的關心,和關心別人,是同一件事,2者同時做到,才能感受到情感的關係和交流。


avatar-img
89會員
66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
1.這2天天氣很冷,今天更冷。早上我很早出門,不到7點,天剛亮的時候就出發,走路去火車站搭火車,回診的時間是7:30~8:00。走出去時,腦袋裏響起了小時候老阿媽會說的話:「很冷喔!不要出去。」我心裏有氣,那是你沒事可以不出去,然後叫人家不要出去,預約好了,不出去怎麼可以?除非路斷了,車子停駛。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2016年年底,意外地驗出我有糖尿病,經過第2次的驗血後,確診,開藥給我。我走出醫院時,沒有否認,也沒有懊惱,責怪自己哪裏沒做好……等。   一、我想到的是,血中的糖沒被使用,排掉了, →我的付出沒被人家取用,浪費了。   那就趕快堵住,不讓我的能量白白流出,減少對別人的服務。   二
1.這2天天氣很冷,今天更冷。早上我很早出門,不到7點,天剛亮的時候就出發,走路去火車站搭火車,回診的時間是7:30~8:00。走出去時,腦袋裏響起了小時候老阿媽會說的話:「很冷喔!不要出去。」我心裏有氣,那是你沒事可以不出去,然後叫人家不要出去,預約好了,不出去怎麼可以?除非路斷了,車子停駛。
p.88 ●體驗到潛在的自我   治療的過程中,有十個面相在所有的個案中都很顥著,我也許可以稱之為「對體驗的知覺」,或甚至叫「對經驗的體察」。但在本文中,我要把它稱為「對自我的體驗」。   案主和治療者建立充滿安全感的關係之後,由於不再有實質的或隱含的威脅逼臨自我,因此案主可以讓自己檢視他
p.83 第三部 成為一個人的過程   長久以來我一直觀察著,人在治療關係中,成長和變化過程。   p.85 第五章 心理治療中可見的一些變化方向   在第二部中,雖然我作了些有關案主變化過程的扼要描述,但描述的焦點是擺在造成變化的治療關係上。本章和下一章的內容將要更詳盡地處理案主內
朋友的先生過世。   ●喪事辦完後,要搬家,換小一點的房子 有幾個地點在考慮,包括租在自己的媽媽家附近。   她的朋友們給她的建議是:「以妳的工作地區為主,孩子們跟著媽媽住。」   她覺得不符她的情形和需求,朋友們不了解她的工作地區和特性,她是到府服務的,住哪裏都一樣,還有她希望孩子們
▓事件一 有一間牛排館,我每隔一陣子會去吃一次,和老闆、老闆娘會講點話,每次去他們都叫我「大姊」。   有一次,我吃完,已經喝了一杯咖啡了,就再喝一杯奶茶。看到黑色的杯子裏有東西,「想」說是茶葉吧!繼續將茶喝完,還喝得挺乾的。然後有點好奇,就用湯匙撈起來看看,好像是蟑螂,很小的蟑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106 ●我的發現:人格的核心是積極的   我們的臨床經驗中產生一個相常具有革命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逐漸認識了:人的本性中、最內在的核心,或說,人格的最裡層、人之為物的根本,在本質上是積極、正面的—它本來就帶有社會性、前進的傾向,有理性、而且很實在。   這樣的觀點和目前我們這個文
Thumbnail
p.101 ●對自己的喜歡   關於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在已經發表、出版的各種研究和著作中都曾強調:心理治療的方向和成果之一乃是要人能接納自己,我們在心理治療中已建立這樣的事實,即:成功的心理治療會使人對自我的積極態度增加,而消極態度減少。   我們也曾測量過:自我接納的程度有逐漸增高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p.146 ▓結語   我方才試著要告訴諸位的是:過去和我有過治療關係的人,在他們奮力掙扎著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我盡可能詳實地描述了這個成為一個人的過程中所包念的種種意義。我肯定:這種過程共非只在心理治療中才會發生。我也要說:我所看到的並不夠清晰和完整,因為我對於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到底是長得越來越好,或是離開人的本性越來越越遠呢?如果遠到出現了問題,影響生活的話,要怎麼將他的本性、原有的能力恢復呢?   這本心理學的經典可以慢慢讀,除了接收他說的想法和做法之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也寫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收穫會比較大。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106 ●我的發現:人格的核心是積極的   我們的臨床經驗中產生一個相常具有革命性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逐漸認識了:人的本性中、最內在的核心,或說,人格的最裡層、人之為物的根本,在本質上是積極、正面的—它本來就帶有社會性、前進的傾向,有理性、而且很實在。   這樣的觀點和目前我們這個文
Thumbnail
p.101 ●對自己的喜歡   關於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在已經發表、出版的各種研究和著作中都曾強調:心理治療的方向和成果之一乃是要人能接納自己,我們在心理治療中已建立這樣的事實,即:成功的心理治療會使人對自我的積極態度增加,而消極態度減少。   我們也曾測量過:自我接納的程度有逐漸增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