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3|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原典80讀書會--20110715大設計v.s大猩猩對話錄(陳育緹之延伸閱讀心得)

    20110715大設計v.s大猩猩對話錄

    延伸閱讀作者:陳育緹

     

    大設計 以管窺天? 談宇宙世界的意義、神在世界上的意旨、生命的定義。  v.s

    大猩猩對話拯救世界的心智探險之旅 談世界的意義、神在世界上的意旨、人類的命運。

     紙牌的秘密 丑角侏儒與彩虹汽水 談生命是什麼、我是誰、神創造人的本意。

     

     

    許多人都在問:真相是什麼???

     

    一、    存在之奧祕:

      1.如何才能了解自己所存在的世界?宇宙如何運作?為什麼宰制宇宙的是這套特定的法則而非其他法則?真實的本質是什麼?萬物從何而來?為什麼世上有東西而非空無一物?宇宙需要造物主嗎?紙牌的秘密-撲克牌曆法、不同花色有不同的歸屬及工作、運作精密,是島上寂寞的佛洛德腦中所設計。)---這是哲學的問題,但是,科學家繼起,以最新發現和理論發展(就像以實瑪利所教導的掠取者文明的真相,也是循著邏輯推理的理論發展得到最新發現以作為質疑。誰知道將來還會不會有更新的發現呢?) 來提出宇宙觀及人類地位的答案。

      2.「模型相關真實論」認為:人類大腦打造了這個世界的模型。(水母也以牠的方式做這件事,螞蟻、候鳥…更有甚者,他們不需藉助科學工具,而能憑自己的感官與宇宙能量相通,比起被文明之母與自然世界隔絕開了的人類而言,他們才更貼近宇宙真實的存在的狀態。不是有許多大災難來臨之前,搬遷的螞蟻或跳離湖水的魚比人類探測器更早知覺到嗎?)不同的模型,只要都能正確預測,就無所謂誰比較真實(接三、1.)。(目前預測每日天氣及一周天氣預報就是有許多地面天氣圖的模式可採用的,不同台的氣象報告的內容不會通通都一樣的。) 許多成功的理論日後由同樣成功卻全新概念的理論取代,對錯或真假並非絕對。

     

    二、    法則的支配:

      1.文字(西元前7000年左右)是農業社會的產物(意思是:游牧的捐棄者只有語言、不需文字?因為更貼近生命存活的本質?存在本身就是意義,不是發展出文明才叫做有意義;質疑為什麼有我,是與存在本身相衝突的。),最古老的刻文是記載每人每日啤酒配額。

      2.維京人的日月食神話、美國奧勒岡州克拉瑪斯族印第安人的火山爆發傳說、海神河神、雨神雷神…也許是罪惡感作祟,人類總是可以找到方法怪罪自己(現在我們許多人開始思索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檢討掠取者的文化,不也是怪罪自己的另一個例子?只是用所謂科學的觀察以跳脫迷信或神話,然而,科學觀察仍無法跳脫主觀認定啊!)

      3.西元前6世紀末,希臘愛奧尼亞地區的泰利斯主張:「世界能被了解,大自然運行遵循固定法則且能理解。」這種科學特色是人類思想史上一座重大的里程碑。

      4.亞里斯多德無法接受「人類是由沒有靈魂與生命的物體所組成。」克卜勒相信「行星有感覺意識,遵循其心智所理解的運動法則所運轉。」笛卡兒主張「自然法則無論何時何地都成立,遵守這些法則並意味運動物體具有心智。法則本身乃上帝本質的反映。」「但是人類心智與物理世界不同,因為具有自由意志,所以靈魂部分不會遵循物理世界的法則(這就是大猩猩對話錄中提出的省思觀點:人怎麼可以以為自己是例外?)

      5.新進神經科學實驗支持:「大腦會遵循已知科學法則來決定行動,並不是受到自然法則之外的靈或神所左右。(不知道這些被實驗的對象是不是早已因學習而被文明之母洗腦?如果受試者是捐棄者,他們所知的法則應該很不一樣吧?譬如:少年小樹之歌中印第安人對周遭環境的解釋。)那麼,所謂的自由意志不過是幻覺罷了。(接八、2.)」

      6.與泰利斯同時期的安那西曼德認為:出生嬰兒無力照顧自己,因此人類必定是從其他幼年時期更強健的動物演化而來。自卑與超越-人類不夠強壯,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不適合單獨面對生存的困境,更需要團結合作。)

     

    三、    真實是什麼:

      1.托勒密的「日動說」與哥白尼的「地動說」都可以解釋我們對天體的觀察,就像人類在空氣介質中所見與金魚在水介質或圓弧玻璃缸中所見一樣,就像昆蟲的視網膜構造與人類不同、所見的世界顏色及形狀便不同。既然無法從外面世界注視自身所在的宇宙,便沒有理由質疑自己擁有的真實圖像。(就像瞎子摸象或井底之蛙,他們的觀察就是他們的真實圖像。)

      2.哈柏根據觀測所得提出「宇宙擴張而非靜止」之後的數十年,許多科學家仍繼續擁護「靜態理論」。(可見當集體認知是透過一系列的教育而根深蒂固時,就不易動搖。這與科學的邏輯本質完全相違背,恐怕這也是另一種自然法則,來自於缺乏安全感的恐懼吧!)

     

    四、    多重歷史:

      1.量子物理的新型態決定論:「給定一個系統某個時間的狀態,自然法則會決定各式各樣過去和未來的機率,而非明確決定。」大自然容許許多不同的結果,每個結果都有一定程度的實現可能性

      2.由於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必然產生交互作用,因此,未受觀察的過去就像未來一樣不確定,只以眾多的可能性存在。根據量子物理,宇宙沒有單一的過去或歷史。(就像台中科博館地下展出的偷蛋龍其實是護蛋行為,人因為越來越多的資料和線索而不斷更新所知的歷史面貌。這就是多重歷史論的意義。)

     

    五、    萬物理論:

      1.人類肉眼能看見的波長是太陽放射最強的波長,這可能是演化的結果。以此類推:其他外星生物很有可能有能力看見的是他們的恆星所放射最強的波長(所謂有天眼的人是演化不完全嗎?還是不適應地球的人?),也許是x光!

      2.人們仍在嘗試找一個M理論(為什麼這樣不死心地要求完美?) 也許要描述宇宙時,必須在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理論,每個理論都擁有各自的真實。

     

    六、    選擇我們的宇宙:

      1.宇宙不同的可能狀態將會有不同的歷史,這對宇宙學與因果關係帶來革命性觀點。總之,我們以觀察創造歷史(歷史永遠像羅生門事件,姑且不追究我們未曾恭逢其時的過去,就算是現在,也常常真相難求。不只是政治事件,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學校裡,也因每個人的主觀意識,對不同狀態的視而不見,導致每人解讀及推演的真相面貌不竟相同。)而不是歷史創造我們。

     

    七、    乍看下的奇蹟:

      1.乍看下,讓人類能夠存在以及適合人居的地球之設計,一切都得靠眾多不可能之事共同配合發生才行。然而,西元1922年至今,已知道數以百計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存在,這項事實打破人類自以為獨特的想法;許多人將諸多巧合視為上帝創造萬物的證據、宇宙是為人類存在而經神明設計。

      2.「弱人擇原理」:我們自身的存在,使我們只可能在某時某地觀察宇宙。我們存在的事實會限制我們發現自身所處環境的類型與特性。

     

    八、    大設計:

      1.西元1970年英國數學家康威發明的「生命遊戲」:一旦設定開始的圖案或初始條件,法則會決定未來的發展紙牌的秘密裡的遊戲規則。)

      2.我們可以將生物定義成大小有限的複雜系統,穩定並可自我複製。那麼,稍加複雜的法則,便可允許具備所有生命特質的複雜系統存在。(電影機械公敵中曾反問:這是誰的革命?當隨機編碼卻成為靈魂,並擁有創造性思考時。)康威的生命遊戲系統中,存在的物體會對環境刺激有所回應,因此看似可以做決定。這樣的生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嗎?它有自我意識嗎?即使是一組非常簡單的法則,也能產生類似智慧生命的複雜特徵。

      3.如何判斷生物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呢(人有!猴子有!老鼠有!蚯蚓有?)

      4.也許真正的奇蹟是:抽象的邏輯推理能夠產生一個獨特的理論,預測並描述這個充滿各種驚奇的廣大宇宙。(會有這樣一個理論存在嗎?或者,奢望有這樣一個理論就像奢望奇蹟一樣?畢竟,科學想法才會妄想要有優雅且無例外的簡單公式。生命本質是充滿變數及隨機的亂數的。)

     

    育緹的結論

           難怪零極限會成為暢銷書-

    每個人都對自己看見或聽見的環境事件有責任,負起責任來處理它就是了。

    追究真相還不如付諸行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