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點出發

從原點出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很喜歡從頭來過,有一種重新整理或是把累世束縛脫掉的感覺,但副作用就是眼前的進展都像毛髮參差不齊的小嬰兒,沒有健壯與深根,以目前價值觀來看的話有種漂浮不定、三分鐘熱度的觀感,但我自己的感受是不論從哪裡開始出發,這裡出發那裡出發東撇西點這樣的零零落落,只要是自己自願想要好奇和去貼近的,都會有屬於自己的脈絡去拼湊出屬於自己的系統,對,這些出發的背後其實都蘊藏著一股屬於自己的跳躍能量,我在跳來跳去的凌亂步伐中,嘗試累積一塊更大的認識世界的方法,不為證明自己專業、不為彰顯自己的能力,就是單純的用一個沒什麼內容和框架的依循,去維護這股對生活好奇的火侯,讓她透過形形色色的學習,保持我的生命力,這是我目前為止的摸索。

學到一半放棄的竹編、正在學的舊衣改造、重新戳起的羊毛氈、想要學關於毛線編織的念頭、想要每天找一個有感去創作(畫畫或文字都可)、想要把很多條地瓜做成地瓜派或其他的副食品,這些需要靠自己手動才能實現的背後,都是只有自己的前進,所以常常一件外在事情下來,這些清單就被排到後面甚至是遺忘了或選擇就不做了,常常會這樣,我覺得保持自己的原點,除了維持心裏的火侯之外,更是提醒自己是有份量的,當這股分量越來越顯眼,我會多為她留一些空間和時間,而外界的事情就不會是我的全部,儘管這個世界大多時候仍需要靠著外在事情才能認識自己,但這部分我好像越來越不追求了,我越來越相信自己的事和外在的是差不多均等,如此才有機會真正達到內外相通的機制,我很感謝我自己可以走到這一階段,繼續好奇繼續失敗繼續放棄繼續前進,這代表我有能量可以支持這些行動,我還很健康~


raw-image



avatar-img
阿美咪咪辰的沙龍
4會員
32內容數
很多關於自己的困惑和梳理,好好地寫下對我來說是終於面對和看比較清楚,不然大部分我常常蹲在世界裡,看著來來去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美咪咪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恆春回到人間,有一種新穎的感覺,其實一切都照舊,但就感覺自己好像容量或是對自己的寬容變多了,不再被應該把持,而是更加地在步伐裡去探勘,像是冒險,不是必須得走。 最近在高雄市頻繁住宿,神奇的是都剛好選到七賢路上的房間,這是我人生中最靠近七賢的紋理,繁華裡有懷舊的氣息,新舊裡有條河,河的兩邊正在施工
能達到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我覺得是自己變好的秘密。 但往往我們的變好,都是在外求,從伴侶身上拿、從家人身上討、花錢買東西滿足,這樣也很好,但除了花錢比較容易做到,若對方不給,難受匱乏的都會是自己。 我好多時候(包含現在也還是會)在追求變好的路上,錯把心神放在外界的證明和努力,很辛苦到底的博取關注,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這標題已打過好多次,好像仍不夠明白自己,仍想更了解自己。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
一個人回到老家,老家很大,有廣場,家裡的房間在二樓。 晚上洗澡時,發現忘了帶牙刷,想說要不要到樓上房間拿,我常常在這裡猶豫,覺得一兩天沒刷牙應該還好,就不用那麼麻煩跑上去拿,又覺得每次都這樣懶懶地掠過自己對自己的清潔,想要多練習為自己行動一點XD很煩,光小小的事情就會讓自己在那邊游移不定,但後來,
從恆春回到人間,有一種新穎的感覺,其實一切都照舊,但就感覺自己好像容量或是對自己的寬容變多了,不再被應該把持,而是更加地在步伐裡去探勘,像是冒險,不是必須得走。 最近在高雄市頻繁住宿,神奇的是都剛好選到七賢路上的房間,這是我人生中最靠近七賢的紋理,繁華裡有懷舊的氣息,新舊裡有條河,河的兩邊正在施工
能達到自己給自己需要的,我覺得是自己變好的秘密。 但往往我們的變好,都是在外求,從伴侶身上拿、從家人身上討、花錢買東西滿足,這樣也很好,但除了花錢比較容易做到,若對方不給,難受匱乏的都會是自己。 我好多時候(包含現在也還是會)在追求變好的路上,錯把心神放在外界的證明和努力,很辛苦到底的博取關注,
常常喜歡一個人。 一個人騎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唱電話亭那種的歌,一個人逛街,一個人處理事情比較安靜,一個人回到房間才真正的鬆懈。 以為這樣的自己,擅長獨處,但好的品質的獨處,好像更需要不在意心裡的綑綁而坐在當下,不用解決不用想辦法,就是好好地處在那裡,不在意他者眼光,這比較是我心中的版本。
這標題已打過好多次,好像仍不夠明白自己,仍想更了解自己。
明明帶著一些渴望想著要幹嘛幹嘛,但身體就懶在那邊只想放空,像個賴在地上不想收拾玩具的小孩,但這幾次就漸漸也不責備了,就是無奈地把那些渴望醞釀清單給延後進行,超像新手爸媽的修煉。發現自己總在想著可以/應該要如何如何,可也無形中讓本來的那個我(本質/小孩),增添慌亂和無法選擇的狀況,我的腦袋真的好強勢和
一個人回到老家,老家很大,有廣場,家裡的房間在二樓。 晚上洗澡時,發現忘了帶牙刷,想說要不要到樓上房間拿,我常常在這裡猶豫,覺得一兩天沒刷牙應該還好,就不用那麼麻煩跑上去拿,又覺得每次都這樣懶懶地掠過自己對自己的清潔,想要多練習為自己行動一點XD很煩,光小小的事情就會讓自己在那邊游移不定,但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