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點

原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錄【Aki說】這個節目有什麼意義或目的嗎?」,聽聽AKi怎麼說?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這個節目的受眾定位,

受眾就是適合聽這個節目的聽眾,

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有點令我苦惱,

苦惱的不是內容,而是要怎麼把定位說清楚?

所謂生活、覺察、思考……應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生命能力

可是它不能像理財一樣為人們帶來大量金錢;

它不是靠知識傳遞就可以達成什麼境界;

它不是輕鬆的娛樂消遣、茶餘飯後(很少人會覺得聊這個很輕鬆);

更要盡量避免那些誇張完美的人物設定;

而我,也不是什麼赫赫有名的生活大師(那是什麼),

我唯一拿得出來的履歷就是「當了15年的國中老師」,

在我工作了15年的學校裡可能都還有不知道我的人,

我如何號召別人?

我要怎麼讓生活成為一種噱頭?

如何讓思考蔚為風尚?

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呀!


可是,我又真的很喜歡我過的日子、我的思考模式、我的觀察省思、還有我身邊很多很多人,

所以我就想……那就這樣吧,

或許我不能吸引到不認識我的人,

但我是否能為一起走過一段路的人做一些準備呢?

什麼準備?

我想到了我曾經很喜歡的一位作家痞子蔡在他的著作《孔雀森林》序文裡的一段話,

讀到這一段序文時,我很認真的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原點,

哪裡是我覺得沮喪迷惘時可以回去定位的地方?

思考的結論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原點,

因為一路走來,

我沒有沮喪到放棄過,沒有迷惘到敷衍自己過,

只有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即使在此時此刻的現在,

我辭去穩定的教職、我沒有收入、我沒有工作沒有頭銜,

我只有我自己,

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是我仍然做著我喜歡而且想做的事情,

並且願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起所有的責任,

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這不是幸運喔,我們之後再聊什麼叫做「愛你所選擇」的道理。


有跟我實際接觸相處過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很普通的人,

有高低有起伏愛笑愛哭能溫柔也會暴怒理性與感性兼具善良與自私並存常常自以為聰明有時候還真的挺有智慧的,

我從來沒有要變成一個假裝自己好好的,或期望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人,

我從來沒有想要「很厲害」!

就是一個非常平凡而真實的人,就跟這世界上所有人一樣,

而當我成為完整自己因此顯得不那麼完美的時候,

我非常喜歡非常滿足非常愉快!

平凡而真實就是我的原點。


這樣的我透過這個節目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怎麼了解人性,

怎麼舒服的喜歡自己,

怎麼成為一個人(而不是超脫一切聖人很厲害神人自暴自棄剩人)。】

我想要你知道,原本的你就夠好了!


我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會希望所有曾經跟我共度一段生命的家人、學生、同事、朋友們怎麼記得我?

我希望你們記起的,是在我眼中,在我心裡,

很可愛很特別很認真很好的你,

無可取代的你;

我希望當你重新想起自己美好的樣子時,

心中升起的是一股溫暖的感覺,

在那個瞬間,我就在你心裡了。


當然,我希望你可以都很順利很開心,

開心到永遠忘記我或永遠不需要這個節目;

但當你真的支持不下去的時候,

希望我或這個節目或者是曾經相處的時光可以成為你的原點,

讓你可以好好休息,不再害怕,恢復平靜,

讓你重新看見自己的美好,

然後從這一點,再出發。


這是我想為你做的準備。


這一集的問題是:

1.那個會讓你恢復平靜、想起自己的原點在哪裡?是一個人、一段時光、或者一個地方?找找看。

2.如果你還沒有一個原點,有可能是因為你也從來沒有離開它,或者,你還沒看見過真正的自己,你是哪一種呢?想想看。

如果願意跟我分享答案的話,

可以留下評價及回饋、

或者到臉書及方格子留言,

相關連結都在說明頁上

歡迎你來~


謝謝你來聽我說話,希望我也有機會看見你的想法,

我們下集空中再會囉~掰掰~


推薦書單:《孔雀森林》

【AKi說】節目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y88wf2l17qn08583box1tc1/platforms

avatar-img
Aki說的沙龍
4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ki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以很清楚身體裡的痛源沒有消失, 但是不再翻騰亂竄。 不是要說觀呼吸或靜心治百病, 該就醫還是得去; 只是束手無策的時候知道自己還有呼吸, 就可以慢慢恢復心裡的平靜, 痛,而不苦,如此甚好。
雖然知道靜心的好處, 但我是屬於順其自然不勉強練的那一派, 一直到身體開始渴望了才順應需求。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AKi說: 「觀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娜些蛛絲馬跡各方言論, 依據自己的標準,試圖定義出一個真實的安娜, 所以我們其實要看到的, 是我們自己。」
可以很清楚身體裡的痛源沒有消失, 但是不再翻騰亂竄。 不是要說觀呼吸或靜心治百病, 該就醫還是得去; 只是束手無策的時候知道自己還有呼吸, 就可以慢慢恢復心裡的平靜, 痛,而不苦,如此甚好。
雖然知道靜心的好處, 但我是屬於順其自然不勉強練的那一派, 一直到身體開始渴望了才順應需求。
(本文為podcast節目【AKi說】文字版) AKi說: 「觀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娜些蛛絲馬跡各方言論, 依據自己的標準,試圖定義出一個真實的安娜, 所以我們其實要看到的, 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