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大選結束幾家歡樂幾家愁,各方仍沈浸在勝敗的情感交集,反而每逢選舉總是被拿來擴大炒作的「兩岸關係」,選後又被擱置在一旁,輿論風向也隨之聚焦政黨在各領域的競爭,甚至已經盤算到2026及2028的選戰佈局,誰是真正心繫寶島台灣千萬人民的未來生存走向?誰又能打包票戰爭惡火不會因為競爭衝突而一促即發?
這次選舉結果顯而易見,執政黨雖守住了政權,但選戰的差距證實再也無法以「芒果乾(亡國感)」來恫嚇選民,民進黨最引以為傲的年輕選票,也在多數恐懼上戰場的氛圍下,轉投藍、白陣營,《遠見雜誌》民調顯示,高達74%民眾認為兩岸必須增加互動,超過半數(54%)不願意參與戰爭,其中又以20至29歲(69%)、30至39歲(57%)兩大年輕族群為最,拒絕親臨砲火之下。
哲學家泰戈爾曾說道:「你無法靠著只站在那裡看海就能渡海。」兩岸的分合與否,無法藉由「想」或「不想」就能得到答案,當和平之鴿飛遠,接踵而至的無非就是戰火的洗禮,刀槍武力的介入,軍事系統的管制,站在台灣的角度來看,堅守不管成或敗,遍地都是斷垣殘壁,四處都是生靈塗炭,即便國際會有正反不一的褒貶意見,但下場絕對像是俄烏戰爭一般,定由美國帶頭無限供給大量軍火,讓同為手足的中國人自相殘殺。
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先生感慨表示:「畢生恐見不到兩岸一家親,但新世代一定可以。」過去已有專家學者預測21世紀是中國人的天下,2021年超英趕美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假若這班飛快的經濟列車要因為「兩岸紛擾」而被迫停滯,相信絕非兩岸人民所樂見,年輕朋友們,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