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小妹能買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閃電擴張」一書描述企業以閃電擴張的驚人速度到達巨大規模的各種現象與實踐概念,譬如亞馬遜從1996年不到幾名的員工數與普通的營收510萬美元達到2018年2300億美元。

這讓我看見來勢洶洶的酷朋2023年在台灣投資上億元的基礎設施,卻背負著數千萬美元的負債開疆闢土,符合了「閃電擴張」的前期特徵,不顧效率只管速度。

但電商龍頭亞馬遜並非一頭牛的往前衝撞,他靠著AWS與廣告業務持續壯大,轉變成全球科技巨頭雄霸天下。而後進者舉步維艱,依附資本市場大量輸血才勉強爭得一席之地,但多年下來亞馬遜仍屹立不搖。所以,我理所當然認為台灣電商根本是場割喉戰,但仔細觀察,有兩家小而美,有模有樣,譬如「美而快」的經營績效與獲利能力就不錯,缺點就是股本擴張過快,只好忍痛捨去不看。

而富邦媒會議中,市場熱議酷朋磨刀霍霍,架起超優折扣與文化優勢的槍砲齊發,炸的轟天震響,而蔡明忠看來沒甚麼大礙,還誠懇地說了句:「歡迎來台灣湊熱鬧!」

這引起我好奇心,酷朋野獸很明確的要大打資本優勢,那MOMO受到多大影響?

從財務報表看個明白

raw-image

〈圖1〉

營運指標售貨天數仍維持不變,不受競爭對手影響。

營收增加,而存貨比重逐漸降低,減少囤積成本或是B2B2C的擴大。

所得增加,所得稅竟下降!是每股盈餘Q4YOY略增的主要原因。


raw-image

〈圖2〉

圖2的Momo要面臨的是進貨成本,管銷費用上升。

與Pc相較,Mo的贏面是管銷費用控制,而Pc是一路赤字。


raw-image

〈圖3〉

比較有趣的是圖3中一整年度的所得稅控制得宜,營收增加繳納所得稅比例卻下降了。


raw-image

〈圖4 所得稅附註二十三〉

從圖4的附註中得知,最大項扣項是延遲所得稅的回補,還有所得稅調整項,這對富邦媒的每股盈餘很有幫助,目前面臨15塊保衛戰。


raw-image

〈圖5〉

Mo是提早交卷的好學生,還沒3月就公布Q4,而2024一月營收YOY成長10%,就可以預估未來每股盈餘,計算高點與低點,對照2024年2月23日的股價約在430上下,是個好價位。


結論:

下一篇決定是否買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媽要我多買有「積」產品的沙龍
7會員
26內容數
除了0.00167公克,也為豐富心靈,記錄走過的痕跡,自在的吶喊。
2024/03/01
焦慮甚麼?
Thumbnail
2024/03/01
焦慮甚麼?
Thumbnail
2024/02/10
我持有的兩檔科技股表現不盡理想,今年一月營收雙雙衰退,從新聞面追查蛛絲馬跡衰退原因,研華是總體經濟前景不明致使資本支出下修影響收入,耕興是主要客戶的5G手機成長衰退不理想。
Thumbnail
2024/02/10
我持有的兩檔科技股表現不盡理想,今年一月營收雙雙衰退,從新聞面追查蛛絲馬跡衰退原因,研華是總體經濟前景不明致使資本支出下修影響收入,耕興是主要客戶的5G手機成長衰退不理想。
Thumbnail
2024/02/08
算了算,投資美債部位超過400萬,永豐美債110張,元大美債43張,國泰美債5張,股市封關期間,為思緒做釐清,問自己為何堅持美債? ◆ 400萬的機會成本 市場上多如牛毛投資商品,為每種金融產品預設投資報酬率,卻忘記血盆大口的風險藏於身後, 正虎視眈眈著。瞻前顧後的我,捨棄誘人高
Thumbnail
2024/02/08
算了算,投資美債部位超過400萬,永豐美債110張,元大美債43張,國泰美債5張,股市封關期間,為思緒做釐清,問自己為何堅持美債? ◆ 400萬的機會成本 市場上多如牛毛投資商品,為每種金融產品預設投資報酬率,卻忘記血盆大口的風險藏於身後, 正虎視眈眈著。瞻前顧後的我,捨棄誘人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筆記-設備廠擴廠潮-MoneyDJ-24.05.28 *2015-2016,Apple手機的AP導入InFO封裝(扇出型封裝),台積電龍潭廠大量擴產(12-13萬片),生產基地延伸到中科。當時替代了傳統封裝廠(日月光),但這次AI浪潮,讓後段封測廠也有訂單,因為有台積電委外訂單。 *目前設備商忙
Thumbnail
筆記-設備廠擴廠潮-MoneyDJ-24.05.28 *2015-2016,Apple手機的AP導入InFO封裝(扇出型封裝),台積電龍潭廠大量擴產(12-13萬片),生產基地延伸到中科。當時替代了傳統封裝廠(日月光),但這次AI浪潮,讓後段封測廠也有訂單,因為有台積電委外訂單。 *目前設備商忙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或公司在不同金錢數量下,可能會進行的各種發展階段和投資方向。從最基本的喝水工作,到開發小型應用和機器人,再到公司規模擴張和上市等不同階段。作者以金錢數量來評估個人和公司的發展階段,並討論了在不同階段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個人或公司在不同金錢數量下,可能會進行的各種發展階段和投資方向。從最基本的喝水工作,到開發小型應用和機器人,再到公司規模擴張和上市等不同階段。作者以金錢數量來評估個人和公司的發展階段,並討論了在不同階段可能的發展方向和投資策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