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偏得

「『哲學、哲理』在生活中並不是必需,講再多都是幹話,懂不懂也不影響生活與人際,只是讓你看人看事多些見解與感觸而已。

然,這話本身就含哲理,整段話去思考需不需要就是哲學。」


培養哲學的思維,它的作用是在一個人心性上的潛移默化,“功能”並不是立竿見影。

讓一個人能有多方面思考的能力,且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常理之外的認知、是非對錯更深一層的理解,是為,「知識的知識,知道的知道,經驗的經驗,發現的發現(真理)。」


【「無我」不符合人性,「小我」符合人性,以小我行無我。】


人性化的“無我”,不要佛性化的無我。

用「小我」為本,來做「無我」;這裡的「無我」不是佛的無我。


鳥會飛因為有腳,沒有腳有翅膀也沒有用;先有腳才能翱翔,先有小我才能無我。

「我」是生存要件,人真的「無我」、直接「無我」是“很難生存”,就算,也會活的辛苦,不是自我催眠就是虛偽,不是自我強迫就是為難,想要“無我”,反而糾結!

佛的「無我」太虛幻,那層級不是人幹的,這輩子已經是人就好好的當人,生活中能常常以小我行無我,就已算是“超人”了!


把「我」化「小」,用「小我」去行「無我」。

不能只有小我,也不能只有無我;既要無我也需小我。


既然要無我又如何有小我?

只有小我,那為人行事人易有委屈感,因為還是“有我”而且還是“小的”,就容易產生委屈感,“無我的想法”可以去掉委屈感。


又既然如此,直接無我不就好了,又何故多此小我?

小我是為了支持無我而存在,無我需要小我去實行,如翅膀需要腳來翱翔,翅膀是無我,腳是小我。

人直接無我是空洞的,抹殺人性,人不可能沒有情緒沒有欲,而“小我”就是“人性”;行“無我”就是釋然,是理解、是寬容、是善良、是放下。


「以小我,行無我。」


【「無為ㄨㄟˊ」不符合人性,「無為ㄨㄟˋ」符合人性,以無為ㄨㄟˋ行無為ㄨㄟˊ。】


老子的無為ㄨㄟˊ他是有一個大方向的無為,是有重點有目標的,並不是日常生活那種瑣碎小事的無為,但也是!

老子他不認同儒家推行那一套「忠孝禮義仁愛」,說是禍亂的根源,人心迷亂的開始 .. ,他要人反璞歸真、見素抱樸、合乎自然;為人處事要淡薄名利、韜光養晦、清心寡欲;不嶄露才智技巧、不追求名利財富 .. 等等這些「無為」。然這些也容易生活瑣碎之中,所以才說也是。


重點它不是床上躺著啥事都不幹的「無為」。實則是一種「積極性」的無為,與世人誤解無為是消極有所不同。


但為什麼說它不符合人性呢?

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是這樣了,科技功利世代,你不可能真的“置身世外”達到那種境界,除非你一人飽全家飽,而且準備做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布衣粗食、獨善其身。不然,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外有親友、“內有妻妾”,更別說那些工作與人際 .. 。


但人可以「無為ㄨㄟˋ」。

凡事不存在太多分別心、太多心機、太多目的 .. ;“正常發揮”、“正常展現”、不過分追求、適當獲取財物 .. 。

以「無為ㄨㄟˋ」之姿行「無為ㄨㄟˊ」之識,後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居處得容身,生活有著落,精神能寄託。】


我說這叫「偏得」。


咱不走聖人說的大道,因為大道難行。那麼多聖人,祭出那麼多條道,每一條都超脫凡人!

以「大道」標準“客製化”為“旁門左道”,符合人性的「小道」,從“偏”而得「道」。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