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談布施


    【三種布施】


    經說,凡夫在沒有明心見性,自性無盡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時,一定要靠修德,若不知道修行,生活就會過得很苦。因果的定律,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這是六道三途的原理。世間人與佛菩薩最大的差別,就是覺迷、智愚。佛菩薩覺悟、有智慧;凡夫迷惑、愚痴。沒有智慧,思想見解脫離不了感情,感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果報的差別就大了,絕對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想到、見到的。


    世間人重視財利,特別在現前,經濟掛帥的時代,每個人都拼命爭取財富。財富是能夠爭到的嗎?其實能爭到的,還是命裡有的,正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沒有的,怎麼爭都爭不到。這個道理,《了凡四訓》就講得很清楚,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一飲一啄都是命中注定的。命是自己造作的,自作自受。


    世間人所希求的三種殊勝果報,就是財富、聰明和健康長壽。佛家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的求什麼得什麼。只要懂得求的理論與方法,如理如法去求,沒有求不到的。財富是從財布施來的,財布施是因。這一生擁有巨大的財富,是過去生中修大布施、大財施,這一生才得大果報。修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果必有因,不肯修因,哪來的果報?強取豪奪,損人利己,造作罪業,那不是得福,是得禍害。縱然奪到了,依舊是命中所有的,但是手段、起心動念不善,造的是惡業,這一生福享盡之後,就墮落到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容易,出來難!


    我二十六歲接觸佛法,聽方東美先生講解佛經哲學,並接受朱鏡宙老居士的教誨。朱老居士送我一本《了凡四訓》,跟我講了許多因緣果報的故事,大部分都是他一生的遭遇。讀了《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年輕時的個性,造作的一些惡業,我幾乎都犯了;他的過失我都有,他的好處我沒有。明瞭之後,認真努力改過修學,所以在這一生當中,晚年還有一點福報、一點智慧,壽命也延長了。我不是明心見性,我是懂得用真誠心去修三種布施。



    【自度與度他】


    大乘經說,人必須自度而後才能度他。佛講的話含義很深,可是有些人斷章取義,把佛的話誤會了,於是急著先自度,然後再度他,把自度、度他分成兩樁事情,這就錯了。在沒有覺悟,沒有明心見性之前,度他是自度,在度他裡去學習。我教導同學們,我們在沒有自度之前,每天講經說法,看下面的聽眾都是老師、善知識,都是我的監學。我在講台上,把我所學習的向他們報告,請他們批評指教,是這種心態,這就是自度。到自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看底下的聽眾就是學生,那就是度他。度他與自度是在一個講堂,離開講堂,離開群眾,去求自度,不可能。佛講經說法才是度他,十地菩薩、等覺菩薩講經說法都是自度。


    不能度他,決定度不了自己,自他不二。所以在講台上,你就是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坐在下面的聽眾是諸佛。「稱讚如來」,講解世尊的經論,就是稱讚與會大眾的性德。「廣修供養」,認真努力做準備,將這一堂經教講好,是對於一切與會大眾的法供養。「懺除業障」,大眾提出的指正,我們認真努力改進,就是懺除業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請別人難,人家不答應,要請自己;請自己上台轉法輪,請自己住世。一切要依靠別人,佛法會滅。自己覺悟,自己要荷擔續佛慧命、弘法利生的使命,要認真努力做好。十大願王就是坐在講台上修。所以自度就是化他,化他就在自度之中,自度與度他是一不是二。台上如是,台下亦如是;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如是。在沒覺悟之前,這些都是屬於修德,福慧雙修,定慧等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