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甚麼學生「讀不懂」離別詩?

我們離別時,總是覺得痛苦,不捨之情欲語還休。猶記得我從香港機場出發來英國,面對送機的家人仍能強顏歡笑;可是一過海關,就不能自控地哭得慘絕人寰。初到步一個月,甚至試過幾次半夜三更偷偷哭着入眠。

我們不捨得一個人,一個地方,因為我們跟其他人地事建立了連結。在看不見的感情紐帶之中,是「記憶」、是「故事」令人與人不捨得分開。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因為學生還小,沒有生離死別的「記憶」嗎?

不,我認為原因是沒有「故事」。

學生有離別的經驗,當然較容易處理,因為他們可以將個人情感投射在文字上。然而,回想我們小時候只要聽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不用有「自身經歷」,也可以投入在故事當中,久久不能忘懷。例如,我們為小魚仙Ariel流淚時,何曾愛過上渣男?讀金庸讀到手不釋卷的少年,相信大部分都未試過與八大門派交手。


要讓詩歌進入學生心裏,老師可以先娓娓道出一個故事,甚至請學生當說書人或作家,或用其他媒介來創作都可以。

從來,我們都是受故事感動——沒有人會在背註釋、默語譯的時候,突然想像到深閨思婦獨守空房那滴無聲眼淚。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陳星晴老師-教育斜棟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