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古玩收藏 藏的是年代還是美?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古董收藏不僅是財富的表徵,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當收藏成為一種懷舊的時尚,甚至於成為品味的象徵,關於收藏的種種淘寶故事、檢漏傳說,自然成了街譚巷議或茶餘飯後的時興話題。

    收藏品的內容包括古玩文物、文房清供、書畫藝品、善本古籍、玉石珠寶、陶器瓷器、竹牙角雕等等,可謂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想要收藏哪一類品項?收藏的目的是什麼?收藏與否的取捨準則為何?都是收藏愛好者不可忽視的問題。有的人為了附庸風雅或彰顯財富而收藏;有的人是為收藏而收藏,以便於「藏諸名山,傳之後人」;也有的人則是將收藏當作是投資理財的手段之一;當然,也有人純粹是為了喜歡特定物品,乃收而藏之、玩之。

    收藏的目的,可以是對美的追求、對藝術作品的珍惜、對歷史文化的追尋。如果不能建立中心思想,僅僅以價格高低來衡量收藏品的價值時,就會失卻對藏品之藝術價值的鑑賞。初進收藏之門者,一旦抱著發財夢的心態,追隨炒作起來的收藏風潮,在面對一堆惑人耳目、真假難辨的古玩文物時,就難免掉進售假者所編織的各種傳說陷阱之中,繳交學費換取痛心的經驗。

    目前中國大陸造假作舊的技術相當高明,而且能夠依樣畫葫蘆,按照專業書籍所述的古董特徵製造出來,甚至於刻意挑戰所謂現代人無法仿製的某些特徵,例如鈞窯器的「蚯蚓走泥紋」、古漆器的「蛇斷紋」,如今已經是行內普遍的技巧了。偽造複製古董的行業,已經逐漸形成產業分工鏈;比如古玉造假,可能在湖州雕刻、蚌埠作沁色,在河南作土沁。河南是造假的大本營之一,無論是古玉、古瓷或青銅器,都有偽造高手,古董贗品充斥於古玩商城及跳蚤市場。為了追逐發財夢而收藏,必然會因為受到檢漏的誘惑而蒙蔽了理智與判斷力,衝動入手贗品。北京的收藏家楊實先生曾戲謔古玩收藏者,云:「起早貪黑,破爛一堆;辛辛苦苦,贗品為主;全軍覆沒,慘不忍睹!」這可是血淚交織的實戰經驗之談!

    文物的收藏標準,因人而異。有人奉行「吉光片羽,以稀為貴」,一心追求殊勝品項;有人崇尚「秦磚漢瓦,因古而尊」,只問年代是否老古。因此,古玩市場最常聽到的對話就是:「這是到代的!」或是「這是件老東西!」這也反映出一般收藏者除了關心收藏品的真偽之辨外,對於收藏品的年代之癡迷與執著。如果年代久遠就能夠成收藏的要件,那海濱的鵝卵石、山上的風化碎岩,都已歷經千百年的砥礪磨練,豈不是更值得收藏?我個人尚古卻不迷古,除了量力而為之外,一向奉「真、善、美」為收藏圭臬,尤其是求「美」,凡是達不到「賞心悅目」的養眼、養心功能的標的物,無論是再老、再真,也不會動心;而能夠起到「賞心悅目」作用的,無論再新、再廉價,一樣收而賞之。所以,我也會買一些有趣的小物件,包括屬於「偽托款」但精緻有趣的東西。

    將收藏當成一種投資,出於名利的驅使,難免患得患失,心情會隨著拍賣會的成交價格的起伏而波動激盪。即使不是刻意為了升值,收藏不僅是將高雅可貴的文物收而藏之,它也可以是收藏者的心靈寄託,當然也能作為家中的擺設,時時觀賞把玩,讓思緒沈澱在物我的無言交流之中。因此,藏品的取捨,不在於價格高低,而在於其價值;藏品不必稀罕,孤品固然可貴,但唯有具備「真、善、美」的本質,才具有永恆的價值,才值得珍藏。筆者身為薪水階級,自愧阮囊羞澀,對於投資等級的高價收藏珍品,當然不敢存有奢望或非分之想。只能靠雙眼從博物館的展示櫃、商家的櫥窗,或是朋友的收藏品中,親炙古玩之美。可以眼藏的何止古玩書畫,山川名勝、街景之美亦然。

    值得收藏的標的物無窮止盡,而人的財力、時間及機緣卻有限,無法樣樣擁有;一個人壽命再長,終究天年有時盡,入手的藏品只能算是暫時保管而已。故香港瓷器收藏家胡惠春先生自名其齋為「暫得樓」,名稱源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取文中「暫得」二字,意味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擁有文物古玩,故為「暫得」;再則一旦因緣際會而曾經擁有,既已經享受過一時之快樂,就該滿足了。胡先生後來將其收藏,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可見其過人的胸襟和修養,管內展示其收藏的專區,仍名為「暫得樓」以紀念其貢獻。由此觀之,收藏可謂是:「收不盡流金歲月,藏不住過眼雲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