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飯戲攻心2》- 婚禮喜劇背後的社會寓言

影評《飯戲攻心2》- 婚禮喜劇背後的社會寓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我孩提時代,賀歲片一直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當年最精彩的電影總會是在農曆新年推出,這和過年買新衣一樣,成為一年最期待的事。賀歲片除了當代的文化氛圍,更是社會民情和價值觀的一個指標。陳詠燊導演的《飯戲攻心2》,以兩餐飯作為主軸,細緻地將我們帶入家庭、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深思中。

由上一集的「打開門,行出去,去遠啲」和「邊度有家人邊度就係家」的隱喻,帶出當時港人移民問題中對家人去留的感受,也是對當時社會動盪後的回應,更反映出家人血緣去到天涯海角都是一家人的思考。到了今集亦有類似的隱喻,就將走出去變成留下來的人,帶出留下來的人正面對著不同的挑戰和掙扎,在最後一幕二佬對大家安慰說「唔緊要啦,仲有好多人喺度,再嚟過囉。」更意指留下來的人,就算面對著多大的困難,只要團結起來就能找到解決辦法,這不單單是頌讚香港人克服困難的成功,也在暗暗呼喚將過去分裂的人際重新召集起來,希望在未來可以一起重新上路,向著由治及興帶來新天地進發。

《飯戲攻心2》雖然仍舊以家庭為主軸,但是今集的重點似乎由上集的三兄弟轉移至三位「哎也」妯娌之間的故事,述說了她們在傳統與現代壓力下的點滴,雖然香港看像女權有所提升,可是現實傳統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從三位女角的人生的選擇,如何為自己的想法而努力,以及追尋獨立與自我實現,顯示出她們如何在愛情、事業與家庭壓力中的多重角色中的自強態度和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觀之間尋求平衡的一種生動表述。在劇中的對照下更顯出男士們的窩囊,似乎是對傳統男性氣魄的一種質疑,當然這或許是傳統性別角色對男性自身的限制,這令我們可以深思現代男性應扮演何種角色的進一步考量。

另一方面,電影也對香港的「面子文化」作出了一些批判,在華人的世界中,有沒有面子是與家庭、個人和事業的一個關連,從幾個婚禮場面的一段段看似鬧劇的片段,可以展現出面子在社會中帶來的矛盾,有時人們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選擇隱瞞與欺騙,有時更會連自己也給瞞騙了。

縱觀《飯戲攻心2》並非僅是一套膚淺的賀歲喜劇,它更可能是一部具社會學意義的電影。它將女性主義議題無縫地嵌入劇情之內,使具思考能力的人能在笑聲中得到啟發以及對現實生活中的關係與價值觀重新審視,我們可以通過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火花、家庭與個人角色的探討,以及社會動盪下的個人選擇,以至對家庭觀、婚姻觀、以及性別觀進行了重新的詮釋與批判,是一套有社會背景反思寓言的故事。


在急速變化的新時代,我們可以如何保持真我,在混亂的關係中找到自己應該有的位置?

 

avatar-img
Benjamin Fung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我是一個來自香港的大專社會科學教師, 喜歡以戲論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enjamin F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以真人真事改篇而成,香港曾經短暫上映,這是一部深刻探討韓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電影,它重塑了1979年12月12日在韓國發生的政變,我們以2小時電影經驗了一場9小時的政變,讓我們不僅看到韓國近代民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對韓國民主化進程的一次重大考驗的反思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電影《金手指》不僅是一部犯罪電影,更是對資本主義失序的深刻剖析,將我們引領對商業倫理與人性的省思。本文分析了劇情內容,探討了商業世界的黑暗面和人性的脆弱性,同時提及了主角之間的對比和女性角色的刻畫,認為電影是對當代社會的深度反思。
韓國電影《12.12:首爾之春》(서울의봄)以真人真事改篇而成,香港曾經短暫上映,這是一部深刻探討韓國近現代歷史的重要電影,它重塑了1979年12月12日在韓國發生的政變,我們以2小時電影經驗了一場9小時的政變,讓我們不僅看到韓國近代民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對韓國民主化進程的一次重大考驗的反思
在當代港產電影中,《潛行》的出現可能是對港片的某一種致敬,也是對港式警匪片傳統的一次回味。然而,這部影片也無形中凸顯了香港電影的多重困境和挑戰,以及在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定位和市場變遷。
電影《金手指》不僅是一部犯罪電影,更是對資本主義失序的深刻剖析,將我們引領對商業倫理與人性的省思。本文分析了劇情內容,探討了商業世界的黑暗面和人性的脆弱性,同時提及了主角之間的對比和女性角色的刻畫,認為電影是對當代社會的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