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化
含有「民主化」共 6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I.ESG.數位轉型顧問 沈重宗
2025/04/05
AI創業的深層次矛盾:在技術民主化的時代,單純的模型套殼已無法形成競爭壁壘,真正的護城河來自對行業
AI創業的深層次矛盾 在技術民主化的時代,單純的模型套殼已無法形成競爭壁壘,真正的護城河來自對行業本質的深度理解與商業閉環的建構。 以下是從三個層面展開的論述: ---------------------------------------- 一、技術民主化下的「套殼陷阱」現
#
數據
#
模型
#
護城河
2
留言
愛瘋言瘋語的狼飄的沙龍
2025/03/14
認同感的悲歌:台灣名稱邁向國家認同背後的歷史與現實
探討臺灣人國家認同從「臺灣是中華民國一部分」轉變為「中華民國等同於臺灣」的歷史演變。文章分析此變遷與國際政治、內部民主化、領土縮減及國際社會認知等因素的關聯性,並點出此轉變的複雜性及挑戰。
#
國民黨
#
民進黨
#
中華民國
喜歡
留言
不是在買書,就是在買書的路上
2025/03/06
台南如何成為民進黨堡壘的地方政治分析—讀丁仁方、趙卿惠、李依霖〈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臺灣基層民主轉型--臺南經驗的啟示〉
民進黨如何在1993年攻下台南縣、1997年再下台南市後,將台南由藍轉綠,成為國民黨每選必敗的綠營基地?丁仁方、趙卿惠、李依霖三位研究者這篇〈民進黨地方侍從體制與臺灣基層民主轉型--臺南經驗的啟示〉,從侍從體制變遷視角切入。
5/5
書評
#
地方派系
#
民進黨
#
國民黨
9
留言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2025/03/04
中共何時擁抱普世價值?從「中國通」到習近平時代的反思
本文探討中國擁抱普世價值的可能性,從「中國通」到「擁抱熊貓派」的美國對華政策轉變,分析現代化理論與政權穩定理論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並以臺灣的經驗為對比,闡述普世價值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聯繫,以及中國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
釋放
#
國家統一前
#
革命
3
留言
菜有蟲的沙龍
2025/03/03
遲到三十年的一本書|《街道漫步 台灣紀行》不負責任感想
司馬先生,我到二十二歲為止也是日本人呀! 當我向內人提起,和司馬先生交談時,什麼話題才好呢?她說:「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吧」。於是兩人就談到《舊約聖經》裡的〈出埃及記〉。 若想簡明扼要地將台灣人只因生為台灣人而必須背負的共同課題歸納起來,那麼如《認識世界少數民族事典》的編者那樣,將它歸類於少數民
#
台灣紀行
#
司馬遼太郎
#
李登輝
6
留言
進化史的沙龍
2025/03/03
228世界發生的原因及起伏
二二八事件 臺灣民主化的一部分 從上至下、由左至右:1947年2月28日,民眾前往專賣局臺北分局抗議,並將專賣局臺北分局內的火柴、香菸等物品存貨堆積焚毀;1947年3月6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舉辦成立大會,正式選出常務委員;在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發布戒嚴令後,臺北市榮町大街的人潮消失;在二二八事
#
臺灣
#
二二八事件
#
中國國民黨
1
留言
不是在買書,就是在買書的路上
2025/02/24
民主化後地方派系的變遷與隱憂成真—讀王業立〈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
王業立教授1998年這篇〈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著重分析於地方派系的緣起和運作、解嚴前國民黨與其的結盟模式,與民主化後兩者的互動、地方派系體質與運作模式的轉變,特別是1997年修憲精省後的結構性轉變,而其擔憂現象,也逐漸成真。 地方派系特性 本文首先回顧派系的誕生與特性。派系源自於日治時代的
5/5
書評
#
地方派系
#
國民黨
#
黑金政治
3
留言
林晏丞的沙龍
2025/02/10
如何推進一個和平永續的未來的微薄淺見
在此再提出我的一些如何推進一個和平永續的未來的微薄淺見 1.國際法治強度及完備性需要盡速建立,全球法學專家和政治歷史學者需要共同討論一部巨大且完備有約束力的國際法治秩序 : 從人類歷史到現在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國際政治一直是像是非洲草原般的狩獵廝殺,從以前的帝國殖民到1930年代的納粹極權
#
國際法
#
人類
#
和平
喜歡
留言
Baozilla, Let's go!
2025/02/03
20250203_TechNEws 寶寶吉拉 科技日報
AI 技術民主化加速:DeepSeek 和 Sky-T1-32B 展示了低成本 AI 訓練的可能性,未來 AI 訓練可能不再受限於超級算力,而更注重數據與優化技術。 AI 監管趨嚴:隨著 DeepSeek 爭議發酵,歐美各國可能強化對 AI 公司的審查,特別是涉及數據安全和技術來源的問題。
#
方格新手
#
微軟
#
半導體產業
4
留言
再多一頁 one more page
2025/01/30
讀後感|後真相時代:你看到的不是真相,只是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
當每個人都能輕易發布與分享內容時,資訊的真實性往往被取代為吸引眼球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認清資訊民主化不僅賦予我們發聲的權力,也帶來查證真相的責任。審視資訊的來源與意圖,避免成為誤傳者或誤導者的工具,是防止被誤導、維持批判性思考的關鍵꒰ᐢ. .ᐢ꒱
4/5
後真相時代
#
真相
#
資訊
#
資訊戰
2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