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2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均富

    趙先生說,「走到人生的終點,能留下來的,不是我們曾經擁有的,而是我們曾經付出的。」這句話跟佛家說的「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富人會貢高我慢,窮人會心生怨恨,富與貧遙遙對峙。不過,如果一個不富有的人,卻有一顆富可敵國的心,物質與心靈取一段平衡,即可達到均富的理想。


    趙先生,平日在鐵工廠擔任清潔工,月薪兩萬元,固定抽出四分之三所得捐助弱勢,不管是家扶中心、育幼院,還是老人院,都有他廣結善緣的足跡。不僅如此,他還捐出一輛消防警備車,自己卻每天騎著一輛可報廢的摩托車穿梭大街小巷撿紙箱做回收,他總是說,有做有得、有修有德,付出就是廣結善緣。


    一位老榮民呂阿公,七十九歲那年將全部存款八百二十萬,以及名下三棟房產悉數捐出。呂阿公說,他很開心做這個決定,有需要的人可以幫他用,他實在用不到這麼多。一生清心寡欲的老先生,省吃儉用,存得有形的財產,也囤下無形的品德,最後還能濟貧扶弱,福慧雙修。


    另外一位榮民伯伯尹阿公,從每個月的退休俸抽出一萬五千元認養貧童和捐助弱勢,長達三十年沒有中斷。尹阿公說,他不是富有的人,但是他盡自己的能力飲水思源,不能只顧自己好,別人也要能溫飽才行。


    這些小人物都有一顆超凡聖潔的心,總是擔憂別人沒飯吃,從不擔憂自己少一分享樂。物質不多心靈富有,這樣子的人遠遠勝過擁有金山銀山卻心靈貧瘠的人,再大的金山銀山只願富自己一人一家,那種富不是真富,是慳吝相露出馬腳了。


    付出不用等哪一天有錢有閒,做的當下即是。有福之人沒有金錢與時間的限制,因為心靈的富有從來沒有侷限。


    #心靈富有

    #心貧是貪不足

    #做就對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