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年都會去淡水至少一次的我,對於這個充滿歷史的河畔小鎮總是有種驚喜感。但想要發掘淡水的精彩,並非在千篇一律攤商的人潮洶湧老街上,而是鄰近的小巷裡。
說到淡水的代表性歷史人物,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絕對是許多人會浮現在腦海中的前幾位。這位西方牧師在台灣發揚他最真摯的愛,無私的行醫傳教,足跡遍布全台,陶冶了千萬人民,無怪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讚賞馬偕的一生。
馬偕在台灣行善之路的起點,便是從淡水開始。1872年3月9日,馬偕來到淡水,翌年5月於此設立醫館,療癒眾生。當年他設立醫館的地方,就是馬偕街。
沿著中正路老街走到一有馬偕頭像的圓環,一邊是往上坡處的路,另一個在建築夾縫間的小徑,便是馬偕街。
不過馬偕街的入口沒有太明顯的意象,雖有招牌,但我仍覺得還不夠。入口氾濫的夾娃娃機店更是讓人無奈,台灣的街道景觀有必要進行管理與整治,不然這種亂中有序、序中仍亂,使人百感交集的很心酸。
但好在,走進馬偕街後,景觀比較有整體感了。
首先迎接旅人的,是棟不太起眼但充滿歷史意義的建築─滬尾偕醫館,這也是馬偕街名號的由來。150多年前,馬偕便於稱為「龍目井街」的此處生活與行醫,甚至在清法戰爭期間,收容救治不少士兵,還獲軍功;此外,這裡更可說是台灣現代醫學發祥地,還因為發現人體內肺蛭蟲寄生,而在世界醫學史留下一頁。在馬偕病逝後,宋雅各醫生來台,繼續他的行醫與傳教事業。1912年,為紀念馬偕傳教40週年,如今台北雙連站附近,便蓋了這麼座馬偕紀念醫院。
我來的這天,滬尾偕醫館沒開,有點可惜。但數年前我有入內參觀過,裡頭介紹這裡的建築設計、馬偕的生活與行醫故事、相關用具等,內容很豐富。
而不只是這棟建築的內涵有其意義,此醫館本身也為馬偕所設計,充滿可看性。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著西洋栱形的門窗,地基抬高以防止濕氣上升,基礎外垣圍奇哩岸石材,階梯採雙邊設計,獨具特色。
整條馬偕街裡,最醒目的建築,就是滬尾偕醫館旁的淡水禮拜堂了。這棟教堂是在馬偕去世後才建造的,原本外牆是磚造白灰牆,與現在外觀有所差異。直到1928年適逢馬偕來淡水傳教60週年,在馬偕兒子偕叡廉設計與督建下,於1932年改成如今樣貌。
1986年,教堂的傳統玻璃改為鑲鉗彩色玻璃,教堂正面玻璃有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鐘樓則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禱告」的基督教義。不論是否為教徒,都能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崇敬。
位在教堂門口,常成為遊客拍照重點的鐘,於1915年早早存在。這個美國製造的大鐘, 聲音宏亮渾圓,敲響時連對岸八里都可聽到,著名台灣歌謠《淡水暮色》提及「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即是此鐘。
然而,在二戰時這隻鐘被拿來做警鐘,卻被空襲炸毀,戰後送回教堂,原被放置於禮拜堂後方,直到2012年適逢淡水教會設立140週年,將此鐘移置教堂門口。
我每次來淡水,總會不經意走進馬偕街,仰望這座禮拜堂,心理不自覺得感到一片祥和。
在禮拜堂對側,有座稱為「陳澄波戶外美術館」的廣場,連通中正路。這個連通道,原本是有舊屋立於其上的,直到2008年該屋被拆,2017年才設置了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至於為何要以嘉義畫家陳澄波為主題,設置這樣的藝術通道?原來是因為陳澄波有不少以淡水為主題的畫作,此處陳列12幅陳澄波的淡水作品,如知名的《淡水夕照》等,讓人得以一窺過往淡水的美貌。
那時候的淡水,沒有那麼多灰撲撲且過高的水泥建築,而是呈現著一種中西合併的悠閒風情,令人嚮往。
離開禮拜堂,再繼續沿著馬偕街往前走的話,可惜就沒有太多風景了。但沿途的一些小地方仍值得留心,如小巷內的綠蔭盎然,以及停車場的淡水詩文,還有好幾隻慵懶的貓。
走到小巷盡頭,出現上下坡的分岔路。不往下走回中正路,我選擇累一點,爬彎曲的上坡路。途經一棟綠蔭遮掩的老屋,一旁似乎是馬偕最初的租屋處,可惜只能遠觀不得其門而入。
轉過身,彎曲上坡路旁牆上,有不少淡水相關圖畫,一邊欣賞一邊往上爬,不久就來到了文化路,應該是新蓋不久的天橋,接通著更上方的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並沒有打算再過天橋,也早去過多田榮吉故居的我,遍路之旅便到此嘎然而止。往淡水河方向望去,被密集而的建物遮蔽,看不太到什麼景,略為可惜。但好在自己有走進這樣的小巷,看見淡水歷史的脈動,品味商業化老街之外,不同的淡水風貌。
關於遍路_:我們人生走過那麼多大街小巷,你是否曾仔細注意過路邊的風景與它背後的故事?敘事圈《遍路_》計畫,於2024年正式啟動,將記錄以北台灣為主的某一條道路,我個人的沿途觀察與事後的研究,希望能夠激發更多人走上路,仔細品味那些走過路過卻總是錯過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