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立場造就衝突

此次立法院大戰的主要原因有幾點,也許不少人聚焦在到底程序是否合法?或是違憲不違憲的議題?但我主要不是聚焦在此方面上,雖然也會稍微提到,但不過度分析。

藍白陣營為何會反映如此強烈,不惜大幹一場,而且沒有絲毫讓步,我想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說明。第一,賴總統及立委並非過半票數當選,在民意上不是佔絕對多數,加上8年的新仇舊恨,自然不可能讓步。第二,賴總統沒有陳前總統的放軟性格,沒有看到他跟在野黨溝通。第三,當家不鬧事,此時非藍白執政,鬧到最後藍白有傷,但賴恐傷更重,畢竟執政黨要負施政成敗之責。第四,最重要的一點,藍白擁有人事同意權及預算控制權,綠營鬧的更嚴重,反而他們有更大的藉口,可以說執政黨的迫害,讓他們更快通過法律。別忘了,今年有大法官及NCC委員卸任,綠營雖可反擊釋憲,但憲法法庭會回不會站在執政黨那邊,可以說是未知數,所以回歸理性思考,好好跟在野黨溝通,也許是比較合理的方式。

綠營(執政黨)的策略,號召公民團體去立院抗議是一招險招,因為現今的氛圍跟當年太陽花背景不一樣,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執政黨會傷的比在野更嚴重。更重要的一點,執政者忘記了一個事實,當時太陽花的幾個要角,多數被執政黨吸收,少部分變成民眾黨一員,年輕人分裂成兩半,並未有當時的凝聚力。此外,國會改革聚焦在立院的擴權,而非日斗小民平常工作的影響,在怎麼號召群眾,都有極限。而且不少法案都是當時執政黨立委提過要修的內容,執政黨自然啞巴吃黃連,說時空環境不同。

就目前的局勢來說,藍白是不會讓的,原因何在?因為讓了,一方面對支持群眾無法交代;另一方面,如果讓了,執政黨就會食髓之味,用同樣的方式來抗爭,逼迫在野黨妥協,所以他們寧願快速通過,也不願妥協。

立場造就衝突,無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他們所想到的都是對票源交代,亦即對支持者交代,而非福國利民。因此,無論下面要怎麼對話都是沒有意義的,畢竟上面的人不願讓步,說再多都是狗吠火車。

執政黨跟在野黨應該要好好找出妥協的方案,多數要尊重少數、少數要服從多數,不正是解決的良方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