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首部導演作品就一鳴驚人!森大貴談動畫生涯及《天國大魔境》製作祕辛

Disney+ 於 2023 年推出的日本動畫作品《天國大魔境》,當中後末日的景象,結合喜劇、驚悚,以及仔細構築的謎團,相當引人入勝。

對我來說,這系列第一話帶給我的震撼,一年後的今天依然存在,它的敘事手法讓我一見鍾情,也讓我開始注意到擔任此話分鏡、演出,也是整部動畫的總導演–森大貴的名字。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原著漫畫家石黑正數筆下,那如電影般的分鏡絕對是最大功臣,但在對照原著跟改編後的成品之後,我認為森大貴的成果,在視覺表達上,確實有讓原著增色不少。

而且,這只是森大貴第一次擔綱動畫的總導演。

《天國大魔境》

至於森大貴是誰?

他參與過《22/7》第七話、《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第六話、《86–不存在的戰區–》第十話等知名作品的分鏡,以及擔任去年火紅的《葬送的芙莉蓮》最高潮的話數–第二十六話〈魔法的高深之處〉的演出。如果你探尋森大貴過往負責的話數,會發現他對鏡頭語言的才華,絕非曇花一現。

近日我剛好看到美國串流平台 Crunchyroll 一篇與森大貴的訪談,當中提到森大貴的動畫生涯體驗、身邊的創作夥伴,以及不少《天國大魔境》創作理念,作為認識這位才華橫溢的創作者的媒介,也許非常適合當作敲門磚,於是動念將其翻成中文,希望更多人發現。但由於我非專精於英文領域,如以下翻譯有不通順、謬誤之處,還請路過大俠指教。

《天國大魔境》




森大貴如何開啟動畫生涯?生涯早期做了些什麼?

是什麼契機讓你決定投身動畫製作?

其實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有位學長就是動畫導演,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這個產業的存在。後來,我看到東映動畫在徵助理導演,於是我投了履歷,便踏入了動畫產業。

那位學長是吉浦康裕嗎?那位《夏娃的時間》、《帕蒂瑪的顛倒世界》的導演?

是的,就是他沒錯。

真是太棒了!那麼你在東映時,參與過哪些作品呢?

主要就是《海賊王》,也參與了一些《京騷戲畫》、《七龍珠》的製作。

《天國大魔境》



森大貴在動畫領域的偶像

你在 2016 年時,負責了《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第六話的分鏡,後來該部動畫的導演–伊藤智彥也在《天國大魔境》的最後一話擔任分鏡。不知道伊藤是否在你的動畫生涯中,扮演啟蒙導師的角色?

我與伊藤智彥確實是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工作時結識的,不過他那時並沒有直接教導我,我主要是透過觀摩他工作而獲益良多。我真的十分尊敬他,但不至於稱他為師承對象。即便如此,他還是我在這個產業最敬佩的前輩之一。

除了伊藤之外,還有哪些人是你所敬佩的呢?

實在太多了……《心靈判官》的導演鹽谷直義,或者是《天國大魔境》的野村和也

你曾參與偶像動畫《22/7》第七話的分鏡,請問在製作這一話時,有什麼回憶呢?你是否也在工作時一併聆聽了這個團體的音樂呢?

這是關於偶像團體的動畫,我在當時確實也聆聽了他們的許多歌曲,就連到了現在,我依然會時常重溫呢。

《22/7》


後來你就成為了《刀劍神域劇場版 -序列爭戰 - 》的助理導演。這是你過去比較少擔任的角色,當時你有遭遇怎樣的挑戰呢?

老實說,每項工作都有它的難點。而身為助理導演,其中一項挑戰就是它的工作內容比較模糊。當時我常常很難確定它的工作職責範圍在哪裡。

我發現你在這部《刀劍神域》電影中,有與足立慎吾等資深的前輩合作。當時與他共事有留下深刻的回憶嗎?從中有學到什麼嗎?

足立慎吾很好相處,不僅和藹可親,也正向積極。他開解了我當時遇到的許多疑難雜症,但到了工作場合,他又能拿出非常專業的態度。

除了足立導演之外,在這樣的大型製作中,還有沒有其他與你合作愉快的工作夥伴呢?

要我說的話,柳隆太鹿間貴裕,當然還有伊藤智彥導演都是,但有一個人是我必須要提的,那就是擔任攝影指導的脇顯太朗,我真的非常尊敬他的工作,這也是我後來請他擔任《天國大魔境》的攝影指導的原因。

《刀劍神域劇場版 -序列爭戰 - 》



計畫緣起?製作難點?關於《天國大魔境》的問題

說到《天國大魔境》,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參與這項計畫的呢?在這之前就是這部漫畫的粉絲嗎?

我一直以來都是石黑正數的大粉絲。《天國大魔境》開始連載時我就有在追,只是後來工作實在太忙,中間有段時間未能繼續閱讀。直到單行本第一冊推出時,我才再次讀起這部作品。讀完後便馬上提出企劃。

除了《天國大魔境》,石黑正數還有哪些作品是你的最愛?

外天樓》跟《睡覺的笨蛋》。

《天國大魔境》漫畫


關於《天國大魔境》,我有注意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有些段落的風格與主體部分非常不同。像是張魏林負責的 OP 動畫,或是五十嵐海負責的第十話〈圍牆小鎮〉。不過儘管風格不同,這些段落仍然非常有《天國大魔境》的感覺,想請問你的團隊是如何從中找到平衡這些差異的方式?

我知道這些創作者的獨特風格是我可以信賴的。正常來說,這樣的差異性是不被允許在一系列的作品中出現,但我知道《天國大魔境》的故事是能夠承擔得了這樣的差異,因為這個故事的核心是描繪出一個混沌失序的世界。當然,這得歸功於藝術指導金子雄司,以及攝影指導脇顯太朗,是他們讓這個方法可行。

在《天國大魔境》的製作過程中,哪部分是你覺得最為困難的?

在製作《天國大魔境》的過程中有許多挑戰,但我覺得最大的難題應該是在第一季完結時,如何將故事線好好收攏。
原作漫畫依然還在連載,但動畫必須畫下句點。當時大概是第四冊推出的時候,而我們必須要為結尾賦予某種連貫性、結束性以及發展性的意義,所以我諮詢了石黑正數老師,想知道故事的後續計畫,但最終我只得到一點點提示。我依然得讓想辦法將其收尾。《天國大魔境》原定 12 話完結,但這不可能,我們不得不將話數延長至 13 話。

《天國大魔境》OP 與內容不太一樣的畫風:


你曾有想過將動畫結束在不同地方嗎?無論是放慢步調,把故事結束在更早的地方,抑或是加快故事節奏,結束在其他地方?

我們確實有設想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其中有些收得更早,有些則在更後來的地方收尾。但如果採用前者,故事會遺留下太多未交代的事情,而如果採用後者,將故事探索得更深,又會難以找到好的落足點。反覆衡量,13 話的結局應該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你之前提到攝影指導脇顯太朗。我有看到有些評論提到,脇顯太朗在《天國大魔境》的攝影與構圖,比起他過去的一些作品更為克制、收斂。而你剛剛也說,攝影是結合不同風格段落的重要方式。想問你有花時間事先與他討論過,這些獨特的風格,要如何與其他部分產生化學作用嗎?

脇顯太朗確實有能力做出許多出色的特效和攝影。但如果他在《天國大魔境》過度使用這些效果,可能會喪失許多原作漫畫本來的風味,也無法凸顯那些動畫中手繪的背景。所以我們彼此有密切協調過,共同打造出最適合的攝影風格。

《天國大魔境》剛好在 2023 年《最後生還者》推出後不久播映。今年 2024 年,《異塵餘生》的影集也大受歡迎。這些都是有關後末日的題材,你認為這類題材為什麼會如此具有吸引力。

我自己就是《最後生還者》還有《異塵餘生》的忠實粉絲。我沒辦法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只能說說我之所以喜歡末日題材作品的原因。一是在極端情境下,容易看到種種人性面向。二是我很喜歡這種後末日的場景,大自然重新回歸,而人類必須找到方法與之共存。

《天國大魔境》



森大貴動畫以外的嗜好

最後一個問題,當沒有在製作動畫時,你有什麼嗜好?

最近工作太忙碌,實在沒有什麼休閒時間。但在那些寶貴的個人時間中,我會玩一些電子遊戲。我特別喜歡第一人稱類型的射擊遊戲。而在踏入社會之前,我還蠻常練習鋼琴的,希望將來有機會能重拾這項興趣。

資料來源:Crunchyrol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愛詩意,鍾情探索各式作品的一些小靈光。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