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ter x Hunter》基路亞擺脫哥哥控制 你也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unter x Hunter》基路亞擺脫哥哥控制 你也可以

raw-image


別再諉過原生家庭  重奪你人生的話事權

現在網上有許多討論原生家庭影響的說法,雖然確實存在影響,但過度歸咎於家庭,可能會讓我們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

能在家人陪伴下成長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沒有父母是完美的,無論是什麼學歷、經歷、性格都可能有某方面的不足或缺陷,因此對下一代或多或少造成不良影響。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

如果再這樣將個人的得失只諉過於原生家庭,這樣的人生未免太過被動,甚至有點不負責任。

《Hunter x Hunter》基路亞拔除哥哥植入他腦中釘子的一幕,可以帶給你一點啟示。他拔去的不只是物理上的釘子,更是心理上的突破。對於許多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影響的人來說,基路亞的經歷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啟示。



首先你要意識到你受制於什麼思想教育

在現實中,家庭塑造了我們的價值觀、行為模式,有時甚至在我們心中埋下「隱形的釘子」,讓我們無意識地遵循某些模式,例如:

「這條路最穩妥,不要亂來。」如有些人從小被教育考公務員才是穩妥的職業,於是他們即使熱愛藝術、科技,仍不敢追尋自己的路。

「你做不到,還是別試了。」如一個孩子想創業,但父母總是說「家裡沒人會做生意,這條路不適合你」,於是他放棄了嘗試。

因為腦海內總有句說話告訴你﹕「聽話就好,別問太多。」

這些話語可能成為我們行動的無形束縛,讓我們不敢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




當你找到你思想限制的源頭,便設去拔除它

基路亞在與小岡同行的過程中,逐漸察覺自己身上的異常。他發現,當小岡奮不顧身迎戰時,自己卻總是選擇退縮,而這種選擇是來自伊耳謎強加的限制。




同樣地,在現實中,當我們想做某件事而不敢去想去做時,先問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害怕或為什麼想做。如果肯定了自己想去做,可以有以下方法拔除限制你的釘子。

  • 結識相關圈子的朋友  讓他們帶領你進入新的認知範圍。如你想做音樂的,自然就多與作曲、編曲、演唱的朋友交流。自然知道你未來的路要怎樣走。
  • 多看不同類型的書籍。每本書的誕生都是因為一個人開始,看書便能探看作者的思維,等於跟作者有深入的交流。看看有那些語句可以打破舊有的思想限制。
  • 讓自己沉浸於你喜愛事物的氛圍,如你想做音樂人,便多聽獨立音樂人的音樂、音樂會等等,提升你的幸福感,讓你更有動力去尋找自己的路向。

這些行動都會令你不知不覺間拔去心中的釘子,思想的枷鎖。

三十歲後人生自己負責

不可以將自己做得不好,或沒有意識要糾正過來的壞習慣全諉過於原生家庭。當然我明白很多人的父母仍對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控制或要求,我上述所說的是原生家庭不知不覺間灌輸給你的隱形釘子,並不是那些嚴重控制狂家長的限制。

你想過你喜歡的日子,首先會要洞察到隱形的枷銷並將它打破。

每個人的成長之路不同,但關鍵在於——你願意為自己選擇一次嗎?試著從今天開始,列出一個你一直想做卻沒行動的目標,然後採取第一步行動吧!

相信自己,消除限制後你會變得更強大。




avatar-img
37會員
106內容數
曾任職電視台採購部,負責搜羅亞洲各地電視節目。現為出版社創辧人,仍然鍾愛流行文化,此專題主要客觀評論剖析港、日、韓、台的歌影視作品,提供多一個視點角度,看待流行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都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動漫世界裡,天才角色總是極端。他們不是冷酷無情,就是偏執狂熱,鮮少有「普通但聰明」的例子。例如《咒術迴戰》的五條悟,他是「最強」的咒術師,卻因實力過於超群而難以與世界真正連結;而《獵人》的基路亞,則在家族的訓練下成為冷血殺手,即便內心渴望自由與友情,也難以擺脫家庭影響。 這些天才角色的極端性
你有沒有試過某一刻,突然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那種感覺,就像遊戲裡的角色完成了某個關卡,能力值大幅提升——這就是覺醒。 《我獨自升級》中提到普通人因為覺醒而成為不同等級的獵人,而覺醒後能力不會改變。如何覺醒或為何會覺醒,動畫並沒有詳細描述。而成振宇因為進了雙重地下城而得到二次覺醒,或是成
網上流傳一張對比圖:陳冠希和另一位普通男子穿著相同的白色背心與短褲,卻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這說明了什麼?外表真的取決於衣服嗎? 我們來看看《我獨自升級》的成振宇。他起初只是一名沒自信的 E 級獵人,總是穿著普通運動服。然而,當他進化成闇影君主,回學校見老師時,他換上了襯衫與西裝褲,立即
從《我獨自升級》主角成振宇的成長歷程,探討「成長思維」的應用,並結合《原子習慣》的觀點,說明如何透過設定每日任務、持續挑戰自我,逐步提升能力,突破限制,最終達成目標。
在動漫世界裡,天才角色總是極端。他們不是冷酷無情,就是偏執狂熱,鮮少有「普通但聰明」的例子。例如《咒術迴戰》的五條悟,他是「最強」的咒術師,卻因實力過於超群而難以與世界真正連結;而《獵人》的基路亞,則在家族的訓練下成為冷血殺手,即便內心渴望自由與友情,也難以擺脫家庭影響。 這些天才角色的極端性
你有沒有試過某一刻,突然對人生有了新的理解?那種感覺,就像遊戲裡的角色完成了某個關卡,能力值大幅提升——這就是覺醒。 《我獨自升級》中提到普通人因為覺醒而成為不同等級的獵人,而覺醒後能力不會改變。如何覺醒或為何會覺醒,動畫並沒有詳細描述。而成振宇因為進了雙重地下城而得到二次覺醒,或是成
網上流傳一張對比圖:陳冠希和另一位普通男子穿著相同的白色背心與短褲,卻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這說明了什麼?外表真的取決於衣服嗎? 我們來看看《我獨自升級》的成振宇。他起初只是一名沒自信的 E 級獵人,總是穿著普通運動服。然而,當他進化成闇影君主,回學校見老師時,他換上了襯衫與西裝褲,立即
從《我獨自升級》主角成振宇的成長歷程,探討「成長思維」的應用,並結合《原子習慣》的觀點,說明如何透過設定每日任務、持續挑戰自我,逐步提升能力,突破限制,最終達成目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自己做父母之後就不得不面對當自己的父母有多難。 不論多麼以他人或學術甚至趨勢為優先,自己的經驗總還是每個人身為一個人的基準點、也是唯一的觀察者視角。 人的成長很妙,尤其是內部,當時的第一個體悟是必須要將從前的自己毀滅才能得到。 雖然我得說我覺得自己實際在日常中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從眾,並沒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議題。 長輩們的掌控欲、威權和觀念,往往會被他們視為傳承的必要,或者用更好的說法來說,是灌輸的必要。 我們時常聽到,原生家庭的觀念會影響或導致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模式,彷彿是一種「複製與貼上」。 我自己也不例外。 從小,我就是家族中的異類。父母常常認為我頭腦有問題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