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的發聲位置不對!” 可惜的是這句話的本身就不對了!

"我覺得我的發聲位置不對!” 可惜的是這句話的本身就不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傳統的發聲訓練會用上發聲位置、共鳴位置來解釋一些聲音上的聽覺感受,諸如頭腔共鳴、胸腔共鳴、鼻腔共鳴、頭聲、胸聲等等,在本體感上似乎會有個”位置感”,但這”位置感”並非一個”位置”所形成,而是整體的發聲姿態與聲音的聽感共同形成的”空間感”。

先來看看在發各種母音時,以核磁共振峰(MRI)來看到的口腔空間變化吧!

不同的母音發聲伴隨著不同口腔內部空間與姿態的變化,相同母音發聲的音色差異,也在於口腔內容空間與姿態微小的差異上,所以說聲音的創造是所有與發聲有關的腔體空間,以及舌咽、聲帶用力鬆緊來共同決定。

嚴格的定義上,並沒有什麼用了”頭腔共鳴”沒有,或是發聲的位置在哪?而是每個身體的空間都參與了最後音色的形成。

而這些母音的咬字姿態影響了什麼?

答案是影響了人聲各頻率音強弱的結構,所以各個母音有各自獨特的聲譜型態,這型態叫”母音共振峰”,像下圖是我發[a]、[e]、[i]時,母音共振峰變化的型態,隨著鼻口唇齒舌咽的動作與姿態,所被強化的頻率也有所不同,也是人類能辨識語音的原因。


raw-image


不僅如此,母音共振峰也扮演著分別男聲、女聲、童聲的功能,如下圖。女兒與我發相同的音高、相同的母音[a],她的母音共振峰就比我的相對位置高一些,也相對的寬了些。


raw-image


當然,既然是鼻口唇齒舌咽的動作與姿態,以及聲帶發聲時的鬆緊所共同決定,自己一人也能有限度的發出音色的差異出來,像是像配音員去發出童聲或厚實男聲的聲音,是可以靠著控制發聲相關的空間、肌肉的鬆緊來改變音色。下圖是我發相同音高、相同母音[a]下,刻意發童聲與厚實男聲的聲譜差異。


raw-image

發出這些音色差異,其實與發各種母音的概念相似,只是把口腔的空間改變,但有個問題是受限於個體天生構造的差異,我即使刻意去發"童聲",也無法像女兒發的聲音,有更高的母音共振峰相對位置,而只是拉寬了母音共振峰的距離而已。

因為一般人不會特別的去練發聲相關的肌肉控制,所以少數有天份的人能"玩"的出聲音變化而能走向配音員的路,但只要特別去練習發聲,也是能令自己的聲音多些音色上的變化哦。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 https://lin.ee/vL89jFP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2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河西羊的養聲坊 的其他內容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