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善聲音一定要練"鴨嗓音"! 聲音科學上的證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會唱到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許多身邊認識的歌手大約四十五歲開始,音域的表現就出現問題,高音沒像年輕時那麼牢靠,甚至是唱不到以前唱的到的音高。至於我則沒什麼退化,在相同的音高能呈現的音色倒是隨年紀在進化中。

教學上也有許多成功經驗,60歲以上的學生幾位長期學下來都說唱的比年輕時高,聲音也被人說變年輕。所以,不論是自身經驗與教學經驗,都實證"鴨嗓音"為本的訓練方式能有益於嗓音在音質、音量、音域上的提升,且對嗓音有著"延年益壽"的功能。

不過本質上我算是"理工男",還是希望在數理上也能論證"鴨嗓音"有這些效果的原因,所以做了些研究,寫了這篇文。

首先,我們先聽聽正常發聲與鴨嗓音,在A3的音高下,發[a]母音的感覺:


接著我將這兩個聲音的聲譜組合在一起,先透過聲譜來看看差異:

A3音高、[a]母音,正常發聲與鴨嗓音的聲譜比較

A3音高、[a]母音,正常發聲與鴨嗓音的聲譜比較

由上圖,有兩個部份明顯不同,首先在黃色區塊的部位是構成母音聽感的"母音共振峰",鴨嗓音比起正常發聲在頻率上向右移了一根共振峰,頻率更高一些;而在藍色區塊則是6000Hz以上的高頻段,聲響的感受會有"金屬感",或被稱為"Air",在鴨嗓音下這部份的聲譜呈現很漂亮的山峰狀,而正常發聲則沒有。

再由下表各頻段的聲量累計佔比,我們來看看這兩個聲音的結構有什麼不同:

A3音高,[a]母音,正常發聲與鴨嗓音在各頻段的聲壓累計佔比

A3音高,[a]母音,正常發聲與鴨嗓音在各頻段的聲壓累計佔比

上表把頻段分為小於500Hz、500~1KHz、1K~2KHz、2K~6KHz,以及6KHz以上,每一段頻段對人的音色聽覺感受不同

  • 小於500Hz:音色感受為晦暗、悶暗,鴨嗓音的聲壓佔比是5.6%,而正常發聲是12.0%,鴨嗓音降低了音色的晦暗感。
  • 500~1KHz:音色感受為力量感,鴨嗓音的聲壓佔比為15.5%,正常發聲為27.1%,鴨嗓音的"力量感"較差。
  • 1K~2KHz:音色感受為明亮,鴨嗓音佔比27.2%,而正常發聲為27.2%,兩者相去不遠,明亮的感受差不多。
  • 2K~6KHz:音色感受為響亮穿透,鴨嗓佔比37.9%,正常發聲26.1%,鴨嗓的37.9%也是鴨嗓音在各頻段中佔比最大的,所以,鴨嗓音聽起來會明顯的比正常發聲"響亮"許多。
  • 大於6KHz:音色感受為金屬感、"air",鴨嗓佔比為13.8%,正常發聲為7.1%,鴨嗓音會更明顯的金屬感與"air"的感受。


這個表的聲壓佔比絕對數值的意義較小,因為我發的聲音跟別人的聲音不會一樣,但透過比較則可以看出鴨嗓音的特質,更加響亮穿透,與具有金屬感、"air"感。而且,這聲壓佔比還沒經過人類聽覺的等響曲線去做增益,若再加上人類聽覺的聲量調整,那鴨嗓音在2K~6KHz的佔比會更大些。

人類聽覺在不同頻率的"聲增益"

人類聽覺在不同頻率的"聲增益"


那麼,至少在聽覺上,證明了鴨嗓音對於聽眾的聽覺是具有高效率的,因為聽覺對高頻率的聲增益效果,所以,發鴨嗓音可以"事半功倍",但對發聲姿態與動作而言,有比較輕鬆健康嗎?

這方面,以我個人的體感,我覺得在發"鴨嗓音"時,與正常發聲感覺相同的是聲帶良好閉合,沒有過份擠壓;不同的是相對於正常發聲下,聲帶會有略為拉長感。

以物理基本特性來看,聲帶的拉長會使音色變得更響亮些,同時振動聲帶所需要的氣壓會較小,如同較粗的弦相比較細的弦在發出相同音高時,前者需要更大的撥弦力量才發的出聲音,且發出的聲音較粗的弦會聽起來較為悶暗、厚重。再者,閉合的太用力,也是"弦"變粗厚的來源,當聲帶閉合的太用力時,聲帶邊緣接觸面積變大,同時會推擠聲帶變得粗厚,也就需要更大氣壓去振動了。

當然,沒有內視鏡佐證,我個人的體感也未必正確,上述的推論符合物理,也需要進一頻的證明。

在我另一篇拙作"聲帶"閉合不全對音色的影響 一文中,針對閉合不全與良好的聲譜做分析,結論是閉合良好會得到500Hz以上聲壓佔比的提升,聲音會更有力度感、更明亮、更穿透。再加上,需要大吼、大叫的人,其聲音中的500Hz~1KHz佔比較多,以及這些人的聲帶容易長繭、發炎、腫脹。這兩個現象結合起來,就此推論是閉合太用力時,聲壓佔比會強化在500~1KHz這段,聲音會聽起來更有力量。

再者,在講話音高高一些,不管音色如何,都會讓人聽得更清楚些! 一文中,證明相同音色下,音高上升在1KHz以上的頻率幾乎呈現聲壓佔比上升的現象,再透過內視鏡中當音高上升時,聲帶會出現拉長的畫面,得以推論聲帶拉長對1KHz以上的頻率會有明顯聲增益的效果,尤其在數據上顯示6KHz以上這段的增益最為明顯。

所以說,發"鴨嗓音"時,我個人體感的"聲帶良好閉合,沒有過份擠壓,同時聲帶會有略為拉長感"應該也是事實,這兩個聲帶動作的搭配,使得"鴨嗓音"能取得健康且高效率的發聲效果,不論是發聲者的身體感受,或是聽眾的聽覺聲增益皆然。

到此,大概"想改善聲音一定要練"鴨嗓音"!"這個命題的證明與推論也就完成了,是否即是發聲上生理與物理全然真相,可能還需要靠內視鏡與聲譜分析更進一步的研究,不過就一個教發聲的老師來說,學生改善的成果是最重要的,過去透過我的教學有明顯改善音質、音量、音域的學生可佔到六成以上,只是每個老師都會說自己教學成效斐然。所以,因為性格上求真,就花了力氣多做些研究。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2/19
河西羊的養聲坊-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9
❦ 莊小昕 原來如此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2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河西羊的養聲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2025/02/13
教發聲要改善發聲的效率,讓講話、唱歌的人講的更久、唱的更久、更高,通常都會建議音色要明亮些、講話的音高要高一些,其實這背後有個聽覺的科學在支持這個做法,它是人類聽覺的"等響曲線"。 人的聽覺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會有不同的聲增益,聽覺最敏感的區域約在2000~5000Hz這段(黑線所示),當音色更加明亮
Thumbnail
2025/02/13
教發聲要改善發聲的效率,讓講話、唱歌的人講的更久、唱的更久、更高,通常都會建議音色要明亮些、講話的音高要高一些,其實這背後有個聽覺的科學在支持這個做法,它是人類聽覺的"等響曲線"。 人的聽覺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會有不同的聲增益,聽覺最敏感的區域約在2000~5000Hz這段(黑線所示),當音色更加明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Thumbnail
先上結論,能在同一聲線中變化多種性格表現才叫厲害! 在學演播的過程中,角色音的發聲技巧是重要一課,一般教學裡,會依性別年齡,搭配發音發聲技巧和氣息運用,塑造出特定年齡段人的聲音。現在在市場上大多會區分為蘿莉音/正太音(兒童)、少女/少年音、御姐/青叔音、大媽/大叔音、老年音。 我並不喜歡用「御姐音」
Thumbnail
先上結論,能在同一聲線中變化多種性格表現才叫厲害! 在學演播的過程中,角色音的發聲技巧是重要一課,一般教學裡,會依性別年齡,搭配發音發聲技巧和氣息運用,塑造出特定年齡段人的聲音。現在在市場上大多會區分為蘿莉音/正太音(兒童)、少女/少年音、御姐/青叔音、大媽/大叔音、老年音。 我並不喜歡用「御姐音」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要降Key唱?至少音準不會跑太遠。 . 這是一條與音樂、聲音、文字息相關的通道。如果說,每個人跟外界都有相呼應的管道,那麼這條通道的靈感多半會以旋律話語或聽見聲音的方式,一瞬間,在腦海中閃過。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具備這條通道的人,偏好文字和音樂,來做為與外界串連的傳達媒介。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要降Key唱?至少音準不會跑太遠。 . 這是一條與音樂、聲音、文字息相關的通道。如果說,每個人跟外界都有相呼應的管道,那麼這條通道的靈感多半會以旋律話語或聽見聲音的方式,一瞬間,在腦海中閃過。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具備這條通道的人,偏好文字和音樂,來做為與外界串連的傳達媒介。
Thumbnail
上次教的高音訓練,各位訓練的如何呢? 把高音練好、熟悉並且掌握好自己的高音只是基本功,如果今天遇到一個音比你高一些、宏亮一些,那你就有可能相形失色,毫無亮點 所以,今天要再教你有關於「高音」的一點進階技巧,讓你遇到音比你高的人的時候不會毫無反擊之力
Thumbnail
上次教的高音訓練,各位訓練的如何呢? 把高音練好、熟悉並且掌握好自己的高音只是基本功,如果今天遇到一個音比你高一些、宏亮一些,那你就有可能相形失色,毫無亮點 所以,今天要再教你有關於「高音」的一點進階技巧,讓你遇到音比你高的人的時候不會毫無反擊之力
Thumbnail
# 63《唱出好聲音》+《我想把歌唱好》(下):如何用好的演唱打動觀眾?好的表演需要有足夠的事前準備,在表演場合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放心,我不會講得像某些書中太過籠統,而是把重點聚焦在演唱以及演唱儀態怎麼做的理由上。大家就聽我繼續說下去吧!
Thumbnail
# 63《唱出好聲音》+《我想把歌唱好》(下):如何用好的演唱打動觀眾?好的表演需要有足夠的事前準備,在表演場合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放心,我不會講得像某些書中太過籠統,而是把重點聚焦在演唱以及演唱儀態怎麼做的理由上。大家就聽我繼續說下去吧!
Thumbnail
# 63《唱出好聲音》+《我想把歌唱好》(上):如何把一首歌唱好?這是很多想學唱歌的人一定想問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讀這兩本書,順便跟你分享我的唱歌方法!
Thumbnail
# 63《唱出好聲音》+《我想把歌唱好》(上):如何把一首歌唱好?這是很多想學唱歌的人一定想問的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來讀這兩本書,順便跟你分享我的唱歌方法!
Thumbnail
後來我就秒速報了流行歌唱課,1/18 是第一堂課。事後做了一些筆記記錄在這裡,每一堂課我都會把筆記放上來,也因為我目前還在練習寫作的詞彙量跟精準度(很無法完整描述一件事,相對來說我的感受力比我的表達能力高出非常非常多?)所以我會盡量去闡述我感覺到的事情(最近好像牙牙學語,奇怪)。
Thumbnail
後來我就秒速報了流行歌唱課,1/18 是第一堂課。事後做了一些筆記記錄在這裡,每一堂課我都會把筆記放上來,也因為我目前還在練習寫作的詞彙量跟精準度(很無法完整描述一件事,相對來說我的感受力比我的表達能力高出非常非常多?)所以我會盡量去闡述我感覺到的事情(最近好像牙牙學語,奇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