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栢青《髒東西》:同與異

陳栢青《髒東西》:同與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13.07.03_試讀《髒東西》176_202405
《髒東西》,是小說家陳栢青的短篇小說集。
《髒東西》,對我來說,是有些難懂的文字組合。
倒是一邊試圖「理解」《髒東西》時,隨手在網路搜尋時讀到蘇吉採訪陳栢青的撰文提到「只得待到放下大是大非後,才能夠去談那些更細微、複雜,無法一語道盡,一句話說清楚的骯髒事。」突然有些思緒清朗的感覺。
《髒東西》匯集了8篇短篇小說文,經由各種具象經歷「窺見」同志生活的「想像」,之所以說是想像,因為透過文字傳遞的描述總感覺「誇飾」形容著日常生活,或許這隱含著「同」與「異」的弔詭,在多元的生命中,很多時候,我們看見的同不必然不是異,但也可能我們以為的異其實是非常相似的同。

avatar-img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的沙龍
24會員
99內容數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微壓力》是由羅伯.克羅斯和凱倫.狄倫合作研究的成果,探討了微壓力對於工作效率和個人生活的影響。透過心得分享和案例分析,本書提供了有效管理微壓力的策略和方法,對於希望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的人們會有所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的觀點以及閱讀《微壓力》的感受。
從無看有,是閱讀《有些事不必在意》時促發的感受。 諸如書 中所言:「比起在意其他人的批評,從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成就感更為重要。」他人的批評就像是自己認為他人眼中的自己,可能是另一個角度透視的自己,也可能是從未察覺的自我,是未曾認為的有,是以為的無。但透過從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成就感就像是落實有,從實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日記,該是寫實的吧,是書寫者真實的「自我面對」? 但在閱讀《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時,「針貶」的字裡行間......「為什麼我們幾乎從不靜下心來,不帶任何習慣反應地去觀察自己?」似乎隱隱敲動慣性與下意識,或許我們都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自己? 又或者該說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會漸漸被世俗程
相對與絕對,差別是什麼? 或者該說是既相對又絕對嗎? 世事萬物,其實都如此。 關於「螞蟻」,想來是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出現,甚少人會對之驚聲尖叫,但是蟻輩中也有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螞蟻」,稍一不慎,也會是奪人性命的。而頗有分量的《螞蟻時代》又傳遞了些甚麼呢? 話說《螞蟻時代》只是【螞蟻三部曲】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
《微壓力》是由羅伯.克羅斯和凱倫.狄倫合作研究的成果,探討了微壓力對於工作效率和個人生活的影響。透過心得分享和案例分析,本書提供了有效管理微壓力的策略和方法,對於希望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的人們會有所幫助。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的觀點以及閱讀《微壓力》的感受。
從無看有,是閱讀《有些事不必在意》時促發的感受。 諸如書 中所言:「比起在意其他人的批評,從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成就感更為重要。」他人的批評就像是自己認為他人眼中的自己,可能是另一個角度透視的自己,也可能是從未察覺的自我,是未曾認為的有,是以為的無。但透過從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成就感就像是落實有,從實
生命的天平,物種的法碼,不等值?! 初閱《大猩猩審判日》,舉世爭議的「電車難題」旋即躍入腦海,極為類似無限循環的辯論,孰是孰非?大約就是不同角度切入的截然。不過,從看似以人類為主導的世界,能夠開庭審判動物園僅因人類兒童誤入大猩猩領地可能因而喪命,即選擇格斃閒適居家的奧馬利(大猩猩)一案,或許也算是
日記,該是寫實的吧,是書寫者真實的「自我面對」? 但在閱讀《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時,「針貶」的字裡行間......「為什麼我們幾乎從不靜下心來,不帶任何習慣反應地去觀察自己?」似乎隱隱敲動慣性與下意識,或許我們都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自己? 又或者該說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會漸漸被世俗程
相對與絕對,差別是什麼? 或者該說是既相對又絕對嗎? 世事萬物,其實都如此。 關於「螞蟻」,想來是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出現,甚少人會對之驚聲尖叫,但是蟻輩中也有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螞蟻」,稍一不慎,也會是奪人性命的。而頗有分量的《螞蟻時代》又傳遞了些甚麼呢? 話說《螞蟻時代》只是【螞蟻三部曲】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