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1.30_試讀《螞蟻時代》171_202349

112.11.30_試讀《螞蟻時代》171_20234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相對與絕對,差別是什麼?

或者該說是既相對又絕對嗎?

世事萬物,其實都如此。

關於「螞蟻」,想來是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出現,甚少人會對之驚聲尖叫,但是蟻輩中也有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螞蟻」,稍一不慎,也會是奪人性命的。而頗有分量的《螞蟻時代》又傳遞了些甚麼呢?

話說《螞蟻時代》只是【螞蟻三部曲】之一,若你想一窺《螞蟻時代》的精彩,別忘了接續閱讀《螞蟻》與《螞蟻革命》。

《螞蟻時代》是由人類接連消失的不可思議與螞蟻雄兵遠征世界邊境的探險,雙線平行卻隱然交錯的鋪陳,導引讀者從螞蟻看見人類的迷茫,也從人類推想螞蟻(他物種)穿透既有的迷思。

《螞蟻時代》的作者貝納・維貝Bernard Werber,是法國當代科幻、奇幻小說著名作家,其所鋪陳的「思想費洛蒙」之儲存,頗為科幻,卻又有種可能實現的真實感,尤其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日,許多原本的異想,都可能在短短數年間被「堅持的探索與研究」實現,就像貝納・維貝開始計畫創作以「螞蟻」為主角的小說後,甚至養了一窩螞蟻,近距離觀察,累積創作資料。

但「儲存思想」卻也讓我有種箝制與複製的第一印象,或許這也是「螞蟻三部曲」入選法國中學生「法語」、「哲學」、「數學」課程的考量之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生態實境(看透螞蟻的一生)推演螞蟻的行為哲學正反向輻射人類行徑的異同與意涵,透過相對的理解接納與反思絕對的僵化與堅持。

不過,其實不管你打算從哪種視角切入閱讀,《螞蟻時代》都有奇幻的有意思脈絡,可以細細品味,單純的跟著螞蟻遠征「手指」,或是追尋著人類莫名消失的緣由,都可以從似遠實近,平行交會的瞬間,讀到些當局者的絕對,與旁觀者的相對。

對了,最後我想說,《螞蟻時代》中蟻群們稱呼人類為「手指」,我有種直線的聯想,莫非是因為人們經常以「輾壓」對待迎面爬行而來的螞蟻。



avatar-img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的沙龍
24會員
99內容數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
《你是獨一無二,美好且可愛的存在》是極短篇試讀,短短2篇章,卻在閱讀當下響起深深提醒。 「對自己誠實。願意為自己的一切選擇負起責任,不當受害者,不在不如意時抓戰犯,你會漸漸充滿力量。」 「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這是書中的兩段描述,對我來說則是有順序的自我覺醒,當你嘗試面對人
天外飛來的任務,讓兒童心理學家墜入男孩迷走森林鐵道的詭譎裡,真相是甚麼? 毫髮無傷的綁架案?調皮孩童的脫序大冒險?神靈的招喚?......? 不論是仿若神遊歸來的男孩、焦慮、恐懼的男孩們家人、半途被攔截而來的兒童心理學家、被賦予追尋真相重任的警察們......,一律對於這3個月循環1次,從都市瞬
「筆記」對於多數人來說,是記下看見、聽見、想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已然存在」經驗或經歷,但筆記可以是無限想像、沒有框限的萬能創造嗎? 「思考」要如何才能跳脫既有,在資訊龐雜又可以盡情擁有自己想法的世代,該如何串聯生活經歷與深入思索,無須索盡枯腸,即可靈光乍現,古老的備忘方式「記筆記」其實
你是自己嗎? 生理上、心理上、客觀上、主觀上......,在所有面向上,你都是完整的自己嗎? 《親密陌生人》就像是本「樓中樓」小說,閱讀視角對焦的是小說中主角生命中的故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廣告,廣告上寫著「尋找這本書的作者」,和佔有整張報紙版面的
「廢」在今日的生活中是多義詞,褒貶不一,「四十歲」在今日的生命軌跡裡是不上不下的標記,怎樣的四十歲是廢,哪樣的四十歲又不廢,英國暢銷作家亞莉珊卓‧波特(Alexandra Potter)的《四十我就廢》書中,看不出定義或趨勢,但卻扎實地或遠或近的貼近每一個讀著看似不一樣,又瞧著有點像,甚至是「我的四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
《你是獨一無二,美好且可愛的存在》是極短篇試讀,短短2篇章,卻在閱讀當下響起深深提醒。 「對自己誠實。願意為自己的一切選擇負起責任,不當受害者,不在不如意時抓戰犯,你會漸漸充滿力量。」 「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這是書中的兩段描述,對我來說則是有順序的自我覺醒,當你嘗試面對人
天外飛來的任務,讓兒童心理學家墜入男孩迷走森林鐵道的詭譎裡,真相是甚麼? 毫髮無傷的綁架案?調皮孩童的脫序大冒險?神靈的招喚?......? 不論是仿若神遊歸來的男孩、焦慮、恐懼的男孩們家人、半途被攔截而來的兒童心理學家、被賦予追尋真相重任的警察們......,一律對於這3個月循環1次,從都市瞬
「筆記」對於多數人來說,是記下看見、聽見、想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已然存在」經驗或經歷,但筆記可以是無限想像、沒有框限的萬能創造嗎? 「思考」要如何才能跳脫既有,在資訊龐雜又可以盡情擁有自己想法的世代,該如何串聯生活經歷與深入思索,無須索盡枯腸,即可靈光乍現,古老的備忘方式「記筆記」其實
你是自己嗎? 生理上、心理上、客觀上、主觀上......,在所有面向上,你都是完整的自己嗎? 《親密陌生人》就像是本「樓中樓」小說,閱讀視角對焦的是小說中主角生命中的故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廣告,廣告上寫著「尋找這本書的作者」,和佔有整張報紙版面的
「廢」在今日的生活中是多義詞,褒貶不一,「四十歲」在今日的生命軌跡裡是不上不下的標記,怎樣的四十歲是廢,哪樣的四十歲又不廢,英國暢銷作家亞莉珊卓‧波特(Alexandra Potter)的《四十我就廢》書中,看不出定義或趨勢,但卻扎實地或遠或近的貼近每一個讀著看似不一樣,又瞧著有點像,甚至是「我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