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5.24_試讀《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172_202401

113.05.24_試讀《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172_2024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記,該是寫實的吧,是書寫者真實的「自我面對」?

但在閱讀《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時,「針貶」的字裡行間......「為什麼我們幾乎從不靜下心來,不帶任何習慣反應地去觀察自己?」似乎隱隱敲動慣性與下意識,或許我們都不是自己以為的那個自己?

又或者該說每一個人在生活中會漸漸被世俗程度不一的圈化,與真實的自我有著遠近不一的距離,然後又一窩蜂的投入性靈追尋的無限循環,卻忽略了特意尋找往往是不真實的同義詞。而《生命之美:克里希那穆提最後的心靈日記》就像是一篇篇自然引力,不論讀者從哪一篇章細細體會,無須特意,就見真心。

avatar-img
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的沙龍
24會員
99內容數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相對與絕對,差別是什麼? 或者該說是既相對又絕對嗎? 世事萬物,其實都如此。 關於「螞蟻」,想來是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出現,甚少人會對之驚聲尖叫,但是蟻輩中也有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螞蟻」,稍一不慎,也會是奪人性命的。而頗有分量的《螞蟻時代》又傳遞了些甚麼呢? 話說《螞蟻時代》只是【螞蟻三部曲】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
《你是獨一無二,美好且可愛的存在》是極短篇試讀,短短2篇章,卻在閱讀當下響起深深提醒。 「對自己誠實。願意為自己的一切選擇負起責任,不當受害者,不在不如意時抓戰犯,你會漸漸充滿力量。」 「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這是書中的兩段描述,對我來說則是有順序的自我覺醒,當你嘗試面對人
天外飛來的任務,讓兒童心理學家墜入男孩迷走森林鐵道的詭譎裡,真相是甚麼? 毫髮無傷的綁架案?調皮孩童的脫序大冒險?神靈的招喚?......? 不論是仿若神遊歸來的男孩、焦慮、恐懼的男孩們家人、半途被攔截而來的兒童心理學家、被賦予追尋真相重任的警察們......,一律對於這3個月循環1次,從都市瞬
「筆記」對於多數人來說,是記下看見、聽見、想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已然存在」經驗或經歷,但筆記可以是無限想像、沒有框限的萬能創造嗎? 「思考」要如何才能跳脫既有,在資訊龐雜又可以盡情擁有自己想法的世代,該如何串聯生活經歷與深入思索,無須索盡枯腸,即可靈光乍現,古老的備忘方式「記筆記」其實
你是自己嗎? 生理上、心理上、客觀上、主觀上......,在所有面向上,你都是完整的自己嗎? 《親密陌生人》就像是本「樓中樓」小說,閱讀視角對焦的是小說中主角生命中的故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廣告,廣告上寫著「尋找這本書的作者」,和佔有整張報紙版面的
相對與絕對,差別是什麼? 或者該說是既相對又絕對嗎? 世事萬物,其實都如此。 關於「螞蟻」,想來是生活中極為平凡的出現,甚少人會對之驚聲尖叫,但是蟻輩中也有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螞蟻」,稍一不慎,也會是奪人性命的。而頗有分量的《螞蟻時代》又傳遞了些甚麼呢? 話說《螞蟻時代》只是【螞蟻三部曲】
雖說人生沒有後悔的藥,但人們似乎都有著潛藏的期待:改變過去,一去不返的曾經,彷彿永遠有著我們不期待的存在。 如果科技世代,人人隨身無數App的世界,其中一個可以讓你翻轉曾經、改變過往,你想要讓甚麼事、哪個人或許是遺憾、又或是選擇......,有一次再一次的機會。《純白殺人魔》的試讀篇幅短短12頁,
《你是獨一無二,美好且可愛的存在》是極短篇試讀,短短2篇章,卻在閱讀當下響起深深提醒。 「對自己誠實。願意為自己的一切選擇負起責任,不當受害者,不在不如意時抓戰犯,你會漸漸充滿力量。」 「相信一切都會變好、相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這是書中的兩段描述,對我來說則是有順序的自我覺醒,當你嘗試面對人
天外飛來的任務,讓兒童心理學家墜入男孩迷走森林鐵道的詭譎裡,真相是甚麼? 毫髮無傷的綁架案?調皮孩童的脫序大冒險?神靈的招喚?......? 不論是仿若神遊歸來的男孩、焦慮、恐懼的男孩們家人、半途被攔截而來的兒童心理學家、被賦予追尋真相重任的警察們......,一律對於這3個月循環1次,從都市瞬
「筆記」對於多數人來說,是記下看見、聽見、想到......的一切,似乎都是「已然存在」經驗或經歷,但筆記可以是無限想像、沒有框限的萬能創造嗎? 「思考」要如何才能跳脫既有,在資訊龐雜又可以盡情擁有自己想法的世代,該如何串聯生活經歷與深入思索,無須索盡枯腸,即可靈光乍現,古老的備忘方式「記筆記」其實
你是自己嗎? 生理上、心理上、客觀上、主觀上......,在所有面向上,你都是完整的自己嗎? 《親密陌生人》就像是本「樓中樓」小說,閱讀視角對焦的是小說中主角生命中的故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我在看報紙時偶然看到了一則耐人尋味的廣告,廣告上寫著「尋找這本書的作者」,和佔有整張報紙版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