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108. 《金剛經.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前言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前言:

上一分〈離色離相分第二十〉揭示色、心齊一棄之理。以五蘊而言,所謂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法,色法即是色蘊,心法即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四蘊。色心齊一棄,即言照見五蘊皆空。若以《心經》作理解,則「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即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即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接下來的經文是這麼說的:「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一切法畢竟無生,是諸法空相。而後《心經》經文中一連串的「無」,是智者心行之處,不住六塵緣影,境界自心現,即現實相。於實相強言而說,本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無四聖諦,甚至連能證的般若智慧,以及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都是無的。為何言「無」以表空相?因為實相非相,乃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處滅者,凡夫心行之處,住六塵緣影,即為非住,住於顛倒,如何見實相?況實相無相,本是六根緣不到;言語道斷者,既是六根緣不到,則說似一物及不中。既是不可思、不可議,故只能用各種「無」來破除凡夫眾生的執迷之心,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理體躍然而顯,即見實相。在《心經》的這段經文裡面,佛陀說過的法全部都被「無」否定了。本分〈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佛告須菩提:「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即是彰顯此理也。

接著佛陀繼續開示:「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則是呼應了《心經》經文中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母娘慈悲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