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西班牙海上之都塞維亞

1248年國王費爾南多三世,
趕走摩爾人將塞維亞定為都城。
瓜達幾維河在塞維亞入海,
早在羅馬人統治時期,
就在塞維亞蓋造船廠製造長船,
載著礦物、鹽、魚等駛往羅馬。
費迪南三世擴建了造船廠,
從塞維利亞繁忙的港口,
將塞維亞豐富的物產,
出口到整個歐洲。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一百年間,
塞維亞曾是世界第一大港,
在這裡設置「印度群島交易之家」,
港埠壟斷當時的歐洲跨洋貿易。
不只是西班牙艦隊的總部、
商船的集散地,
還是探險家的出發基地。
麥哲倫也是從塞維亞起航,
展開他第一次環球航行。
隨著瓜達幾維河道淤積,
獨佔式的貿易經濟優勢
慢慢被歐洲其他城市所取代。
曾經風光的西班牙海上之都,
從主座教堂和黃金塔周邊,
看到塞維亞曾經的燦爛繁榮。
塞維亞還設置印度檔案館,
記錄西班牙帝國在美洲
和亞洲歷史的檔案資料庫,
列為聯合國教科文世界文化遺產。

印度檔案館

印度檔案館

黃金塔

黃金塔是座十二邊形的軍事瞭望塔,
有一段牆將其與拉普拉塔塔連接,
再和保衛阿爾卡薩宮的城牆相連。
為了防止敵艦航行侵害塞維亞港口 ,
設有阻斷瓜達幾維河的大型鏈條,
黃金塔是兩個錨點之一。
另一個錨點目前找不到,
可能在1755 年里斯本地震期間倒塌。
黃金塔共有三層分三個時期完成,
第一層跟拉普拉塔塔外型相似,
阿爾摩哈德王朝於 13 世紀建造,
第二層直徑比較小完成於14世紀。
里斯本大地震黃金塔嚴重毀壞,
修復完成時又加蓋了第三層小炮塔。

黃金塔共有三層分三個時期完成


拉普拉塔塔和黃金塔第一層同時期建物


為什麼會有黃金塔之稱,
一說最初所使用的建築材料,
砂漿、石灰和壓乾乾草的混合物。
在河上投射出的金色光芒。
另一說拉丁美洲殖民時期,
商船載著從搜刮來的金銀財寶,
進入塞維利亞時在這裡卸貨。
最誇張的說法是外牆貼了黃金,
雖然很浪漫但應該言過其實。
曾是教堂、監獄和火藥庫,
如今設有海事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是一個小型博物館,
展示古董船舶儀器、比例模型,
以及歷史文獻、版畫和海洋地圖。
1992年塞維利亞舉辦世界博覽會,
黃金塔與里斯本貝倫塔成為兄弟塔。

海事博物館位於黃金塔的頂樓需要購票


黃金塔倒印在河裡閃閃發光,金銀財寶都在這裡卸貨。


黃金塔和貝倫塔成為兄弟塔


設有阻斷瓜達幾維河的大型鏈條, 黃金塔是兩個錨點之一。(照片取自網路)


我們沒購票參觀海事博物館,
沿著海濱大道漫步看景吹風,
遇見一群年長遊客從河輪下船。
欣賞西班牙保存最古老的鐵橋,
特里亞納大橋取代舊型船橋,
橫跨瓜達爾基維爾河,
連接市中心與特里亞納街區。
建設於 1852 年伊莎貝爾二世時期
也稱作伊莎貝爾二世里大橋。
河畔有一艘船Nao Victoria 500,
Nao Victoria是麥哲倫船隊五艘中,
唯一完成首次環球航行的船舶。
Nao Victoria 500是1:1的複製品。
由Juan Sebastian Elcano 指揮,
1519 年離開塞維利亞1522 年返回,
麥哲倫在菲律賓與土著戰鬥陣亡。
上船參觀船艙內部需付費購票,
網路上評價覺得很空洞,
我們只在岸上拍拍照。


西班牙保存最古老的鐵橋特里亞納大橋


河輪


Nao Victoria 500是1:1的複製品


麥哲倫船隊五艘中, 唯一完成首次環球航行的船舶物製品。


賽維亞大教堂

外國人到台灣玩看廟宇,
我們到歐美玩看教堂。
只是台灣進廟宇不用買票,
還可以免費上廁所裝開水。
以前跟團進教堂不是自己購票,
自由行是否購票進教堂就要考慮。
在葡萄牙沒有花錢進教堂,
但是塞維亞大教堂名聲響亮,
路過時看見排隊人潮沒少過,
撐到下午三點半排隊處有遮蔭,
就乖乖加入排隊人龍中。
結果搞烏龍排隊排在電子票隊伍,
往右轉經勝利廣場到另一個入口。
勝利廣場的紀念碑頂部的雕像,
是凱旋聖母或與孩子。
幸好現場購票只排了10分鐘就入場。


勝利廣場紀念碑,頂部是凱旋聖母與孩子的雕像。


賽維亞大教堂又稱賽維亞主教座堂,
是世界面積第三大的教堂,
也是最大的哥德式教堂。
教堂前身是塞維亞的清真寺,
除了中殿部分改建成哥德式風格,
其餘部分還是保留清真寺原構造。
哥德式建築採用許多寫實的雕像,
塞維亞大教堂的祭壇屏風,
裝飾了超過1,000位的聖經人物雕像,
是全世界最大的祭壇屏風。
祭壇屏風設了鐵柵欄圍籬,
需要經過申請有人導覽才能進入。
金色和反光代表神性和天堂,
所以祭壇上採用金碧輝煌的木鑲板。
以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柱束等,
營造出輕盈、升天的感覺,
一進門就被挑高雄偉的氣勢震撼了。
教堂光線集中在祭壇、高窗和側廊,
神秘壯麗恍如身置天堂般的氣氛。
再細看每個雕像、玻璃細部,
精雕細琢的工藝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座教堂證明了塞維亞的財富,
及曾經擁有的主要貿易中心的地位。
教堂的設計其實跟台灣廟宇,
我們感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廟宇除了正殿還有偏殿,
採好幾進和多層樓設計。
教堂則是在同個平面各殿環狀排列。

世界面積第三大的教堂


以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柱束等, 營造出輕盈、升天的感覺。


教堂的光亮集中在祭壇、高窗和側廊


全世界最大的祭壇屏風,設置鐵柵欄圍籬保護。


管風琴


銀祭壇


安提瓜聖母側教堂


宗教故事圖畫和彩繪玻璃


西班牙是航海時代的霸主,
備受推崇的哥倫布靈柩安厝於此。
靈柩石棺上四座古國騎士的雕像,
彷彿正在抬起哥倫布的靈柩。
在西班牙很常看到哥倫布的雕像,
但穆里略花園的哥倫布紀念碑,
是高掛哥倫布初航船隊最大的船隻
Santa Maria號的縮小複製品。
哥倫布被視為美洲大陸的發現者,
受到西方人的尊敬。
但對印地安人來講則是災難的開始,
因為歐洲殖民者的侵略、掠奪
和帶入的疾病遭遇了滅頂之災。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
但事實真相只有親歷者才知道。


哥倫布靈柩安厝於塞維亞大教堂


靈柩石棺上四座古國騎士的雕像, 彷彿正在抬起哥倫布的靈柩。


吉拉達塔建於 1184 年至 1196 年間,
自中世紀以來就是塞維利亞的地標。
在摩爾人統治時代是宣禮塔,
傳說當摩爾人看到自己被擊敗時,
他們要求摧毀這座塔,
因為他們不希望它落入基督徒手中。
費迪南三世的長子阿方索十世,
建議將其保留下來改建成鐘塔,
加蓋了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尖頂。
1356 年的一場地震,
導致塔頂的四個青銅球倒塌。
16世紀Hernán Ruiz設計,
以一尊約四米高的女性青銅雕像,
Giraldillo作為風向標。
塔樓高 331 英尺(101 公尺),
比倫敦大笨鐘和比薩斜塔
等其他著名塔樓還要高。
34層的高塔內沒有樓梯,
而是設置了環形坡道,
以便舊時達官貴人騎馬登高。
吉拉爾達鐘樓共有 24口鐘,
到達塔頂後可以鳥瞰整個城市。

吉拉達塔高 331 英尺(101 公尺), 比倫敦大笨鐘和比薩斜塔 等其他著名塔樓還要高。


吉拉達塔頂部Giraldillo風向標雕像的複製品


34層的高塔內沒有樓梯, 而是設置了環形坡道, 以便舊時達官貴人騎馬登高。


吉拉爾達鐘樓共有 24口鐘


到達塔頂後可以鳥瞰整個城市


俯瞰塞維亞王宮,連遠處西班牙廣場的高塔都看得見。


俯瞰教堂中庭和橘子園


橘子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